1. 拍人像用哪種對焦模式
拍跳舞最好用快門優(yōu)先和追焦模式,把快門固定在1/250-1/500秒之間,一般的舞蹈運動速度就是在這個范圍,部分跳躍的鏡頭可以要到1/1000秒,原則就是快門速度要比運動速度快才能把畫面凝固,如果要拍運動模糊可以降低一點快門。這個是要長期實踐經(jīng)驗,不是隨便一個模式就解決的
2. 拍人像一般用什么對焦模式
拍人像用點對焦,近距離對焦在人的眼睛上,稍遠距離對焦在人臉上。
3. 人像如何對焦
綜合上面的因素,如果在拍攝時條件許可,你應(yīng)當用盡可能大的光圈(光圈數(shù)值小)、最長的焦距(焦距數(shù)值大)、盡可能地接近被拍的物體來拍攝。
此外要安排讓背景盡可能遠離被攝主體,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器材條件下拍攝出盡可能虛化背景、主體清晰的照片了
4. 拍人像用哪種對焦模式好
手動對焦的方法操作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直接把單反相機上面的撥片撥到MF的位置,也可以直接把機身的開關(guān)調(diào)到手動模式,不管是鏡頭上還是機身上,效果都是一樣的。
讓眼睛對著目測鏡,然后把鏡頭的調(diào)焦環(huán)轉(zhuǎn)動,當你對準的物體的清晰度到達100%了,也就是從取景器里面看到圖像非常的清晰,這個時候就可以按快門鍵了,這樣手動對焦就實現(xiàn)了。
5. 拍很多人單反用什么對焦模式
1、主體對焦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基礎(chǔ)的對焦方式,不管周圍的環(huán)境怎么樣,只要對準主體就可以了。
2、三分之一法則
這種對焦方式,主要可以應(yīng)用在風(fēng)光攝影上,當主體模糊的時候,可以將對焦點放在景深的三分之一處。能夠保證前景和中景清晰,視覺上會更舒服。
3、對焦眼睛和臉
這種方式比較常見于人物攝影。拍臉部特寫的時候,為了防止臉大,可以將對焦點放在眼睛上,而如果是拍攝全身照的時候,就可以將對焦點放在臉部。
4、對焦靜物
當在拍攝飛馳的汽車時,為了拍攝出運動的軌跡,可以將對焦點放在周圍不動的欄桿上。
5、對焦亮處
在夜晚的時候,因為周圍環(huán)境比較暗,所以很難對焦。這時候,盡量選擇亮的地方,這樣就更容易合焦
6. 拍人像選擇什么對焦模式
1.設(shè)置大光圈
為景深較淺的照片設(shè)置足夠?qū)挼墓馊Γ?f / 2.8 或 f / 4。使用大光圈和 50mm 鏡頭(非常適合拍攝人像)將模糊背景,從而使主體脫穎而出。這也意味著照片中只有一小部分區(qū)域會被對焦,所以對焦要非常小心,最好對準拍攝對象的眼睛。要模糊背景,只需將拍攝模式設(shè)置為光圈優(yōu)先,設(shè)置大光圈,然后讓相機選擇正確曝光的快門速度即可?! ?/p>
2.人像稍微使用曝光補償
相機的測光表很可能會嘗試將拍攝對象的皮膚暴露為中等色調(diào),從而導(dǎo)致臉部比實際情況更暗。通過稍微過度曝光你的肖像,你可以獲得更自然的色彩和平滑的膚色?! ?/p>
為此,請使用曝光補償并將曝光值設(shè)置為 +0.5 或 +1,這將使臉部皮膚更亮。 但是要注意不要對曝光校正太過分了,否則會丟失高光中的細節(jié)。
3.使用點測光
點測光提供最準確的曝光,因為測光是在照片的指定區(qū)域進行的。照片可以有非常亮或非常暗的背景,這當然會影響曝光,但在點測光的情況下不會,其中只有畫面的中心作用于測光表?! ?/p>
