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譜模板人物攝影圖
《讓我們蕩起雙槳》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兒童電影的主題曲,為新中國最受兒童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謂是紅遍華夏大地,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并深受喜愛。它實際上是電影故事片《祖國的花朵》中的主題曲。這部電影是長春電影制片廠1955年攝制完成的,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影片。就創(chuàng)作而言,這首歌是為《祖國的花朵》專門定制的,它必須依附于這部電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2. 記譜的方式都有哪些
音樂記譜法(樂譜)是一種以印刷或手寫制作,用符號來記錄音樂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區(qū)發(fā)展了不同的記譜方法。
記譜法可以分為記錄音高和記錄指法的兩大類。五線譜和簡譜都屬于記錄音高的樂譜。吉他的六線譜和古琴的減字譜都屬于記錄指法的樂譜。
傳統(tǒng)的樂譜主要以紙張抄寫,現(xiàn)在亦有電腦程式可以制作樂譜。
3. 記譜模板人物攝影圖片
進入11月,各地藝考報名工作陸續(xù)啟動,部分省份高考報名和藝考報名同時進行,部分省份則分開報名。為了便于考生復習備考,現(xiàn)將各地藝術(shù)類專業(yè)統(tǒng)一考試考報名和考試時間匯總,供考生和家長參考。如有變化,請以省招辦通知為準。
地區(qū)
統(tǒng)考時間
北京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9日
天津
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類:2021年12月11日
戲劇與影視學類:2021年12月11日
舞蹈學類(不含體育舞蹈):2021年12月11日—12日
體育舞蹈專業(yè)(不含啦啦操):2021年12月11日—12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專業(yè):2021年12月11日—12日
音樂類:2021年12月11日—12日
河北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2日
音樂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6日起開始測試
舞蹈類專業(yè):2021年12月20日開始測試
山西
美術(shù):12月12日
音樂:2022年1月10日開始(具體時間見《音樂專業(yè)準考證》)
舞蹈:2022年1月10日開始(具體時間見《舞蹈專業(yè)準考證》)
書法學:2022年1月1日
表演:2022年1月9日開始(具體時間見《表演統(tǒng)考準考證》)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2022年1月13日開始(具體時間見《播音聯(lián)考準考證》)
廣播電視編導及戲劇影視文學:2022年1月17日開始(具體時間見《編導聯(lián)考準考證》)
航空服務(wù)藝術(shù)與管理:2022年1月22日
內(nèi)蒙古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2日
音樂類專業(yè)筆試:2021年12月12日9:00-11:00音樂類專業(yè)面試:2021年12月30日開始,預計2022年1月8日結(jié)束編導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2日
遼寧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4日
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2021年12月23日至2021年12月30日
音樂舞蹈類專業(yè):2021年12月6日至12日
吉林
美術(shù)與設(shè)計類專業(yè):2021年12月4日-5日
舞蹈類專業(yè):2022年1月6日-8日期間
音樂類專業(yè)面試:2022年1月11日-15日筆試:2022年1月13日8:00-8:50
黑龍江
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類(筆試):2021年12月18日
戲劇與影視學類1.廣播電視編導(1) 影視分析(筆試):2021年12月18日14:00-16:00(2)即興評述(面試):2021年12月28日開始2.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面試):2021年12月28日開始
音樂學類1.基本樂理、聽音(筆試):2021年12月18日2.視唱、聲樂演唱、器樂演奏(面試):2021年12月24日開始
舞蹈學類:2021年12月27日開始
書法學:2021年12月18日
上海
