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角鏡頭拍攝技術分析
如果你要求監(jiān)控的范圍非常大而不太追求細節(jié),那么就用170度的,如果要求不是很大的范圍又想細節(jié)地方看的清楚一點就用120度的。
1、0度的廣角鏡頭,這種鏡頭角度效果比較好,拍出來的照片比較完整不變形。
2、100度的廣角鏡頭,這種角度的鏡頭拍攝出來的影片不會變形,和90度差不多;但是拍攝范圍要比90度的大那么一點。
3、120度的廣角鏡頭,這種角度的拍攝范圍要比上面兩種的都要大,并且一般品牌比較好的記錄儀都不會變形。
4、140度的廣角鏡頭,這種記錄儀角度拍攝范圍雖然大,但是拍攝出來的影片
5、150度的廣角鏡頭,如果是材質(zhì)不好的話這種鏡頭拍攝出來的影像一般來說是會變形,但是行車記錄儀品牌較好的要稍微好一點。
6、170度的廣角鏡頭,這種鏡頭拍攝的畫面比較廣泛,畫面角度比較大,超過這個角度的就不建議買了。想萬年船行車記錄儀就是170度的,拍攝畫面很大,但是又很清晰
廣角鏡頭的數(shù)值表示焦距,簡單來說,攝像機數(shù)值越小焦距越小,焦距越小廣角的效果越好。
2. 廣角鏡頭拍攝技巧
答:廣角拍照設置方法如下
1、打開相機,進入相機拍攝頁面;
2、點擊頁面右側(cè)的焦距調(diào)節(jié)欄,然后向下拖動至最底部,即可打開廣角模式;
3、點擊頁面下方的拍攝按鈕,即可拍照。
蘋果:
1、打開相機,進入拍攝頁面;
2、兩指收縮,把放大倍數(shù)調(diào)節(jié)到0.5倍,即可開啟;
3、開啟后,點擊拍攝按鈕再進行拍攝即可。
3. 廣角鏡頭拍攝技術分析怎么寫
拍黃昏照時,天氣的光比變化非常大,往往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內(nèi)天氣就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所以要對拍攝曝光數(shù)值做及時的掌控。否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2、 根據(jù)拍攝主題的不同選擇好合適的器材,特別是鏡頭。一般來說任何鏡頭都可以拿來表現(xiàn)黃昏照的。主要還是看想要表現(xiàn)什么樣的主題。大場景的表現(xiàn)當然是以廣角鏡頭為主。對具體景觀或云彩的拍攝可以選擇長焦距來表現(xiàn)。
3、 相機的曝光一定要合理設定,ISO值不要太高。測光模式要根據(jù)拍攝主題的不同來合理設定。重點測光適合局部表現(xiàn),平均測光適合全面的表現(xiàn)。同時很多相機都帶有風景HDR模式,可以得到更為適合的曝光效果。
4、 不要等太陽一落山就結(jié)束拍照,經(jīng)驗告訴我們,太陽落山后往往都會有很多驚喜等著我們。陽光經(jīng)過折射,往往會展現(xiàn)出更迷人的景象。
4. 廣角鏡頭拍攝技術分析圖
攝影技術出現(xiàn)后,將其應用在新聞傳播事業(yè)當中是新聞傳播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借助于攝影器材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聞信息得到更加迅速、快捷地傳播,新聞攝影也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廣角焦距鏡頭(以下簡稱廣角鏡 )...?
攝影技術出現(xiàn)后,將其應用在新聞傳播事業(yè)當中是新聞傳播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借助于攝影器材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聞信息得到更加迅速、快捷地傳播,新聞攝影也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廣角焦距鏡頭(以下簡稱廣角鏡頭)是新聞攝影創(chuàng)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越來越多的新聞攝影記者選擇廣角鏡頭作為日常的掛機鏡頭。然而,概念化、程式化的廣角鏡頭使用方式令很多作品千篇一律。因此,正確認識廣角鏡頭,深入理解新聞攝影的真諦,根據(jù)新聞攝影的特點靈活運用,揚長避短來充分發(fā)揮廣角鏡頭的特性,成為每一個新聞攝影記者的重要課題。
一、認識廣角鏡頭
(一)廣角鏡頭的定義
廣角鏡頭是焦距介于標準鏡頭和魚眼鏡頭之間的攝影鏡頭,也叫短焦距鏡頭。一般在135相機系統(tǒng)中,廣角鏡頭可以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焦距在24~40mm之間; 超廣角鏡頭焦距在17~24mm之間。
(二)廣角鏡頭的特點和用途
1.視角寬。多用于拍攝大場面。風景照用廣角鏡頭可以拍出視角寬廣、視野開闊的效果。拍攝大型的會議或集會,寬視角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現(xiàn)場的整體效果。
2.景深大。由于廣角鏡頭焦距短,在同等光圈下所拍出來的照片景深較大,這對于要求拍攝前后都清晰的照片特別有利,特別是新聞事件照片。
