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雞市古跡
1、法門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zhèn)。始建于東漢末年,發(fā)跡于北魏,起興于隋,鼎盛于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
2、嘉陵江源頭,區(qū)位于寶雞市南郊、川陜公路三十三公里處的秦嶺之巔,屬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四大風景區(qū)之一,總面積三千六百公頃,著名的嘉陵江發(fā)源于景區(qū)內(nèi)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嘉陵谷中。景區(qū)內(nèi)亦有大量的人文古跡。有漢高祖劉邦入關時的煎茶坪,諸葛亮北上伐魏時的點將臺,宋朝吳介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愿古戰(zhàn)場,代王嶺等。
3、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寶雞八魚鎮(zhèn)境內(nèi)。山峰海拔1776.9米,孤獨奇峰,壁立千仞,形似蒸甑,峰頂有一平臺,屹立云霧之間,故名“云臺山”。平臺上建有玉皇廟,有小玉皇頂之稱。玉皇頂酷似龍床。遍山碧綠、溪水皆清、溝壑鳥鳴,喬灌叢生,鮮花異石,彩蝶飛舞、奇松四圊,廟宇林立,峰下古建群龍王洞八尊石像為保護文物,圣母宮、觀音樓等廟宇十余座,周秦文化內(nèi)涵深遠。登上峰頂寶雞市區(qū)秀美山川盡收眼底。
4、青銅器博物院,目前國內(nèi)唯一的以青銅器命名的綜合性博物館,被列為中國青銅器收藏史上的一個里程碑。2010年9月28日,全新的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在寶雞石鼓山隆重開館。新館氣勢恢宏,依山伴水,處高望遠,與石鼓閣顧盼相依,成為寶雞的新地標。
5、關山草原旅游風景區(qū)是陜西旅游集團公司與隴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fā)建設的自然景區(qū),是中國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唯一的以高山草甸為主體的具有歐式風情的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薈翠山巒、槽谷、森林、草原、天象和氣候等多種自然景觀,春秋相聯(lián),長冬無夏,是人們飽覽草原風光,騎馬射箭,避暑度假,修閑健身,旅游觀光的絕勝佳地。
2. 寶雞歷史古跡簡介
陜西省鳳翔縣簡介:鳳翔縣隸屬于陜西省寶雞市,是陜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鳳翔縣地處關中平原、寶雞市東北,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xiāng)。鳳翔縣郵政區(qū)碼為721400,享有青銅器之鄉(xiāng)和西鳳酒鄉(xiāng)的美譽。
鳳翔縣行政區(qū)劃:鳳翔縣轄12個鎮(zhèn)、5個鄉(xiāng):城關鎮(zhèn)、虢王鎮(zhèn)、彪角鎮(zhèn)、長青鎮(zhèn)、橫水鎮(zhèn)、柳林鎮(zhèn)、陳村鎮(zhèn)、郭店鎮(zhèn)、糜桿橋鎮(zhèn)、南指揮鎮(zhèn)、田家莊鎮(zhèn)、姚家溝鎮(zhèn)、尹家務鄉(xiāng)、唐村鄉(xiāng)、董家河鄉(xiāng)、范家寨鄉(xiāng)、漢封鄉(xiāng)。縣政府駐城關鎮(zhèn)。
鳳翔縣旅游景點:
東湖公園--東湖古稱"飲鳳池",位于鳳翔縣城東南,是陜西歷史悠久的風景區(qū)之一。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鳥鳳凰飛鳴過雍,在此飲水,故取其名。我國宋代文學家蘇軾,在宋嘉祜七年(1062年),任鳳翔府簽書判官時,藉"飲鳳池",挖掘疏浚,擴池而成,引城西北角鳳凰泉水注入,種蓮植柳,建亭修橋,筑樓成閣,并因地處城東取名東湖。東湖與聞名與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遙望,皆因蘇軾而名,人們你之為"姊妹湖",有詩曰:"東湖暫讓西湖美,西湖卻知東湖先"
寶玉山--寶玉山坐落于昆侖山脈支系千山北麓麟鳳交界的羊引關,距鳳翔縣城北30公里,鳳靈公路左翼。據(jù)山上漢白玉石碑記載,建于唐高宗元年。
石佛寺--石佛寺位于鳳翔縣城東北,距縣城約13公里處。它雄踞于馬頭坡之上,青峰山之巔,俯視雍川大地。石佛寺原名千佛寺,始建于北魏386年-534年間,因供奉有1000余尊大小石佛像而得名。
秦穆公墓--秦穆公墓位位于鳳翔縣城文化路博物館院內(nèi),東距陜西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東湖古典園林僅數(shù)百米。這里有神奇的"西周古飲風池"和"秦穆公賜盜馬野人美酒解毒"的歷史故事。
鳳翔縣特產(chǎn):彩繪泥塑、西鳳酒、錢錢肉、陜西臘驢肉、寶雞辣椒、鳳翔臊子面、鳳翔蘋果、大海子羊肉宴、鳳翔臘驢腿、鳳翔豆花、豆花泡饃、《西府》牌臘驢肉、鳳翔木版年畫等。
3. 寶雞市名勝古跡
周原遺址(位于岐山、扶風交界處,是古周人早期都城岐邑所在地,出土了大量青銅器、陶器、甲骨文等)。
北首嶺遺址(位于市區(qū)金陵河對岸,距今7000多年)。
釣魚臺(為周朝姜太公釣魚處)。
周公廟(為西周周公旦的采邑)。
炎帝陵( 寶雞是炎帝故里,市區(qū)南郊清姜河古稱姜水,是炎帝部落發(fā)祥壯大的地方。東南的蒙峪相傳是炎帝誕生的地方)。
中華禮樂城(市區(qū)公園路原人民公園興建中國唯一一家周文化主題公園)。
法門寺(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建于1700多年前的東漢,是安放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是一個“世界級”的旅游勝地)。
金臺觀(位于市區(qū)陵原北坡,洞內(nèi)有張三豐塑像,內(nèi)還展有周素文化和民間工藝品)。
九成宮遺址(系隋唐皇家避暑勝地,現(xiàn)有眾多古物書碑)。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腳下有著名的湯峪溫泉,山上風光秀麗,珍禽異獸、奇花古木繁多,還有芳香寺、玉皇地、南太門、太白廟等殿堂寺廟,形成了人間仙境般的景色)。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
大唐秦王陵(位于陜西寶雞市北坡公園頂,秦王陵有唐朝秦王李茂貞及夫人合葬陵寢、全國罕見的帝后地下宮殿兩座)。
五丈原遺址(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屯兵用武、勞竭命隕的古戰(zhàn)場,勝跡累累,遠近聞名。也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后一個戰(zhàn)場)。