表演類:2021年11月27日-28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類:2021年11月27日-28日
編導類:2021年12月4日
美術(shù)與設(shè)計類:2021年12月5日
音樂學類(含音樂學、音樂表演-聲樂、音樂表演-器樂):2021年12月11日-12日
江蘇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4日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2021年12月5日
音樂類專業(yè):筆試定于2021年12月11日進行,面試自12月13日起開始進行
浙江
美術(shù)類:12月4日
影視表演類和播音主持類:12月9-11日
時裝表演類:12月11日
舞蹈類:12月11-12日
編導類和攝制類:12月12日
音樂類:12月15-21日
安徽
模塊一播音類 2021年11月29日起
模塊二編導類 2021年11月14日
模塊三體舞類 2021年11月13日起
模塊四舞蹈類 2021年11月19日起
模塊五表演類 2022年1月14日起
模塊六書法類 2021年11月28日起
模塊七美術(shù)類 2021年11月21日
模塊八音樂類 筆試:2022年1月12日 面試:2022年1月8日
江西
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類 2021年12月5日
音樂學類 2021年12月6日
舞蹈學類 2021年12月6日
戲劇與影視學類 2021年12月6日
播音與主持 2021年12月6日
山東
美術(shù)類:2021年12月19日
文學編導類:2021年12月19日
書法類:2021年12月19日
音樂類(筆試):2021年12月19日 音樂類(現(xiàn)場錄制):2021年12月23日-28日
播音與主持類:2021年12月23日-26日
舞蹈類(藝術(shù)舞蹈、體育舞蹈、健美操):2021年12月23日-27日
河南
美術(shù)類:考點設(shè)在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招生考試機構(gòu)所在地,具體由市(縣、區(qū))招生考試機構(gòu)通知
音樂類筆試:2021年12月4日8:30—10:30個體測試:2022年1月5日開始分批進行
播音與主持類:2021年12月26日8:00至2021年12月29日18:00
編導制作類:2021年12月4日8:30—11:30
表演類:2022年1月4日開始分批進行
書法類:考點設(shè)在各省轄市、各省直管縣(市)招生考試機構(gòu)所在地,具體由各市(縣、區(qū))招生考試機構(gòu)通知
舞蹈類:2021年12月6日開始分批進行
湖南
音樂類:2021年12月19日-30日進行
舞蹈類:2021年12月19日-30日進行
美術(shù)類:2021年12月4日進行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類:2021年12月9日-11日進行
編導類:2021年12月12日進行
表演類(服裝表演):2021年12月12日-15日進行
表演類(戲劇表演):2021年11月29日-12月4日進行
書法藝術(shù)和書法教育類:2021年12月5日進行
攝影攝像類:2021年12月5日-7日進行
服裝類(職高):2021年12月4日-8日進行
廣東
美術(shù):2021年12月4日;
書法:2021年12月4日;
廣播電視編導:2021年12月4日;
音樂:2022年1月12—22日;
舞蹈:2022年1月23—27日。
廣西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4日
書法類專業(yè):2021年12月5日
音樂類專業(yè)筆試科目《聽音記譜》《樂理》考試時間:2021年12月5日下午面試:2021年12月6日至12日
舞蹈類專業(yè):2021年12月6日至12日
播音主持類專業(yè):2021年12月4日至7日
廣播影視編導類:2021年12月5日
航空服務(wù)類:2021年12月8日至12日
云南
美術(shù)學類與設(shè)計學類:2021年12月4日
音樂類:2021年12月5~10日
舞蹈類:2021年12月6~10日
書法學:2021年12月11日上午
廣播電視編導:2021年12月11日下午
播音與主持:2021年12月9~12日
體育舞蹈:2021年12月11~12日
陜西
美術(shù)類專業(yè)課:2021年12月12日
播音編導類專業(yè)基礎(chǔ)課筆試:2021年12月12日
湖北
美術(shù)學、設(shè)計學類:2021年12月4日
音樂學類:2022年1月12-16日
舞蹈學類:2022年1月12-16日
表演專業(yè):2021年12月4-6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專業(yè):2021年12月19日-26日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2021年12月19日-26日
服裝表演專業(yè):2022年1月7-9日
青海
統(tǒng)考時間:2021年12月11日-12日
重慶
編導類:2021年12月4日
藝術(shù)常識、故事寫作:上午 9:00—11:30
影視作品分析:下午 14:00—16:30
