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g0g0全球?qū)I(yè)攝影藝術】 熱度:2702
一、日本留學攝影作品集該如何制作?
以前選擇去歐美學習同學們很多,但最近幾年隨著日本文化的風靡,以及日本留學學費更低、生活更方便、離中國更近等原因,留學時將視線聚焦到日本的同學們也越來越多。
相比起歐美時尚攝影的高級感、距離感,日本寫真更多強調(diào)“寫”出“真”的意義,這背后需要的是你對自身存在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創(chuàng)作思考的不斷推敲。
想要切身領悟日本寫真那必然是去日本的美術大學里體驗一把最直接,但如果你苦于網(wǎng)上找不到日本攝影考學的相關資料和分享的話,那就準備好小板凳,聽我們來講一講怎么才能考上日本美術院校的攝影專業(yè)。
(一)作品集有哪些板塊需要準備?
首先要知道作品集在考學中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包括【作品集】、【小論文】、【面試】,這意味著你需要在拍攝/筆頭/口頭上同步發(fā)展才能成功入學。
1、作品集有哪些板塊需要準備?
拍攝 > 總結 > 篩圖 > 寫作品說明 > 排版裝幀 > 答辯口語練習
以上板塊需要不斷“回頭看”,多線同步發(fā)展。這其中任何一步其實都是可以極其效率地交叉進行的。
①大量拍攝的積累
但不論有多么想要快速出成果,大量拍攝的積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定好主題的拍攝,也很有可能拍攝了300張里只能篩選出20張,然后你就不得不從頭再來。
在不斷完善作品集的時間里你需要不斷的經(jīng)歷這個殘酷的“斷舍離”過程。
② 作品說明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但書面上短短200字是完全應付不來教授的臨場提問的,因此你需要日常自問自答,準備多角度的作品說明。
③排版裝幀這方面可以適當?shù)貙で笸庠?/p>
問問擅長書籍裝幀的朋友怎樣才能讓它更加一眼出彩,這個部分是不會算在作品原創(chuàng)性里的,要好好把握。
④最后也是最基礎的一點,日語一定要多多練習。
不然平日里好不容易準備的作品說明到了現(xiàn)場卻開不了口,那就考了個寂寞了。
2、關于作品數(shù)量
平日里一定要累積大量照片,作為中期篩圖的基礎。
多數(shù)歐美學校的申請可能通過郵件發(fā)送20張左右照片的一個project,再加上statement這就是一個較為完整的作品集了。
但是日本考學中,你可能需要準備2-3個甚至更多的系列,并且每個系列都至少需要20張以上的照片,同時每個系列你都要準備各自的作品說明。
當你需要準備的作品數(shù)量變多,那么教授從作品中能窺見你的內(nèi)核統(tǒng)一性的可能性就越大,這里會有說多錯多的危險,但更要謹慎,同時作品本身的制作周期也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
3.關于排版裝幀
一定要做出實體書!!!
有時攝影專業(yè)會分在平面設計里,但這時千萬不要模仿其他平面設計作品集的花哨排版。
比如在背景畫畫、加各種符號、甚至是為了追求氛圍加入非本人創(chuàng)作的圖片等等。因為教授最終看的還是照片本身,即使是分類在平面設計下的攝影,也完全不需要把靈感過程的moodboard放進去。
好的照片能從“結果”中感受到“過程”。如果在排版上過于花哨的話,會容易被誤會成為投機取巧別有用心。
既然不是通過照片本身來說話,那你為什么不去報考平面設計專業(yè)呢”尤其是本科學設計但研究生轉(zhuǎn)攝影的學生們很容易被問到這個問題,非常棘手。
那排版到底排的是什么呢?這需要將排版和裝幀放在一起看,因為攝影作品集的成品應是一本攝影書,你需要篩選照片并講究順序排列,通過一種無聲放映的感覺,把讀者帶入到你想要營造的氛圍之中。
最好使人即使不看文字說明也能大概感受到作品主題和作者用意——因為并不是每個老師都會去看作品集里的文字,這很重要。而且多數(shù)時候作品考察并不只有攝影科的老師做評委,同時還會有設計科和插畫科的老師等等。
這時作品集作為一本攝影書的呈現(xiàn)方式就會受到考察:書籍的裝幀方式、封面設計、精致程度、印刷效果以及與作品的貼合度等等,這些與其說是設計不如說是要考慮裝幀上的用戶體驗,歷年都是默認的要求,可千萬別把照片塞個文件夾甚至帶個ipad就當交作業(yè)了。
(二)考學作品集如何體現(xiàn)個人風格?
找出你熱愛的東西,專注去拍。
日本的攝影專業(yè)在不同的學校里有時會被分到設計里,有時會被分到純藝里。但不管形式如何,在日本學攝影你得明確知道你正創(chuàng)作著的東西到底是為了什么——這不是你一時上頭的熱情,而是一個你決定長期為之奮斗的目標。
當你開始思考這件事時,你可能已經(jīng)在逐漸形成你的個人風格了。就像荒木經(jīng)惟拍情色,蜷川實花拍花朵,這些東西已然成為了他們數(shù)十年攝影生涯中的烙印。舉個例子,多摩美術大學的寫真科分在平面設計系里,寫真參加的是整個平面設計系的入學考試,每年的小論文題目都離不開“你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會對將來的社會帶來什么影響”。
即使還在考學階段也要有把自己當藝術家的覺悟,單純的執(zhí)著往往最動人。
(三)考試時的注意事項!