天臺山(寶雞天臺山自然風光優(yōu)美、人文景觀薈萃的城郊山岳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關山牧場(享有“小天山”之美譽。這里的地貌與中歐阿爾卑斯山相似,幽澗水澤兼具,草原森林相間,地勢廣闊,水肥草美,牧馬成群,景色秀麗,是一個有著獨特自然風景和悠久歷史文化的地方)。
紅河谷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西南部,秦嶺南麓鳳縣境內(nèi),嘉陵江的一級支流小峪河源頭,總平均海拔1700多米,最高海拔2738.7米。公園由西河廟、透馬駒和興趙原三大景區(qū)構成,原始植被、高山石林、瀑布潭溪是森林公園的鮮明特色)。
崛山森林公園(有九龍坪、東崛山、西崛山、冢子河、千佛寺、苜蓿河6個景區(qū)。是一個集森林景觀、佛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岳型森林公園)。
龍門洞森林公園(是寶雞市北線旅游的重點景區(qū),是獨具特色的融道教名勝、原始森林、喀斯特巖溶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嘉陵江源頭景區(qū)(屬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四大風景區(qū)之一,總面積三千六百公頃,著名的嘉陵江發(fā)源于景區(qū)內(nèi)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嘉陵谷中)。
鳳翔東湖(湖中建有洗硯亭、君子亭、春風亭、鴛鴦亭等,外湖建有山莊、苗圃、荷塘等。系城區(qū)風景湖)。
另外還有 人民公園、雞峰山、寶雞市植物園、西岐民俗村、寶雞觀光園 等。。
4. 寶雞古建筑景點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tǒng)一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灃東新城王寺街道。
1956年,阿房宮遺址被陜西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03月04日,阿房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阿房宮遺址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屬于世界奇跡。2012年,《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經(jīng)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其中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護區(qū)建設成國家級的考古遺址公園。
阿房宮又稱阿城,阿房宮前殿遺址建在一條古代河溝上,這是秦朝帝都咸陽以阿房宮、灃峪口為中軸線的佐證。
長期以來,專家認為阿房宮選址與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等宮殿一樣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宮遺址發(fā)現(xiàn)了古河溝,說明阿房宮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溝上修建宮殿,意味著打斷原有的水網(wǎng),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溝一帶的阿房宮基礎深達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
阿房宮中心線一直向南,正對著秦嶺北麓有名的峪口“灃峪口”。南至灃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宮所在地正是這條軸線上的最高處,與文獻的記載意義相合。由此推斷,阿房宮選址具有強烈的軸線意識,這條軸線有可能是秦始皇給統(tǒng)一后的秦帝國都城咸陽所定的軸線。
5. 寶雞 古城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陜西省轄地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關天經(jīng)濟區(qū)副中心城市,簡稱寶。寶雞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重要支脈寶學所在地,有2700余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寶雞是聯(lián)合國人居環(huán)境獎、中國人居環(huán)境獎、中華環(huán)境獎獲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6. 寶雞 古跡
周至縣竹峪鎮(zhèn)有以下幾個景點:
1. 金華山景區(qū):位于竹峪鎮(zhèn)南部,是周至縣境內(nèi)著名的自然風景區(qū),擁有奇特的山峰、清幽的峽谷、清澈的溪流、美麗的草甸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2. 古城墻遺址:位于竹峪鎮(zhèn)西部,是明朝時期的城墻遺址,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3. 趙公山風景區(qū):位于竹峪鎮(zhèn)西北部,是周至縣境內(nèi)的著名旅游景區(qū),擁有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峽谷、秀麗的山峰和美麗的草甸等自然景觀。
4. 竹峪古鎮(zhèn):位于竹峪鎮(zhèn)北部,是周至縣境內(nèi)的一個古鎮(zhèn),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底蘊,是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勝地。
5. 玉華宮:位于竹峪鎮(zhèn)西北部,是唐代皇家避暑勝地,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
7. 寶雞歷史遺跡
西漢勝境是指西漢帝國時期在中國的領土范圍內(nèi)所呈現(xiàn)的繁榮景象。西漢帝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以及科技、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迅速發(fā)展,使得整個帝國進入了一個較為昌盛的時期。在此期間,蘇武、張騫等名將輾轉南北,西域和南詔等諸多少數(shù)民族被統(tǒng)一于漢朝疆域,同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達到了歷史上的一個高峰,商品經(jīng)濟也逐步取代了封建經(jīng)濟,而思想文化方面則出現(xiàn)了楚辭、漢賦等許多文化經(jīng)典。因此,可以得出西漢勝境極為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