美術(shù)類:2021年12月5日
素描:2021 年 12 月 5 日 08:30-11:30
速寫:2021 年 12 月 5 日 11:45-12:15
色彩:2021 年 12 月 5 日 14:00-17:00
音樂類:2021年12月11日—18日
筆試練耳、樂理與音樂常識:12 月 11 日 9:30—11:00
面試聲樂、鋼琴、器樂、視唱:12 月 11 日下午—18 日(具體時間段以現(xiàn)場公布為準,考點可能根據(jù)實際報考人數(shù)作合理調(diào)整)
舞蹈類:2021年12月11日至12月15日
影視類(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4日
如遇報考人數(shù)增加, 專業(yè)考試時間將向后順延,具體考試時間以《專業(yè)準考證》上的安排為準。
寧夏
音樂學類、舞蹈學類考試時間:2021年12月21日至27日 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30。
音樂學類練耳和基本樂理知識科目考試時間:2021年12月21日8:10—11:00。
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類考試時間:2021年12月19日8:30-17:10
貴州
美術(shù)類:2022年1月4日
音樂類:2022年1月5-12日
舞蹈類:2021年12月21-25日
表演:2021年12月21-25日
戲劇影視導演:2021年12月26-28日
書法學:2021年12月28日
廣播電視編導:2021年12月27-28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2021年12月29-31日
航空服務(wù)藝術(shù)與管理:2022年1月5-6日
戲劇影視文學:2022年1月7-8日
四川
戲劇與影視類、舞蹈類專業(yè)招生統(tǒng)一考試原定于12月1日至13日,現(xiàn)已延期,具體考試時間將根據(jù)疫情發(fā)展情況,確定后另行公告
甘肅
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類專業(yè)(美術(shù)、書法、唐卡)考試時間:2022年1月1日
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
廣播電視編導筆試時間:2022年1月9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shù)筆試時間:2022年1月9日上午,面試時間:2022年1月9日下午至2022年1月11日
音樂學類專業(yè)(聲樂、器樂、作曲)
聲樂、器樂、作曲專業(yè)筆試時間:2022年1月15日上午 面試(作曲筆試)時間:1月15日下午至1月19日
舞蹈學類專業(yè)考試時間:2022年1月8日至1月12日
航空服務(wù)藝術(shù)與管理專業(yè)考試時間:2022年1月14日至1月16日
浙江
美術(shù)類:2021年12月4日 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30。
音樂類:2021年12月15日開始
影視表演類:2021年12月9日8∶30~11日16∶30
播音主持類:2021年12月9日8∶30~11日16∶30
攝制類:2021年12月12日8∶30~11∶00
編導類:2021年12月12日13∶30~16∶30
時裝表演類:2021年12月11日
舞蹈類:2021年12月11日~12日
海南
聲樂、器樂、舞蹈、主持與播音等專業(yè)考試時間:2022年1月8日至9日
美術(shù)、書法等專業(yè)考試時間:2022年1月8日
福建
美術(shù)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1日-12日
書法類專業(yè):2021年12月12日
西藏
美術(shù)與設(shè)計類:2021年12月19日
音樂學類 初試:2021年12月19日-20日 復試(筆試+面試):2021年12月21日-22日
舞蹈學類 初試:2021年12月19日-20日 復試:2021年12月21日-22日
播音與主持類 初試:2021年12月19日-20日 復試:2021年12月21日-22日
4. 記譜法有哪些?
優(yōu)點是:能準確的唱出旋律的音高 。
缺點是:容易機械的長沒感情。
關(guān)于簡譜和五線譜記譜法 樂譜是記錄音樂的工具。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目前采用簡譜和五線譜兩種記譜法。它們是怎樣發(fā)展過來的?又各有哪些長處和不足之處?弄清楚這些問題對于我們進行簡譜或五線譜的教學是有幫助的。
5. 什么叫記譜法?有哪些常用記譜法?
現(xiàn)今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五線譜記譜法和簡譜記譜法。
常用的記譜法分為以下幾種:
1、簡譜。用阿拉伯數(shù)字1、2、3、4、5、6、7做音符,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shù)字簡譜兩種。
2、文字譜。用文字、數(shù)字等表示每個音的音高,用其他輔助手段來表示節(jié)奏。中國特有的是宮商譜、律呂譜、工尺譜及鑼鼓譜。
