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135is鏡頭和18135stm
佳能18-135鏡頭,是一支很一般的鏡頭。
佳能18-135鏡頭,其實不止一個型號。它包含EF-S 18-135mm f/3.5-5.6 IS USM與EF-S 18-135mm f/3.5-5.6 IS STM兩個型號。
雖然型號不同,但是這兩支鏡頭的狀態(tài)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套頭”的定位。
佳能18-135這支鏡頭,它的變焦比達到了7.5倍,超過了變焦鏡頭確保畫質的3倍變焦比的限制,再加上其做工用料相對比較低端,所以其畫質在單反鏡頭中是比較差的。再加上其光圈不是恒定光圈而是可變光圈,所以,這支鏡頭的絕對性能和整體定位并不高。對于初學者來說還算夠用。但是對于中高端用戶來說,就不夠用了
2. 18135鏡頭怎么樣
索尼18135是半畫幅微單鏡頭,但也可以用全畫幅微單上。索尼E 18-135mm F3.5-5.6 OSS是大變焦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像場無法覆蓋全畫幅CMOS,四周因沒有圖像信息而會出現黑邊,不過相機會自動切換為APS-C模式以解決黑邊問題,所以半畫幅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會有像素上的裁切。
3. 18135鏡頭和1855鏡頭
一般來說,鏡頭的素質是定焦>變焦,小變焦>大變焦,但不絕對,就富士家這3支鏡頭的話,1855>55200>18135,其實各家的18135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水平,光圈偏小,中心不夠銳,邊緣松散,本身定位就是入門級,不能要求太多,而富士的1855,號稱是各家中最好的套頭,55200相當于補充焦段,比18135更長,而且55-100段全開也優(yōu)于18135
18135相比雙頭的優(yōu)勢,一是防水,二是不需要頻繁換鏡頭,當然需不需要換鏡頭很你拍的題材有關,比如我只在演唱會上用過一次等效全副450mm的超長焦,其他90%的圖片都是等效全副35和50拍的,換算apsc就是24和35,所以我?guī)缀醪恍枰獡Q鏡頭,假如你拍的題材覆蓋面很廣,廣角和長焦差不多的拍攝量,那么頻繁換鏡頭很麻煩,而且很可能錯失一些鏡頭,畢竟拍到>拍好
所以需要什么組合要根據自身需求來選,各家18135都稱為驢頭,一是素質確實不牛,甚至不比狗頭好,二是適合廣大驢友使用,覆蓋面比較廣,一鏡走天下都說了一鏡,當然是18135,而雙鏡素質稍好一點,適合希望素質好點又不需要頻繁換鏡頭的人,當然,如果已經有了上述鏡頭的任一1支,準備入手第2支鏡頭的話,認真考慮一下是不是需要第2支變焦,富士1855雖然是最好的1855,卻也是用價格換來的,賓得家1855素質并沒有差太多,可是富士1支可以買賓得2支半,而第2支鏡頭的購入,多半的人都會加1支定焦,so,總結就是
假如你是懶人、拍娃黨或者僅僅是記錄生活,又或者你是驢友,希望記錄旅途的風景,18135幾乎適合你99%的拍攝。
如果還沒有富士的相機和鏡頭又想入富士家的坑,同時又不是上述的群體,1855體驗裝不差,后期有需要長焦可以再補55200,或者可以補56或者80定焦,只要有錢
假如你已經有了富士的機身和一支套頭,可能是1855,也可能是18135,不要多想,參考上一條
假如你已經有了富士其他的鏡頭,比如1655或者定焦,估計我也不用建議了,沒準你比我還清楚
4. 18135單反鏡頭
你好!室內拍攝而且還衣服的圖片那么首先一定要有燈。有光的話拍攝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還有相機接引閃。如有模特的話一定要溝通好,構圖拍攝就好了,其實相機的參數還是要臨時調的,現在給你說的參數與你環(huán)境不同那也是白搭,首先由燈光的話,快門一般都調制125就可以。感光度ISO值可以是200-400不等具體看環(huán)境,光圈的話視模特來定吧!
5. 18135鏡頭和24105鏡頭
定焦的經典焦段有35,50,85
主流的有24,100,135
一些折中的有一定辨識的有28,40,105
超廣角的定焦主要在14和18左右。
殘幅18135這個鏡頭折合差不多是27 200這個焦段了。
首先呢,任何題材是任何鏡頭都可以拍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微距)但是每個鏡頭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超廣角主要應用于風景,建筑這兩大類?!斑h取其勢,近取其神”,超廣角便是這個遠。目前超廣角畸變低的鏡頭也有一些了,不能單純的說超廣角就是畸變大。但是其拍出宏偉的氣勢,是絕對的不二之選
當然也有人用這個來拍環(huán)境人像啊,會議之類的??梢哉f是都可以使用吧。
24mm
作為分界線,這個我得單獨拿出來說一說。它介于超廣角和普通廣角之間,也是一個比較經典的焦段,更是我最愛的焦段之一。
常用于環(huán)境人像,掃街掛機等場景。不過很多人表示太廣了,用不好...