要使用點測光,請在光圈優(yōu)先模式下設(shè)置大光圈,然后在設(shè)置中選擇所需的點測光模式,并確保拍攝對象的臉部位于畫面中央。如果你對結(jié)果不滿意,請使用我們在上一段中談到的曝光補償功能。
4.提前設(shè)置好相機參數(shù)
許多人不喜歡擺姿勢,在鏡頭前感到不舒服,拍攝時花很長時間調(diào)整相機,你會讓模特感覺更不舒服。例如,對于光線不是很好的戶外人像,將快門優(yōu)先模式設(shè)置為 1/250 秒和 ISO 400,這樣你就不必擔(dān)心相機抖動造成的圖像模糊,并且始終獲得最大光圈?!?/p>
7. 拍人像用哪種對焦模式比較好
拍靜物用單次自動對焦比較好。
當我們半按快門對主體進行對焦,當聽到“嘀”地一聲提示音后,表示相機已經(jīng)完成對焦實現(xiàn)到合焦,此時我們就可以按下快門完成拍攝了,這種對焦模式適合拍攝靜物類主題,比如拍人像,拍風(fēng)光,拍產(chǎn)品等,都可以用這個模式進行對焦。
8. 拍人像使用什么對焦模式
逆光攝影對于很多新手來說,一直都是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稍不注意就會出現(xiàn)走焦、對不了焦、對焦模糊等等車禍現(xiàn)象。陽光被人賦予了美麗的象征,可是同時,對于攝影師來說,卻是一個拍攝難題。
特別是日出日落時的低角度逆光往往會帶來被攝物體上的強烈陰影對比,造成很大的光比差別,在受光和背光的部分總有很多細節(jié)不能兼顧。
即便上萬的高檔鏡頭,也難免在完全逆光的情況下出現(xiàn)眩光和自動對焦的障礙,對于普通鏡頭來說就會更加嚴重。不過只要運用得當,結(jié)合良好的構(gòu)圖,逆光拍攝也可以得到美輪美奐的效果。
1、如何把握鏡頭人物和光源之間的角度得到不同的逆光效果?
正逆光的時候主體會有一層光在表面(人物主要是頭發(fā)的會被光包圍,葉子或大的花瓣能明顯地看到紋路);側(cè)逆光的話人臉會顯得比平時瘦些;
將光源放在畫面邊上會比較容易得到光暈(大光圈下光暈會更明顯),同時也避免光線直接射到鏡頭里;
善用遮擋物,比如樹葉、建筑物、頭發(fā)、云,等(如果遮擋物是云,大片就來了!),這樣可以使光線變得更柔和,而且更均勻。
如果想得到鏡頭的眩光,可以嘗試改變鏡頭對著光源的角度。
實時取景很有用,可以直接看到光線在照片里的效果。
2、逆光選擇哪種測光模式比較好?
這個看大家的使用習(xí)慣和熟悉程度了,要準確曝光的話可以選擇點測光來對主體測光(人像一般就是眼睛),但這個方式相對比較難控制。
我自己習(xí)慣也推薦使用評價測光(我拍的逆光片子的參數(shù),都是評價測光+曝光補償),通過加減曝光補償來控制曝光量。
當然這個也是需要經(jīng)常練習(xí)拍攝的,這樣才能在各種逆光的環(huán)境下更準確及迅速地在腦海中得到需要的加/減曝光量。
這里有個很好用的小技巧,就是善用實時取景。這個能在屏幕里直接看到按下快門后照片的效果,對曝光補償不熟悉的朋友來說通過實時取景能直觀地看到加減后的效果。
3、逆光巧用閃光燈
在逆光強烈的情況下,巧妙地使用強制閃光方法對拍攝主體進行補光,能讓照片主角看起來主題清晰、輪廓明顯,更具時尚感。
如果天氣情況良好,反射的藍天效果也會更藍,如在白天既要使用閃光補光,又要放大光圈虛化背景。若閃光同步速度較低,則需要用中灰(ND)濾鏡給鏡頭減光。
4、沒有補光的情況下,可能做到拍攝主體正常曝光而背景不過曝嗎?