3、方格譜。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一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
4、奏法譜。用文字、數(shù)字或其他記號表示樂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體發(fā)出的音高。
5、圖像譜。利用圖像、記號以及文字記譜,比較原始的有動機譜,不表示具體的一個一個音,而是表示構(gòu)成音樂的基本旋律型或動機,例如中世紀的亞美尼亞圣詠、猶太教的圣詠等。
6. 記譜法基本知識
五線譜記譜法。
五線譜記譜法 (Musical Notation) 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在5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的一種方法。
五線譜記譜法的優(yōu)點是:音高的形象感強,還能非常方便地記錄同時發(fā)音的諸多聲部及和弦。因此,用它既可記下單聲部的旋律,也可記下音調(diào)復雜、聲部繁多的大型音樂作品。它的旋律線條清晰,和聲立體感強,一眼望去就可知道樂曲的梗概。由于五線譜比較科學,優(yōu)點較多,已被世界各國廣泛地運用它來記錄音樂,便已成為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
7. 記譜是什么意思
DS:從記號處反復,此標記之前有一個像$的標記(在小節(jié)線上)。演奏時奏完DS記號前的部分時再奏$好后面的部分,走到譜尾或是fine處。fine:結(jié)束記號,第一次走到這個記號的時候要繼續(xù)往后面奏,后面會有反復號DS或是DC(從頭反復),當再一次走到此時把此處作為曲終。
D.C:有些樂曲由三部分組成,其一、三部分完全重復,記譜時其第三部分可用回頭反復記號代替。寫法:把“D.C”寫在第二部分結(jié)尾,表示唱至此從頭反復;在第一部分結(jié)束處記“Fine”或“”,表示反復結(jié)束。(“”里的符號為下面這個)∩·‖(D.S.):如果重復位置不在樂曲第一部分開頭用“※”記號表示重復位置,在第二部分末尾記“D.S.”或“※”記號。
8. 記譜法的基礎(chǔ)知識
音樂是用樂譜來記錄的,記錄音樂曲譜的方法即記譜法。目前,世界各國所使用的樂譜大體上可分為兩類:文字樂譜和符號樂譜。
在我國古代(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曾用律呂字譜和宮商字譜來記錄宮廷里祭宴的音樂(雅樂)。前者借用了我國十二律(即一個八度之內(nèi)分為十二個半音)的名稱(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夷則、無射、應(yīng)鐘)來記譜。后者借有古代五聲音階的音名(宮、商、角、徵、羽)來記譜,西周時期已較為流行。在我國漢代成書的《禮記??投壺》篇保留了古代演奏的鼓譜。以“口”、“○”及“半”三種譜字記述作投壺游戲時兩種鼓的演奏譜。這當是最早的譜式記載?!稘h書?藝文志》中有“聲曲折”與歌和歌詩相配合的記載。據(jù)推斷,這些“聲曲折”當是歌或歌詩演唱時的曲譜。
我國民間曾常用多種字譜記錄音樂。如減字譜、宴樂半字譜、鑼鼓經(jīng)和二四譜等。南北朝時南朝梁代丘明(公元493—590)所傳琴曲《碣石調(diào)幽蘭》中用文字記述了彈琴手法,說明文字譜仍為隋唐間琴人通用的譜式。由文字譜發(fā)展為減字譜,是古琴記譜法一個極為重要的革新。這一變革是由唐代曹柔完成的。具體方式是用減筆筆劃拼成某種符號作為左右兩手在古琴音位上彈奏手法的標記,是一種只記彈奏音位與方法而不記音名的記譜法。如“”,上面的“大九”指大指和九徽(琴的外側(cè)有十三個圓點叫做徽,標志泛音音位的位置),“勹”指中指彈奏技法“勾”的簡化,“六”指第六根弦。此“字”總意是左手大指按九徽,右手中指勾六弦。因為標明指法,也叫“指法譜”,到南宋時逐漸定型并沿用至今。它的出現(xiàn)使得大批隋唐以前的琴譜得以整理而傳于后世。宴樂半字譜即我國民間傳統(tǒng)記譜法之一的工尺譜。
源于唐代可能是管樂器演奏指法標記的“燕樂半字譜”(最早發(fā)現(xiàn)于敦煌千佛洞的后唐明宗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寫本《唐大人曲譜》),后經(jīng)宋代的俗字譜,到明清基本定型并廣泛使用。但因流傳地區(qū)和時間的不同,其記法、唱名等略有出入。公尺譜中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為唱名,相當于sol、la、si、do、re、mi、fa、sol、la、si ,高八度加偏旁“亻”、如“ 上、 尺、億 ……”;低八度每字末尾加折尾(合字除外)。如“凡、工、上 ……”。譜字有正、草兩種書體,傳統(tǒng)書寫格式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節(jié)奏(板眼)符號標在工尺字的右邊,強拍(頭板)符號為“、”或“×”,弱拍(眼、中眼)符號為“?!?,每句的末尾用空位表示。工尺譜對研究整理民族音樂遺產(chǎn)、向民間音樂學習方面仍有著積極的特殊的意義。直到今天許多老藝人還是習慣用工尺譜來記譜或演唱。但由于記法太復雜、繁瑣,以致我國古代有些寶貴的音樂遺產(chǎn)有的失真、有的失傳。這些記譜法也正日漸被人們所遺忘。
