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能馬上告訴我蒙古族服裝打扮及生活習俗
蒙古民族的服飾
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靴子。
蒙古族的飲食
有糧食、奶食、肉食。
中國的一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著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在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蒙古族群眾仍然喜歡穿上民族服裝,參加騎馬、射箭、摔交等體育競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馬頭琴,跳傳統(tǒng)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
二、蒙古族服飾圖片及說明在哪里找?
看看還滿意么?
呵呵
三、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名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qū)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qū)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qū)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 蒙古族服飾布料衣服,逢年過節(jié)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qū)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制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四、新疆什么地方草原最美
喬爾瑪——新疆最美的地方
位于伊犁盆地東北角,東以天山西段支脈阿布熱勒山、伊連哈比爾尕山、博羅科努山為分水嶺,毗鄰和靜縣、東南接新源縣,西南方有鞏乃斯草原、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中間有喀什灑自東向西穿行而過,最后匯入伊犁河。翻過世界上最高的公路隧道,一路上風景秀美,峽谷遍布。被稱為”美的讓人震撼的地方“,我們在一個新發(fā)現(xiàn)的峽谷里,該峽谷由高山峽谷、花海、河湖茂林組成的秀麗的自然景觀,在此游玩,可泛湖垂釣(冰山雪魚),可登高觀景,可飛入花叢留下您的倩影,可參觀塔勒達夏烈士紀念碑,還可品嘗喬爾瑪滿腹藥香的小羊。穿行花海之中,放松你的身心,進入一個仙野奇境。
五、蒙古族的服飾飲食民居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jié)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qū)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制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tǒng)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qū)風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tǒng)糕點;烘干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有飲奶茶的習慣,馬奶酒,奶酒扒肉。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鞍保恰凹摇?、“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jù)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后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后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