我之所以喜歡,是因為我就喜歡(我不管,就是喜歡)。好吧,主要是我喜歡把環(huán)境融入進主體,有時候太近了又拍不全環(huán)境,太廣了又確實控不住。
35mm
這個是經典焦段了,我自己看的很多人文大師都喜歡用這個。原因就是易于構圖。我個人并不常用這個焦段,其他大佬應該會有更好的解釋,我就不贅述了。
50mm
巧在兩個最經典的焦段我恰巧都不喜歡...
我個人前期用50倒是用得最多的,要拍起來確實也是真的很方便。這個焦段是介于廣角和長焦中間的,也就是說這就是個萬金油,很容易上手,是真容易。
但是用的多了以后便覺得越發(fā)的沒有樂趣。嘿嘿,我就是喜歡嘗試有偏向性一些的鏡頭。
85 mm
很多人說這是人像鏡皇,不是沒得道理的。
虛化足夠強,室內可以特寫,室外都可以應付,大光圈鏡頭也頗集中于此,夜拍合適。
這是屬于偏長焦范疇,如果是隨手拿出去,在街上可能就只能拍特寫了。至于風景,不過長也不夠廣也是稍有尷尬。但是在人像領域這是毋庸置疑的強者。雖然有更加刀銳奶化的存在,但是論使用的易用度,誰又比得上它呢?
100/105 mm
這個焦段主要有兩類鏡頭,一類是主打微距,一類是主打背景虛化。如果不帶macro字樣就基本上是主打虛化的了...
這個焦段我用的是老蛙百微,可惜美國還在預售沒發(fā)貨,已經交了定金在等貨了。我就放兩張2x的微距讓大家看看微距的魅力吧
至于什么100stf啊,105stf或者105f1.4art,尼康這種主打虛化的鏡頭...大家還是去網上找吧,我買不起,就不丟人了謝謝...
微距鏡頭一般都銳度極高。而且像Sony90微,老蛙百微都幾乎沒有色散,即便是不玩微距,也不失畫質數毛拍產品。
主打虛化的鏡頭多為特寫拍攝,這個特寫包括了很多東西,主要還是剝離主體吧。比如拍妹子,光斑好看,虛化強,還是很多人喜歡的。
135mm
沒用過。
想用,但是也買不起。
多為f2,1.8這種小空氣切割機,可以很好地把背景和主體剝離開來。然而多用于主體拍攝,人像特寫。當然我也見過有大佬用來拍人文的,就拍一個人那種...
超長焦定焦
不在題主討論范圍內。主要用于野生動物拍攝(劃掉,我尋思野生動物不都應該是大變焦嘛?比如佳能501000這種怪物),體育攝影。也不乏有人用800定拍人像,只不過沒什么卵用罷了...
差不多就這么多了,我也只是個萌新而已。等回國以后提新相機以后,多加練習提升以后自己拍些視頻漲漲知識也不錯
6. 比18135再好一點的鏡頭
18135鏡頭的優(yōu)點,適合新手的入門鏡頭,焦段覆蓋面廣,畫質也不錯,對焦快速,重量合適。輕便,方便攜帶,出去旅游帶這一個頭就夠了;光圈不夠大,背景虛化不夠給力,色彩不夠艷麗,必須后期處理,銳度低,高感下銳度更差;鏡頭67mm濾口不算大,屬于中等水準,
缺點,單買價格比較貴
7. 18135is鏡頭和18135stm鏡頭外觀區(qū)別在哪
首先,拍微距和風景 是選擇不同的鏡頭,和機身選擇沒什么大的關聯。700D配18-135是一個不錯的搭配,我目前手上用的18-135配550D,基本上是夠用的,畢竟18-135一鏡走天下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的。不過,如果你很少拍人的話,我個人建議可以考慮一下NIKON。在低端機方面NIKON還是比較有良心的,并且還有這么一句話“佳能拍人尼康拍景”。
8. 18135is鏡頭和16 35 2代
區(qū)別:
1,輪胎寬度不同。
相差60mm。
2,輪轂直徑不同。
相差30英寸。
這兩個組數字可以這樣表示241/05和181/35,成了兩條輪胎的參數。
241和181兩者表示輪胎斷面寬度各是241mm和181Mm。輪轂直徑為5英寸和35英寸。
9. 佳能18135is鏡頭怎么樣?
這支鏡頭最大賣點就是后面的三個字母“STM”。如果您看重對焦和錄像的連續(xù)追焦話可以買一支。
10. 18135鏡頭是什么鏡頭
1.18-135變焦鏡頭適合拍攝的范圍很大,尤其是旅游拍攝。
2.這種鏡頭一般情況都是配套的掛機頭,特別適合入門使用。該鏡頭的配置不算高,其鏡頭口徑不大,攜帶方便,使用靈活,適用各種環(huán)境。
3.該鏡頭18mm端為廣角鏡頭端,拍攝場面較大,特別是會議室,小環(huán)境時優(yōu)勢明顯。由于是掛機頭,其成像品質不高,如果作為旅游、平時拍拍照作個紀念完全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