1、如何短時間內(nèi)表達出作品集的中心思想
拍了照片把實體攝影作品集完成之后并不代表大功告成??!因為一些學校其實是在面試的當天才提交作品,這意味著你和你的作品都是第一次見教授。
在短短10分鐘不到的面試時間里,怎樣清晰且快速的對教授解釋你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是你在做作品集的途中需要不斷考慮的事情。
其中你可以在扉頁或者封底寫上你的作品說明(建議200字左右),或者是起一個能非常直接體現(xiàn)主題的書名,當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書名上設置懸念引導教授向你發(fā)問,這都是面試中常用的作品集宣傳法。
2、了解自己和報考教授的風格是否吻合,根據(jù)目標院校對癥下藥!
日本攝影說是考學校不如說是考教授,在考試時其實是一種學生和教授的雙向選擇。各個學校的官網(wǎng)上都會有學科教授的資料,順藤摸瓜是可以找到教授作品主頁的。
我們這里單從個人攝影習慣和喜好來說,假設你是拍黑夜掃街狂野閃光燈懟人的風格,但是你目標校的教授本人卻是拍攝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這種歲月靜好風格的話……作品沒有孰優(yōu)孰劣,但即使你真的拍的很不錯,風格差異如此之大的教授在接下來幾年里又能教給你什么呢。
出于這種考量,落榜無疑。不要僅僅被學校名頭所迷惑,真正要報考的話一定要了解在任教授的攝影風格甚至是教授的研究方向才行。
而且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即使你的作品已經(jīng)是萬金油,對任何一個教授都所向披靡,但各個學校在提交作品的時候?qū)ψ髌芳瘮?shù)量和尺寸的要求也各有不同,需要注意。
(四)結語
最后想說,在日本學習攝影可以是一件理性與感性并存的事情。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篇上田義彥的采訪,在里面他說:“讓自己成為鏡子。
拍攝時,要不假思索地拍,但在后期選擇照片時,要有意識地考慮到一切因素。換句話說,要在你的思想追上你之前拍攝,否則奇跡的瞬間會在你思考的時候消失?!?/p>
攝影是一種能在另一個媒介上自由表達你自己的手段,作品就是本人的縮影。在日本學攝影可能會成為讓你能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契機,多有趣啊。
二、日本攝影畫冊
蘇唐詩是河南省虞城縣工作了30年的一名基層民警,曾在警校上學期間學習攝影,但主要用于偵查案件現(xiàn)場。此外,他偶爾會拍民警的日常生活、工作,也會為了拍攝山水風光、古建筑等照片經(jīng)常外出攝影。這一時期,蘇唐詩所拍攝的題材范圍較廣,且權當消遣娛樂,緩解工作壓力,他也不曾想過,自己未來的人生將與故宮產(chǎn)生密不可分的連接。2014年,他所拍攝的《牌坊古韻》獲得了雪花純生·匠心營造中國古建筑攝影大賽銅獎,這一獎項對蘇唐詩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更堅定了他致力拍攝古建筑的決心。
同年,故宮作為古建筑代表,成為了蘇唐詩的首選拍攝對象,《紫禁城》系列作品也由此誕生。一開始,蘇唐詩是拿故宮當訓練場,訓練自己的攝影技術,也陸續(xù)獲得了一些獎項。但在小有成就之后,蘇唐詩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瓶頸期,他發(fā)現(xiàn)故宮恢宏壯觀的詮釋早已被前輩們捕捉,自己再走他人走過的道路,總是難以有更大的突破。幸運的是,蘇唐詩的疑惑在一本日本攝影師土門拳的畫冊中得到了解答,于是他將自己此前的拍攝通通歸零,聽從心底的聲音去尋找故宮不為人所知的美。
“我心中的故宮,其實很平常。平常的故宮里,每個角角落落,每個分分秒秒,都充盈著一種平常的美?!睊伻ス逃锌贪宓呐臄z觀念后,輕裝上陣的蘇唐詩不再一味地執(zhí)著于拍攝能夠抓人眼球的照片,而是靜下心來深入挖掘故宮的人文之美,渴望通過照片講述屬于故宮的獨特故事。為了拍出理想的效果,蘇唐詩選擇在故宮閉館期間拍攝。拍攝故宮的6年間,他先后24次前往故宮拍攝,所拍照片多達3萬余張,其中成熟作品270余幅。夜幕下的故宮、黑云壓近的故宮……故宮在他的鏡頭下悄然綻放,既有著大氣磅礴的身姿,又飽含傳奇夢幻的色彩。
其實,蘇唐詩鏡頭下的“故宮”并不虛幻,它存在于每一個人曾經(jīng)躁動的內(nèi)心。這份“躁動”,是不安于現(xiàn)狀的渴望,是希望做出改變的追求,又或是對某一想法的淺嘗輒止。但可惜的是,真正能夠把這份也許不過是興趣使然的“躁動”轉(zhuǎn)變成現(xiàn)實行動的人不過少數(shù)。本職工作太忙、技術門檻較高、學習速度太慢等種種樣樣的理由阻礙著更多的人拍下屬于他們自己的“故宮”,讓他們錯過了人生的其他可能。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少數(shù)如蘇唐詩一樣將愛好做出成就的人才更顯得難能可貴。
蘇唐詩的拍攝行動不僅為大眾發(fā)掘了故宮的多個側面,更激勵了那些仍在工作和愛好之間掙扎的人們。只要有足夠深的熱愛,并堅定目標走下去,誰都可以遇到獨一無二的風景,發(fā)現(xiàn)不同角度的生活。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要像蘇唐詩一樣把愛好做成事業(yè),但勇敢地去嘗試、去努力,會是我們一直都要修習的功課。更何況,人生那么奇妙,或許只需要再多踏出幾步,就能收獲一片別有洞天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