在世界記譜法的發(fā)展中,古希臘時已使用了希臘字母指示的簡單記譜法。中世紀音樂理論家胡克巴爾德(約840—930),以ABCDEFG作為音階各音,但以A代表今天的C音(唱名序列的do音),此舉并未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稍后,奧多神父(約879—943)依照古希臘的理論,將A代表唱名系列中的la音,此舉得到人們的首肯并沿用至今。后來,在法國的意大利僧侶圭多?達萊佐(約991—1033)又加以發(fā)展。他用重復A至G七個字母,大寫代表低音,小寫代表高音,重復的小寫字母(aa bb……gg)代表更高的音,形成了字母組。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音名大體起源于此。
公元9世紀,出現(xiàn)了一種以“點”、“鉤”、“劃”表示音的大概趨向和高低的記譜法。這種符號叫“紐姆”。先是記在一條線上,表示f音,根據(jù)符號落在線的上下就有了一個大概的音高標準。后來又加了一條c線。到了十一世紀,圭多?達萊佐把線加到四根,音域為八度左右,使音高記譜更準確。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現(xiàn)了六線、七線譜,甚至十一線譜。直到十六世紀,歐洲各國統(tǒng)一了五線譜,改變了橫線太多所引起的復雜局面,過高或過低的音用加線來表示。以后又出現(xiàn)了適應(yīng)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譜表和記錄多種樂器曲譜的大譜表、總譜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線譜之上的。為了紀念五線譜的發(fā)明與誕生,人們把圭多?達萊佐稱為“五線譜之父”。與其它記譜法相比,五線譜具備著難以替代的優(yōu)點:它的音高形象感強,容易區(qū)分高低音;和聲立體感強,能同時記錄諸多聲部及和弦;可記錄音調(diào)復雜、聲部繁多的大型音樂作品;旋律線條清晰,記譜科學適用…… 為此,五線譜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通用的、流行最廣的記譜法,為音樂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十八世紀時,簡譜在法國出現(xiàn)。最初由法國教會教士蘇埃蒂及大思想家盧梭開其端,后由葛林、巴雷、謝威三人加以發(fā)展和完善,稱為葛巴謝記譜法,簡稱謝氏記譜法。它是用阿拉伯數(shù)字1、2、3、4、5、6、7記錄音的高低,在數(shù)字之后或下面加用橫線表示長短。由于這種記譜法簡單明了,故稱之為“簡譜”,屬于文字樂譜。我國的簡譜是由日本傳來的,至今又起了許多變化和發(fā)展。由于它的調(diào)式感強、簡單易學、便于推廣等特點,在我國流行很廣。同時它又有著很多不足之處:音高的形象感差,缺乏多聲部的立體感,尤其是不利于頻繁轉(zhuǎn)調(diào)旋律的音高把握。因此它逐漸跟隨不上人們對音樂日益發(fā)展的需要,已漸被五線譜所取代。
9. 記譜法是什么意思
1、中國傳統(tǒng)的記譜法基本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弦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jīng)。
2、《工尺譜》是用上、尺、工、合、六、五、乙的七個字來表示如現(xiàn)代的多、來、米、發(fā)、索、拉、西,在工尺等字的右邊加單人旁來表現(xiàn)高音(亻),用字的最后一筆加撇來表示低音。
3、琴譜是用文字將古琴曲的定弦法、彈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記錄下來。
4、燕樂半字譜所用的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多用于記錄燕樂!故得名!
5、弦索譜是一種指位譜,原理與今吉他指位譜相似。至今已失傳!
6、管色譜是一種音位譜,最初可能是管樂器指法符號的演變。
7、俗字譜即工尺譜的前身。姜白石《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旁譜”、張炎《詞源》中的“管色應(yīng)指字譜”和陳元靚《事林廣記》中的“管色指法譜”等都屬于俗字譜。俗字譜和唐人大曲譜一起發(fā)展融合成為明清工尺譜
8、律呂字譜使用十二律呂名記錄曲調(diào)中各聲音高的一種記譜法。我國曾用此記錄雅樂。目前仍廣泛用與日本和韓國。
9、方格譜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一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
10、雅樂譜是明代記載祭祀孔子所用的音樂的曲譜形式。
11、曲線譜是用曲折的線條來記寫曲調(diào)進行的樂譜。
12、央移譜是藏傳佛教使用的曲譜,是在七條平行線上劃出各種曲線組成的一種曲譜。
13、查巴譜是一種在方格中劃曲線的曲譜。
14、鑼鼓經(jīng)是一種打擊樂的曲譜。又叫“鑼經(jīng)”、“鑼鼓譜”和“法器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