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拍攝距離怎么算
這個與 鏡頭焦距 和 物距 像距有關(guān)。
有個公式: 1/f=1/u+1/v 其中 f 為鏡頭焦距,u為物體距離鏡頭光心距離,v為所成影像與光心距離。多少毫米鏡頭能照24m??? 呵呵,應該說所有的鏡頭都能夠兼顧 最短對焦距離到無窮遠的距離。所以這個說法不正確哈。只存在遠處景物放大倍數(shù)的問題;焦距越短,放大能力越弱,焦距越長,放大能力越強。放大率為 m=v/u=(v-f)/f=f/(u-f) 12mm鏡頭屬于廣角鏡頭, 焦距短 ,但是 視角 寬, 這樣就可以拍攝很寬的畫面,而且短焦距景深高,所以用它拍出來的相片不僅畫幅廣 而且遠近景物都可以看清楚。
2. 鏡頭的有效拍攝距離怎么看
焦距指鏡頭等效光心到相機傳感器的距離。鏡頭的等效光心一般位于其內(nèi)部中軸上的某一點,由鏡頭組光學矩陣乘積確定,未必是第一塊鏡頭的中心點。想要了解一個鏡頭的焦距,最直接的方法是查看鏡頭上的標注,一般以毫米(mm)為單位的數(shù)值就是指鏡頭焦距。對于大部分變焦鏡頭,焦距是一個范圍,在焦距環(huán)上還可以找到刻度,用來指示當前焦距。
3. 鏡頭距離刻度是什么
索尼鏡頭對焦環(huán)使用方法:
使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左右(順時逆時針)拎動,眼瞄對焦屏或取景器進行對焦,這就是對焦環(huán)的使用方法,靠近相機機身的是光圈選擇調(diào)整環(huán),把需要的光圈數(shù)值選擇對應相上的對應點即可。
相機鏡頭上的對焦環(huán),是標有距離刻度的,它用作拍攝時校準(對清)焦距使用,它標的刻度從零點幾米至無限遠,一般情況下(手動對焦、),對焦不會去看它的刻度,只看取景器(屏)對焦情況即可,但在快速抓拍時則估算距離調(diào)整相應刻度,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對焦速度最好最快是它,其次觀察取景器拎動對焦環(huán),最慢則是自動對焦。
4. 相機鏡頭拍攝距離
鏡頭是標注的毫米(mm),是指該支鏡頭的焦距。
1.
焦距的定義:指鏡頭中心到焦平面的距離,用f表示,單位mm。
2.
焦距與視角的關(guān)系:焦距與視角呈反比關(guān)系,焦距越大,視角越小;焦距越小,視角越大。
3.
根據(jù)焦距不同,鏡頭可以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
4.
根據(jù)鏡頭是否能夠變換焦距,分為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5. 鏡頭拍攝距離怎么算出來的
c^2=a^2-b^2
擴展資料:
焦距,也稱為焦長,是光學系統(tǒng)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fā)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穿過透鏡時,光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即光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焦距可以調(diào)節(jié)變化的鏡頭,就是變焦鏡頭。(當一束與凸透鏡的主軸平行的光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會被凸透鏡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凸透鏡的兩側(cè)各有一個焦點。)
光心(Optical center):透鏡中的一個特殊點,凡是通過該點的光,其傳播方向不變(除一條垂直于透鏡的光線外,其余光線均有平移)。
我們用的照相機的鏡頭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片(或是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器件)就處在這個凸透鏡的焦點附近,或者說,膠片與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約等于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凸透鏡(convex lens)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鏡做照相機的鏡頭時,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會正好落在焦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guān),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們照相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相,有時,想照全身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得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diào)焦”。
6. 鏡頭對應距離
單反相機要想拍得遠,要配長焦鏡頭甚至超長焦鏡頭才行。這樣的鏡頭焦距至少在300mm以上。要想得到清晰的遠距離拍攝畫質(zhì),需要保證兩點:鏡頭給力越高檔的鏡頭成像效果越好。拍攝技術(shù)過硬,遠距離拍攝最吃功夫。沒有過硬的拍攝技術(shù),很難掌控長焦超長焦鏡頭。
7. 鏡頭距離什么意思
遠距離拍攝,一般照片的景深要比近距離特寫景深小些,但是超遠距離除外。其次遠距離拍攝,由于相機容易抖動,雖然在顯示器上看和特寫效果差不多,但是可能會因手部自然抖動,而產(chǎn)生模糊現(xiàn)象。 景深大小會影像照片被拍攝物體前后的清晰范圍。
8. 鏡頭照射距離
首先說下鏡頭大概距離:4mm的距離適合15米左右,6mm適合30米左右,8mm的40米左右,3.6mm:90°左右6mm :60°左右8mm :45°左右12mm :35°左右
9. 鏡頭的最佳成像距離區(qū)間計算方式
.物距:u 像距:v 焦距:f 關(guān)系:1/u+1/v=1/
f 光學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1/u + 1/v = 1/f,即物距的倒數(shù)加上像距的倒數(shù)等于焦距的倒數(shù)。
其次,請你明白物像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是有物才會有像的。不同的物距會對應不同的像距,但是反過來卻不行。
象你這樣自己設定一個像距就不一定會找到對應的物距,也就是說你設定的像距根本就無法成像。 對于凸透鏡成像而言(照相機就是凸透鏡成像),物像關(guān)系是這樣的: 當物距為無窮遠時,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照相機聚焦無窮遠的情況); 當物距為無窮無與兩倍焦距之間時,像距在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成縮小的實像(照相機一般都屬此類情況,在物距接近兩倍焦距時為微距拍攝情況); 當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此時物像等大,1:1微距即此種情況; 當物距小于兩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時,像距大于兩倍焦距,成放大的實像(幻燈機,電影放映機就是這種情況,對照相機而言,少數(shù)的微距拍攝,如美能達的1X-3X微距,佳能的5X微距拍攝也是這種情況); 當物距等于焦距時,像距為無窮大,物上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為平行光線,不成像;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像距為負值,即在物的同側(cè)成虛像(放大鏡就是這種情況)。 顯而易見,像距是由于物距和焦距決定的,而且像距小于焦距成實像的情況是不會發(f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