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shù)碼單反鏡頭焦距
相機的鏡頭大體分為廣角頭就是焦距小于50,大于50的應該是中焦或是長焦鏡頭,50焦距是標準鏡頭,因為該焦段的影像與人的眼睛視覺比較接近,拍照出的照片對人視覺感受較好。
2. 單反相機鏡頭焦距什么意思
會問這個問題 應該是初學者 我就用最通俗的話 給你簡單說說吧
有兩個比較常用的參數(shù):焦距 光圈
焦距,焦距一般用MM(毫米)位單位 主要影像拍攝視角的大小
135相機就是我們常見的單反 已50MM為標準鏡頭因為這個焦距的視野于我們單眼看到的范圍接近
焦距 數(shù)值越小 代表可以拍攝的角度越廣 越大 低于 50MM 的鏡頭也稱之為廣角鏡頭
焦距 數(shù)值越大 代表可以拍攝的角度越小 越遠 高于 50MM 的鏡頭也稱之為中長焦鏡頭
光圈,的單位用英文F表示 影像單位時間的曝光量 通俗的說光圈越大 就可以在越暗的環(huán)境下拍照 適用的場景更多
光圈的大小表示方法為 數(shù)值越小光圈越大 比如 F2的光圈是大于 F8的
根據根據不同的途徑選鏡頭
比較常規(guī)的方法是
拍風景、大場景 用 廣角鏡頭
拍攝人像 或者無法走進的主體 用中長焦
如果不希望拍攝的問題變形嚴重 可以使用 50MM的標準鏡頭
3. 單反鏡頭焦距范圍
都是以全畫幅為準的。這主要是因為,全畫幅的傳感器和以前風靡?guī)资甑?35膠卷的面積相同,而鏡頭又都是以135底片為標準的。尼康18-55,在apsc畫幅上要乘以1.5,因為全畫幅傳感器的長和寬都是尼康apsc傳感器的1.5倍(佳能是1.6倍,要小一點),其實等效焦距的說法是以訛傳訛,為了好理解,真正的焦距是不會變的,而乘以1.5則是等效焦距的視角,如18mm等效全畫幅的27mm鏡頭的視角。
4. 單反鏡頭焦距大小的區(qū)別
相機的位置不變,焦距越小,畫面拍的越寬,景別越大,主體相對變小。焦距越大,畫面拍的越窄,景別越小,主體相對變大物距:u像距:v焦距:
f關系:1/u+1/v=1/
f光學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1/u+1/v=1/f,即物距的倒數(shù)加上像距的倒數(shù)等于焦距的倒數(shù)。
當物距為無窮遠時,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當物距為無窮無與兩倍焦距之間時,像距在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成縮小的實像;當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此時物像等大,1:1微距即此種情況;當物距小于兩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時,像距大于兩倍焦距,成放大的實像;當物距等于焦距時,像距為無窮大,物上的光線經透鏡后為平行光線,不成像;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像距為負值,即在物的同側成虛像。
5. 單反鏡頭的焦距什么意思
單反鏡頭,焦距的作用就是可以決定你用這支鏡頭能拍攝什么透視以及畫幅的照片。
例如:18mm的焦距的鏡頭,屬于廣角鏡頭,它的成像角度很廣,可以拍攝出氣勢磅礴的照片,不過缺點就是,邊緣很容易產生畸變。
而35mm,視角很接近人眼的視角范圍,這個焦段可以拍攝人文類的題材。
80mm的這種焦段,可以拍攝人像的寫真,人物主題幾乎不會有變形。
再就是像200mm、400mm長焦超長焦了,這些焦段可以將空間壓縮,拉近景物與主題的距離。
6. 數(shù)碼相機鏡頭焦距
4.068mm就是鏡頭的實際焦距
一、大家習慣于將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視角,轉化為135相機上同樣成像視角所對應的鏡頭焦距,這個轉化后的焦距就是135等效焦距,也就是等效焦距。
二、簡單的說就是以135相機作為一種標準,把非135規(guī)格相機的焦距折算成135相機的焦距,這樣讓人比較容易理解。
三、等效系數(shù)是如何來的呢,就是拿35mm膠片的對角線去比你的手機傳感器的對角線,出來的比值就是等效系數(shù)。
四、產生差別的主要原因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不同,如120底片比135的大,一般數(shù)碼相機的CCD又比135的小。同樣的鏡頭放到不同的感光元件上的效果是不同的,為了方便理解和表述,就按照比例系數(shù)換算成等效135焦距。
7. 單反相機鏡頭焦距
全畫幅和半畫幅焦段有個1.5倍的換算系數(shù),舉個例子,一支尼康的50mm定焦鏡頭,在尼康D850這款全畫幅單反相機上,它的焦距就是50mm,但如果這支鏡頭搭配尼康D500,D7200等半畫幅相機的話,它的焦距就是75mm,因為50*1.5=75mm 因此,半畫幅相機會損失廣角,但是卻能“賺長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