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防抖機身不防抖
佳能28-55 是有帶防抖功能的。佳能與尼康兩家使用的是光學(xué)防抖--鏡頭防抖技術(shù),方法是在鏡頭中加入補償鏡片,根據(jù)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所以相機機身上沒有防抖的機構(gòu)。佳能的防抖鏡頭帶"IS"標示,尼康的是"VR"。
使用鏡頭防抖時,直接從取景窗中就可以看見防抖的效果--端起相機,特別是帶長焦鏡頭,從取景窗看外面的世界,把防抖開關(guān)一打開,半按快門,就頓時覺得世界平靜了。
2. 鏡頭防抖機身不防抖的原因
機身防抖不可以和鏡頭防抖疊加。
原因如下:
1.同開不會自動關(guān)閉一種,而是會造成影像重影嚴重,銳度嚴重受損。
2:兩者疊加可能會降低防抖效果。單配不帶防抖鏡頭即可或配防抖鏡頭關(guān)閉機身防抖來使用。
3. 鏡頭防抖不工作
這是防抖鏡片在工作造成的,正常。您端的穩(wěn)一點,等畫面穩(wěn)定后就可以拍攝了。
佳能70-200mm鏡頭防抖設(shè)置為:
1、手動撥動鏡頭上的IS(ImageStabilizer)滑動開關(guān),將其調(diào)整為OFF狀態(tài)。
2、在鏡頭上調(diào)整Mode按鈕,將其調(diào)整為Mode2狀態(tài)。
3、重新?lián)軇隅R頭上的IS滑動開關(guān),將其調(diào)整為ON狀態(tài)。
4、在鏡頭上的Mode按鈕上調(diào)整Mode,將其調(diào)整為Mode1狀態(tài),即可實現(xiàn)Canon70-200mm鏡頭的防抖設(shè)置。
4. 鏡頭防抖機身不防抖怎么回事
一、構(gòu)造不同
1、防抖:通過相機內(nèi)可移動式的部件,如鏡片組或是感官器的移動對發(fā)生手震的光路進行補償,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攝者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抖動造成的模糊現(xiàn)象。
2、不防抖:內(nèi)部沒有可移動部件,直接就是單反機身。
二、使用要求不同
1、防抖:焦距端鏡頭視角小,輕微的抖動就會對成像造成較大的影響,大變焦鏡頭和長焦距鏡頭對防抖的要求較高。
2、不防抖:短焦距端鏡頭取景視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動在圖像傳感器上的影響相對就較小;
三、優(yōu)缺點不同
1、防抖:防抖技術(shù)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防抖技術(shù)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
2、不防抖:不會造成銳度降低,當時可能會造成畫面模糊。
5. 機身防抖鏡頭不防抖,能防抖嗎
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的效果差不多,所以很多鏡頭帶有防抖功能,機身即便不設(shè)計防抖功能對于拍攝也沒有多大影響的。從拍攝之后照片的效果來看,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的差別不大。但從拍攝過程中來看,二者還是有些差別。鏡頭防抖的話,在取景器中取景構(gòu)圖時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防抖的作用,打開防抖后,你會覺得物體的移動變得緩慢而平滑;而如果是機身防抖的話,取景器中是無法感受到防抖效果的,另外由于機身防抖并非是為每只鏡頭量身定做,因此有時候使用不同的鏡頭時將會出現(xiàn)防抖效果的差異。.綜上,所以佳能和尼康基本都采用的是鏡頭防抖的功能,但其實現(xiàn)在一些單反是帶機身防抖性能的,比如索尼和賓得。這也是不同廠商對于防抖的理解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