過曝基本是肯定的,相機的寬容度不會有這么高,除非光源很弱很弱。但過曝也有選擇性和一些技巧:
簡單來說就是保證盡可能少地出現(xiàn)高光溢出(RGB=255,255,255;這樣是一點細節(jié)都拉不回來了)的情況下,主體可以盡可能地拍亮些(當然這會比主體正確曝光時要暗,但可以通過后期彌補,如果是風(fēng)光的話可以使用GND或者考慮HDR)。
推薦用RAW格式拍攝,這樣能保存下更多的細節(jié);高光可以通過直方圖和相機里的“高光警告”來查看。
5、想知道調(diào)色怎么把握明暗色調(diào)?
這個取決于個人喜好吧,一般來說,逆光給人的感受是溫暖的,所以暖調(diào)比較普遍;但也有人喜歡冷調(diào)的逆光(比如一些日系小清新)。這里我分析一些我平常用來調(diào)整逆光的工具吧——
(1. “可選顏色”à“紅色”中減青色/加洋紅;
(2. “可選顏色”à“黃色”中減青色/加洋紅;
(3. “可選顏色”à“白色”中加減黃色/加青色;
(4. “可選顏色”à“黑色”中加減黃色/加洋紅;
(5. “色彩平衡”à“高光”中移向黃色或紅色。
6、側(cè)逆光-尋找光線反差的美感
側(cè)逆光拍攝要點:
利用下午的暖陽并尋找光影的存在利用「點測光」(光比比較強)進行對焦測光,讓我們拍攝時能夠確實掌握正確的曝光值利用光圈優(yōu)先模式(AV模式)拍攝,測好曝光值用M檔亦可調(diào)較陰天白平衡(高色溫),使畫面呈現(xiàn)較暖的色調(diào)嘗試大膽的構(gòu)圖和逆光拍攝適時控制相機的曝光補償(+/-EV),利用自然光影外拍人像,無需特定的拍攝手法, 只要把人物放在有光的位置,配合理想的角度,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外拍時去試試吧!
7、逆光拍攝時會對影響自動對焦準確性,可以改用手動方式精確調(diào)焦
在測光方面,建議對著臉部使用點測光,同時至少增加一檔曝光,因為逆光時即使對著臉部測光也不會十分準確,尤其是進行強逆光人像拍攝時!如果想要照片有光斑,鏡頭取景時必須要包括太陽,此時對焦會十分困難,這時使用手動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建議光圈數(shù)值也不要太大,以免進入陽光太多燒壞傳感器,那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是使用反光板進行補光,切忌不可讓光從底部反射到臉上,因為逆光拍攝時的強烈陽光斜下直射到臉上形成的陰影會非常難看,正確的方法是把反光板舉起來,讓陽光從斜上直射到臉上,不要懷疑其可行性,試下就知道了!
正確地掌控光線的技巧
1、思考光線
在拍攝淺色的背景時,能夠強調(diào)你的拍攝對象被逆光照亮的部位,讓受光的面積保持相對均衡,讓畫面更加鮮明。同時,還能減少主體身后明亮區(qū)域的面積,排除這些區(qū)域的干擾。
2、試驗曝光
進行包圍曝光,考察不同的曝光參數(shù)對畫面效果的影響。對人物主體周圍的高光區(qū)域曝光,能夠制造出極有戲劇感的效果,僅有主體的輪廓線是可見的。在對RAW文件進行后期處理時,通過調(diào)節(jié)“曝光”設(shè)置,也能達到這一效果。
3、降低反差
當陽光較弱,或者在天空中的位置較低時,會讓畫面的反差降低,從而減少死黑的陰影以及死白的高光。
4、遮光罩
在逆光拍攝時,一定要在鏡頭上加裝遮光罩,以避免眩光。在正對光源拍攝時,眩光往往是最大的問題之一,所以不妨讓鏡頭始終帶著遮光罩,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用手或者卡紙在鏡頭上方擋一下。此外,你還可以試驗一下,把太陽正好“藏”在被攝主體的后方,看看能獲得怎樣的有趣效果。
攝影雖然是用光的藝術(shù),但人的思想更重要,這就像小時候也作文一樣,如果你不知道你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那么再華麗的詞藻又有什么用?再有對于攝影來說,“感覺”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一瞬間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