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構圖的要求和技巧
從每個人的攝影經(jīng)歷進階來看,大概分為兩個階段:機械的講究構圖階段(講究招式)和根據(jù)攝影對象不同而隨意構圖階段(無招勝有招);
這兩個階段是因為對攝影的理解深度不同而產(chǎn)生的的,有些人會很快跨過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而有些人則遲遲不能進入第二階段,這是因為人的審美能力不同,閱歷不同所造成的。
一、先說一下第一階段:機械的講究構圖階段(講究招式)。
那么我們就需要了解,什么是構圖。攝影構圖是布置照片畫面上的布局、結構。通俗來講,就是如何選擇你所關注的攝影對象,選取哪些畫面,舍棄哪些畫面,橫排還是豎排,角度如何選擇等。
畫面結構要做到:明確主題、辨別主次、棄繁就簡、布局適宜。主體突出,恰當襯托以陪體和背景,使畫面既不雜亂,又不單調(diào),多樣而統(tǒng)一,鮮明而簡練。
簡潔、多樣、統(tǒng)一、均衡是構圖的基本要求。不加選擇、不分主次、紀錄式的自然主義與形式脫離內(nèi)容,把形式視為藝術中的唯一重要因素的形式主義傾向,都是構圖中堅決反對的。
一般來說,有如下幾種經(jīng)典的構圖:
1、最常見的構圖:三分構圖法(九宮格構圖)。
三分法構圖也被稱為九宮格構圖,是一種比較常見和應用十分簡單的構圖方法。
一般有兩橫兩豎將畫面均分,使用時將主體放置在線條四個交點上,或者放置在線條上。操作簡單,表現(xiàn)鮮明,畫面簡練。很多相機上都直接配備有這個構圖輔助線,應用廣泛,多應用于風景、人像等。
2、對稱式構圖
對稱式構圖具有平衡、穩(wěn)定、相呼應的特點,但其缺點就是過于呆板、缺少變化。常用于表現(xiàn)對稱的物體、建筑、特殊風格的物體。
3、引導線構圖
引導線構圖法,就是利用畫面中的線條去引導觀者的目光,讓他的目光最終可以匯聚到畫面的焦點。只要是有方向性的、連續(xù)的東西,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引導線。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道路、河流、整齊排列的樹木、顏色、陰影甚至是人的目光都可以當做引導線使用。
此外還有框架構圖、三角形構圖、幾何構圖、之字構圖、前景構圖、散點構圖、黃金構圖等等;
二、第二階段:根據(jù)攝影對象不同而隨意構圖階段(無招勝有招);
規(guī)則存在的意義就是打破,規(guī)則創(chuàng)建了平均主義,如果堅守規(guī)則,那么我們的作品可能只會一直在水平線上徘徊得不到大的突破而顯得有些無聊,想要在眾多平均水平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就應該嘗試打破規(guī)則。
當你的攝影經(jīng)驗達到一定程度之后,伴隨著你審美能力的增加和對攝影畫面的直覺,你會迅速發(fā)現(xiàn)攝影興趣點應該怎么表現(xiàn),此時不再拘泥于是什么樣的構圖。拍攝創(chuàng)作時只靠直覺,有的時候靈感在拍照的時候突然迸發(fā),偶爾還能拍出超出自己預想的照片。
不同人因閱歷和興趣的不同,此時開始慢慢形成個人的攝影風格。傾斜、模糊、失焦……,都只是你表現(xiàn)拍攝對象的手法,構圖再也不會成為你的羈絆,因為你已經(jīng)做到“手上無劍,胸中有劍”了。
2. 攝影構圖需要注意什么
常用的基本構圖法
1、中心構圖法
中心構圖是將主體放置在畫面中心進行構圖。這種構圖方式的最大優(yōu)點就在于主體突出、明確,而且畫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這對于嚴謹、莊嚴和富于裝飾性的攝影作品尤為有效。
2、水平線構圖法
水平線構圖是最基本的構圖法,以水平線條為主。水平,舒展的線條能夠表現(xiàn)出寬闊、穩(wěn)定、和諧的感覺,通常運用在湖面、水面、草原等等。
3、垂直線構圖法
垂直線構圖即畫面中以垂直線條為主。通常運用垂直線構圖的時候,被攝體自身就符合垂直線特征,例如樹木。垂直線在人們的心里是符號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4、三分構圖法
也稱作井字構圖法,是一種在攝影、設計等藝術中經(jīng)常使用的構圖手段。在這種方法中,需要將場景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分割,這樣可以得到4個交叉點,將畫面重點放置在4個交叉點中的一個即可。
5、對稱構圖法
對稱構圖即按照一定的對稱軸或對稱中心,使畫面中景物形成軸對稱或者中心對稱。常用于拍攝建筑、隧道等等。如果前期沒法完全對稱,也可以通過后期進行校正和剪裁。
6、對角線構圖法
對角線構圖是指主體沿畫面對角線方向排列,旨在表現(xiàn)出動感、不穩(wěn)定性或生命力等感覺。不同于常規(guī)的橫平豎直,對角線構圖對欣賞者來說,畫面更加舒展、飽滿,視覺體驗更加強烈。
7、引導線構圖法
引導線構圖法,即利用線條引導觀者的目光,使之匯聚到畫面的焦點。引導線不一定是具體的線,但凡有方向的、連續(xù)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引導線?,F(xiàn)實中,道路、河流、顏色、陰影甚至人的目光都可以當做引導線使用。
8、框架構圖法
框架構圖,即將畫面重點利用框架框起來的構圖方法,會引導觀者注意框內(nèi)景象,產(chǎn)生跨過門框即進入畫面的感受。由于框架亮度往往暗于框內(nèi)景色亮度,明暗反差大,要注意框內(nèi)景物的曝光過度與邊框曝光不足的問題。
