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由于直接影響景深,因此在大景深拍攝的時候,在不抖的前提下,能小就小,團襲尺反之大到最佳光圈(比如小痰盂50 1.8,人像的時候就可以開到2.8)快門,同求不抖。ISO,一句話禪森,能小就小,如果為了大景深或者高快門,不塌高得已,只能往上加咯。
大多數使用手機的用戶并不是專業(yè)攝影襪轎愛好者,這些手機上的模式告手肆剛好可薯銀以讓他們不必學習快門速度、光圈大小和感光度高低,只要找到合適的模式,就能直接拍出理想的畫面效果。零學習成本,易于掌握,正是手機攝影如今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而與各種場景需求一一對應的拍攝模式,正是這一點的最佳體現,也是模式這第三個 “參數” 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
在畫質不比專業(yè)相機的前提下,小手機們只能夠另辟蹊徑。個人以為構圖是最重要的。已經提到過的“主題偏離中心”是很好的一個選擇,而此友顫且最好是放在三分點上;再詳細點可以去琢磨告嫌下九宮格,放在九宮格交點上的對焦物體很容森敗易抓眼球且不呆板。
感光元件面積小很多,導致暗光環(huán)境下畫質的嚴重下降。不可肆鉛更換的定焦頭,大多為等效全畫幅的35mm或28mm焦段,光圈2-2.8之間,導致拍風景不夠廣,拍人像拍動物不夠長。有效像素在800w-1200w這個水平,就算不裁剪印20寸以上照片就開始捉急了。(之所以用“有效櫻雹族像素”這個詞脊弊兒,是因為最近某品牌出了個插值5000w的所謂拍照手機,那是極不靠譜的。
在大部分情況下,快門優(yōu)先1/200,iso自動,能保證照片充分曝光,并且不拍糊。我的相機在街拍的時候一般宴掘陸都會晌頃設定到散畢這個檔位,這個檔位,能應對絕大部分的街拍題材。達到了抓起相機就按快門的地步!我的作品,都是抓起相機就拍攝的,只要你的參數設定到以上的位置,幾乎就是抓起就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