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有幾個公園~~~那個最好玩漂亮
大理有“天然公園”的美譽。一般人以為只是有些好風(fēng)景而已,其實不然,到了這里才知大理無處不是好風(fēng)景。絕大部分風(fēng)景都是自然天成的,只有少部分才是人工的。大理人對旅游的重視,只看遍布蒼山洱海間的大大小小的或自然或人工的旅游景點就知道了。他們在高山上修建了飛機場,在綿延的高原中修筑了鐵路,大理還有一條被稱為高原第一路的高等級公路橫穿境內(nèi)。從大理市到各景點景區(qū)都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到達(dá)。古代大理就有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交匯于此,今天,大理仍是滇西重要的交通樞紐。
到大理要看山、逛山,逛山的味道實在比游湖好。
大理的湖一律是清爽淡藍(lán)的,真正是清澈如鏡。洱海是大理最大的一個高原湖泊,當(dāng)陽光照射下來的時候,那水在微風(fēng)里搖曳著,宛若是白族小姑娘的眼睛。若遇上陰天或下雨天,湖上迷迷蒙蒙的,水天相連,如在夢里。大理的風(fēng)是有名的,當(dāng)遇上大風(fēng)的時候,水上皺起一波一波的從蒼山腳下蕩到海的東面,又一波一波的回覆到海的西面,甚是壯觀。但這些變幻的光景只有在岸上或在山上才可以盡覽,在湖上倒不能領(lǐng)略許多,況且船走得慢些,常常只能是看了山又看湖、看了湖又看山,沒有太多的親觸感和實踐感,也就沒有些許旅游中在肢體上的感受和體味。
逛山對來大理旅游的客人來說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在大理旅游逛山首選是蒼山,逛蒼山既可觀覽大理著名的風(fēng)、花、雪、月四大景觀,又可探訪蒼山云霧繚繞中的峰、石、林、泉??梢孕蕾p到崇圣寺三塔其優(yōu)美的造型和獨特的組合,領(lǐng)略到“風(fēng)吹云移塔動”的奇異景觀??尚蕾p到白族村寨“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的醉人圖畫和“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zhuǎn)角樓”等獨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可以飽覽云弄峰下蝴蝶泉邊的又多又奇又美的蝴蝶奇觀。海拔4000多米的蒼山,被稱為植物基因庫,植被近2000多種,特有品種60種,植物種類甚為豐富,其中以云南山茶、蒼山杜鵑、報春、蘭花、木蘭科植物和高山花卉最為著名。蒼山杜鵑有44個品種,是世界杜鵑花分布中心之一,有“蒼山杜鵑園”的美稱;大理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常年開放的鮮花就達(dá)2000多種。蒼山還是第四季冰川遺跡最南端的保存地之一,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蒼山還是中國的動植物資源的寶庫,是許多植物的變異和發(fā)生中心。我在英國康沃爾郡法爾茂斯城郊的有著1000多公傾土地的約翰·斯通莊園里,看到了種源引自大理的高山杜鵑和山茶花,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十多種,靜靜的開在莊園的植物園中,讓我們這些來自它們故鄉(xiāng)的人有些感動了。
逛蒼山可以坐覽車省一截山路也可以省一點氣力,但最好還是從山下往上一步一步的走,走了一段路往下一看,你會感到洱海和大理壩子就在眼皮底下了,散落在壩子的大大小小白族民居稀稀疏疏錯錯落落,你仿復(fù)可以聽見有雞鳴犬吠之聲在山谷里、在山腳下。山上固然可以賞山、看山,還可以盡情地和山親近。蒼山有的是重巒疊嶂,怎么看怎么玩也不會窮盡。而山上不但可以看山,還可以看谷,足腳所至,放眼望去,有望不盡的原始森林,大風(fēng)所到之處給你帶來陣陣松濤,加之不遠(yuǎn)處的潺潺溪水和你絕好的心情可以匯成一曲動聽美妙的音樂。
那要看你時間夠嗎?景點很多的。
大理 大理古城 什么概念
1、綜述:大理一詞所包含的概念較多,有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鎮(zhèn)、大理古城、大理國等
2、大理一般全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廳級行政區(qū)域,相當(dāng)于地級市概念,自治州在西部地區(qū)較多,一般自治州州府駐地一般為縣或縣級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駐地就是大理市(縣級市),也就是一般人通常意義上的大理。
3、大理地區(qū)在北宋同時期出現(xiàn)過大理國,區(qū)域大致是云南大部分區(qū)域、四川南部、貴州南部、廣西西部等部分區(qū)域,這里不再贅述。
4、大理鎮(zhèn)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所轄大理市下邊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也是大理古城所在地。
5、大理古城是大理保存比較完好的一片大理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
6、總結(jié):目前的大理古城是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鎮(zhèn)的一處理集風(fēng)景名勝、文物、歷史文化、民俗民居于一體的旅游區(qū)。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云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nèi)分布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區(qū)。大理古城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東西寬約1000余米,南北長約2000余米,南北縱向有三條大街,東西向有五六條小巷。城內(nèi)房屋皆土木結(jié)構(gòu)瓦頂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鋪設(shè)而成。大多數(shù)街道有引自蒼山的清泉水流淌。古城方圓十二里,建有四座城門樓以及四座角樓。城墻四面設(shè)有四道城門,即東門洱海門(又稱通海門),南門雙鶴門(又稱承恩門),西門蒼山門,北門三塔門(又稱安遠(yuǎn)門)。城外有護城河。清代多次重修,城內(nèi)保持著典型的棋盤式結(jié)構(gòu),南北城門對稱,城內(nèi)街道縱橫交錯,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城池的布局為棋盤式,南北城門相互對稱,而東西城門相錯,南北有三條街,東西有六條街構(gòu)成了大理城主要道路格局。城市的中心偏西,南北軸線不居中,形成了西重東輕的城市布局。而東西城門相錯,是采用了白族建筑中的“東西南北不取中正”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