9、重復構圖法
重復構圖法,其實也是鋪滿畫面。即當主體是一群同樣的東西,將這一群主體同時拍下來的構圖方法。單調(diào)地重復統(tǒng)一物體,占據(jù)整個畫面并且沒有明顯雜亂的其它物體出現(xiàn),同樣可以起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3. 攝影構圖的規(guī)則
1. 三分法
三分法,也叫做井字構圖法,作為一種構圖手段,常用于攝影(圖片攝影、電影攝影)、繪畫、設計中。將畫面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分割,就得到4個交叉點,構圖時盡量將需要重點表現(xiàn)的物體置于這四個點的位置。旅游時拍攝靜止的風景或人物時,盡量遵循這個法則。
2. 平行
拍攝時盡量使畫面中的墻體邊緣與畫框豎邊平行,地面或屋頂邊緣與畫框橫邊平行,亦即“橫平豎直”。很多攝影方面優(yōu)秀的電影都有此特征,這也是電影看起來更“正”的一個原因。也就是說,旅游拍攝時盡量讓畫面中出現(xiàn)的在現(xiàn)實世界中是橫豎的線條與屏幕取景框平行。
3. 一點透視(One-Point Perspective)
本是繪畫術語,在此指正對著被攝體拍攝時,物體消失于畫面中心的一點,即為一點透視構圖。旅游的時候,可以正對著某條路、某個走廊拍攝。
4. 攝影構圖幾種基本方法
美術中的構圖有那幾種方法
一、S字形構圖
S形構圖完全顯示在圖片中,這首先體現(xiàn)在曲線的美感上。 S形組合物具有很強的動態(tài)效果,即運動且穩(wěn)定。它可用于根據(jù)主題選擇的各種格式的圖片。代表主題的視覺屋具有最佳效果,例如山河,河流,區(qū)域和其他自然波動。它還可以表達各種天然和人工形式。
二、V字形構圖
V形構圖是最多樣化的構圖方法之一。主要變化是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排列或反轉,但無論如何放置,交點都必須是向心的。 V形的雙重使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一次性使用的性質。
三、三角形構圖
以三個視覺中心為場景的主要位置,有時場景以三點幾何結構排列以形成穩(wěn)定的三角形。這樣的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斜三角形或倒三角形,其中斜三角形更常用并且更靈活。三角形組成穩(wěn)定,平衡但靈活。
四、O形構圖
O形構圖(也稱為圓形構圖)是通過將對象排列在圓圈的中心而形成的視覺中心。圓形組成可以分為外圓和內(nèi)圓。外圈是具有自然形狀的實心結構,內(nèi)圈是諸如管道,鋼管等的空心結構,外圈是在實心圓形物體形狀上的成分。
五、W形構圖
W形構圖,具有極好的穩(wěn)定性,非常適合人物的近 景拍攝。
5. 攝影構圖的七種方法
1.
水平線構圖 水平線構圖是最基本的構圖法,以水平線條為主,天與水的交界線。水平、舒展的線條...
2.
垂直線構圖 在攝影構圖時,垂直線元素相較于水平線元素更加常見,我們在平時接觸到的樹木...
3.
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將拍攝物體安排在對角線上,或者是利用直線環(huán)境對畫面進行切割,對角...
4.
交叉線構圖 交叉線構圖充分利用畫面空間,并把欣賞者視線引向交叉中心或是引向畫面以外
6. 攝影構圖的要求和技巧有哪些
1、要有“焦點”
一張照片都應該包含一個主題或者興趣點,這就是所謂的拍攝主體,也是整張照片的焦點所在,也是整張照片意義所在。焦點也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位置。
2、構圖遵循“三等分法”
攝影構圖遵循的法則是三等分法,攝影師需要將場景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分割,就如同是書寫中文的“井”字。這樣就可以得到4個交叉點,然后再將需要表現(xiàn)的重點放置在4個交叉點中的一個即可。
3、對角線構圖造就平衡之美
拍照時使用三等分法構圖,將拍攝主體放到三等分線上的交點上,會讓照片在閱讀起來更舒服。
7. 攝影構圖技巧有哪些
低角度近拍:線性透視的延伸
在風景攝影中,接近地面的低角度拍攝往往能帶來不同的透視效果,常常也能使前景物看起來更加高大。為了能實現(xiàn)低角度的拍攝,在腳架的部分建議可使用無中柱或可拆分中柱款,或是趴在地上手持
高角度近拍:強調(diào)畫面視覺動態(tài)范圍
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景,可以捕捉到完整壯闊的景色,若還想強調(diào)畫面的視覺動態(tài)范圍,采取直式構圖并從高角度俯拍前景則是最好的呈現(xiàn)方式。利用腳架或手持的方式,讓相機高于前景景物的高度,以俯瞰的角度拍攝,同時也應注意前中后景的畫面占比。
以三分法來構圖
不管是在直式還是橫式構圖,嘗試將眼前的景物拆成前、中、后景三個視覺區(qū)塊,以三種不同的元素讓畫面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增加作品的層次感
留白
這點對于用作雜志封面或是插頁的攝影作品來說,是還蠻重要的一點。不同于前面才提及的三分法構圖,以不同的視覺區(qū)塊給予畫面不同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