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金漢宮內(nèi)景
答案是英國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英國君主位于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宮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也是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
在英國歷史上的歡慶或危機時刻,英國白金漢宮也是一處重要的集會場所。1703-1705年,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約翰·謝菲爾德在此興建了一處大型鎮(zhèn)廳建筑“英國白金漢宮”,構(gòu)成了今天的主體建筑。
1761年,喬治三世獲得該府邸,并作為一處私人寢宮。此后宮殿的擴建工程持續(xù)超過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師約翰·納西和愛德華·布羅爾主持,為中央庭院構(gòu)筑了三側(cè)建筑。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后,英國白金漢宮成為英王正式宮寢。19世紀末20世紀初,宮殿公共立面修建,形成延續(xù)至今英國白金漢宮形象。二戰(zhàn)期間,宮殿禮拜堂遭一枚德國炸彈襲擊而毀;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畫廊于1962年向公眾開放,展示皇家收藏品。
現(xiàn)在的英國白金漢宮對外開放參觀,每天清晨都會進行著名的禁衛(wèi)軍交接典禮,成為英國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觀。
2. 白金漢宮的介紹
Originally known as Buckingham House, the building at the core of today's palace was a large townhouse built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 in 1703 on a site that had been in private ownership for at least 150 years.
It was acquired by King George III in 1761as a private residence for Queen Charlotte and became known as The Queen's House.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it was enlarged, principally by architects John Nash and Edward Blore, who constructed three wings around a central courtyard. Buckingham Palace became the London residence of the British monarch on the accession of Queen Victoria in 1837.
3. 白金漢宮全景
宮殿前面的廣場有很多雕像。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chuàng)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
4. 白金漢宮俯瞰
倫敦眼又叫千禧之輪,以135米的身姿傲然挺立于泰晤士河畔?,F(xiàn)在已名列倫敦各旅游點榜首,是倫敦城內(nèi)最著名的標志性景觀。登上倫敦眼就能欣賞倫敦市最美的景色。白天的開闊與夜色下的燈火輝煌的浪漫。凌空俯視倫敦市區(qū),整個倫敦知名景點例如白金漢宮、大本鐘與泰唔士河盡收眼底。英倫建筑的迷人讓你蕩漾。
5. 白金漢宮內(nèi)景視頻
故宮位于中國北京,舊稱紫禁城,建立于康熙時代,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他是現(xiàn)在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也最為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建筑之一,是我們國人的驕傲。白金漢宮比故宮早建六年,白金漢宮如今被英國皇室使用,同時也是一個景點建立于維多利亞女王時代
6. 白金漢宮內(nèi)景圖片
故宮和白金漢宮的區(qū)別是:建筑風格不同、歷史意義不同。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宮。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72萬㎡,建筑面積15.5萬㎡。宮城周圍環(huán)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了一個守衛(wèi)森嚴的堡壘。
白金漢宮最初為1703-1705年白金漢公爵約翰·舍費爾德興建,直至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遷居采為住所,才被正式當成英國王室的府邸,此后也一直作為英國君主位于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和接待外賓。舉辦慶典的重要場所。
白金漢宮外立面為巴斯石灰?guī)r,內(nèi)部裝修則以人造大理石及青金石為主石灰?guī)r作為建筑材料,這反應(yīng)了白金漢宮深受法國古典主義影響。而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構(gòu)架建筑、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具有濃厚的東方風格。
特點:
故宮擁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nèi)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布局嚴謹有序。白金漢宮宮內(nèi)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775間廳室,宮外有占地遼闊的御花園。
7. 白金漢宮別名
喬治五世(英語:George V,1865年6月3日出生),全名喬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爾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愛德華七世和亞歷山德拉皇后的次子。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溫莎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表弟?,F(xiàn)時在位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祖父。別名水手國王。
1892年喬治被封為約克公爵以及嘉德騎士、基拉尼男爵、因弗內(nèi)斯伯爵、海峽群島領(lǐng)主、加里克伯爵、康沃爾公爵、羅特塞公爵、威爾士親王等爵位。1893年,與泰克公爵的女兒瑪麗結(jié)婚。1901年,愛德華七世即位,封喬治為康沃爾公爵、威爾士親王。1910年,喬治即位,稱喬治五世。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舍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將王室改稱“溫莎”。
1936年1月20日,喬治五世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