3.夸張的透視感。大形變產(chǎn)生的空間透視感,可以讓本來狹小的空間看起來比實際的要大。比如在室內(nèi),采用廣角鏡頭,房間里大部分的物體都可以拍入畫面中,并能夠使房間看起來更大一點。其中,焦距17~20mm的超廣角鏡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感最為明顯,而焦距14~15mm的超廣角鏡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感則更獨特。利用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可以獲得肉眼無法看到的空間效果。
4.影像變形。廣角鏡頭構造會造成被攝物因邊角效應產(chǎn)生影像變形:若太靠近物體進行拍攝,被攝物的影像看起來會有變形失真,靠近鏡頭的物體看起來會不成比例地大,稍微遠一點點的物體看起來則不成比例地小。靠近鏡頭中心的物體則會更加突出,鏡頭邊緣的物體更變形嚴重。表面上看這是廣角鏡頭應用上的一個缺陷,但如果使用得當,這也是其他鏡頭無法比擬的特殊優(yōu)勢。
5.立體感。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不只可以達到圖像清晰的效果,而且反差也比較強,這種反差能給攝影作品帶來較強的空間立體感。另外,如果在鏡頭前加上偏振鏡,則效果會更加強烈。
新聞攝影概述
在《新聞攝影學概論》中新聞攝影的定義為:“新聞攝影是對正在發(fā)生的新聞事實進行瞬間形象攝取并輔以文字說明予以報道的傳播形式。”簡而言之,新聞攝影就是新聞記者用攝影器材拍攝客觀發(fā)生并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場景的過程。新聞攝影,是一種形象化的新聞傳播手段,其形象特質(zhì)為最核心內(nèi)容。有了它,才能體現(xiàn)出新聞攝影的視覺和瞬間,展現(xiàn)真實而又鮮明的個性與魅力。它通過某種攝影鏡頭所拍攝的具備新聞性與傳播價值的信息,通過某個視角達到最大化的傳播效果,這種視角的表現(xiàn)力就是新聞攝影的藝術性。因此,想要提高新聞攝影圖片的新聞價值和審美價值,就要提高攝影視角的表現(xiàn)力。而作為一個擁有比較特殊焦段的攝影鏡頭——廣角鏡頭,充分掌握和合理運用其特性可以為新聞攝影記者的攝影創(chuàng)作帶來更加強烈的藝術表現(xiàn)力,增強新聞攝影作品的傳播效果。
二、廣角鏡頭在新聞攝影中的應用特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新聞攝影圖片的獨特優(yōu)勢,能夠帶來視覺上直接的、生動的沖擊,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所以,新聞攝影更要用形象說話,充分利用不同視角的特點,在視覺上傳遞出所拍攝新聞事件的相關內(nèi)容、形式、意義等用文字無法表達或表達不準確的形象信息。但并非所有的新聞攝影題材都適宜用同一種視角或鏡頭去表達,它需要契合相應的形象表現(xiàn)。
美國聯(lián)系圖片社總裁羅伯特·普雷基強調(diào)要藝術地拍攝新聞照片,要用主觀的方式去進行客觀的報道,他說:“血淋淋不是重要的,災難本身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悲劇中人的眼睛里射出的光。”新聞攝影記者采用廣角鏡頭去拍攝新聞照片,可以充分利用廣角視角的藝術表現(xiàn)特點,達到較好的拍攝效果。一是可以近距離地接近被攝主體,這樣既可以使新聞工作者占到有利位置,又能避免畫面被其他閑雜物體阻擋。其次,廣角鏡頭的變形特點可以讓被攝主體更突出,同時又能交代周圍的環(huán)境。這正是新聞攝影照片所需要的。充分有效地用好廣角鏡頭語言去表達并不容易,這甚至是判斷一位攝影記者是否出色的標準之一。在新聞攝影中,時常要在非常狹小的環(huán)境內(nèi)進行近距離拍攝,廣角鏡頭可以在“貼身肉搏”的情況下,在較近的距離內(nèi)拍攝到形象突出的事件主體并交代出豐富的背景,這是標準鏡頭或長焦鏡頭所沒有的重要優(yōu)勢。
而對于人物訪談類攝影,使用廣角鏡頭除刻畫人物肖像外,還可以傳達出人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使人物更加豐滿。亦可以通過適當構圖制造出人物與所在環(huán)境的呼應、對比、增強等效果,引導觀者對新聞圖
5. 廣角鏡頭解釋
廣角鏡頭是一種攝影技術,它以特定的視角寬度將拍攝的畫面放大,且能夠使用者可以拍攝到更遠的場景,而不受距離的限制。
它在攝影中被廣泛使用,因其能夠更加真實地捕捉與傳達景物,而不會像傳統(tǒng)的長焦鏡頭那樣使拍攝的畫面失去原有的視覺沖擊力。
廣角鏡頭也可以用來拍攝更大的景深,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更加引人入勝。
6. 廣角鏡頭的效果
超廣角拍攝,顯得那么大的原因,就是超廣角鏡頭的,球面畸變成像效果所造成的。
小于24mm焦段的鏡頭,就屬于超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在攝影師拍攝寬大場景時,有著非??鋸埖溺R頭沖擊力,鏡頭球面的畸變效果,受到不少攝影師的喜歡。
但是,超廣角鏡頭在拍攝,有縱橫線條,或者靠近拍攝物體時,鏡頭畸變效果,非??鋸垼灰渍莆掌涑上裥Ч?,要謹慎使用。
7. 廣角鏡頭拍攝技術分析報告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排查操作:
一、確保相機對焦功能正常
選擇專業(yè)模式,將相機正對拍攝主體,依據(jù)不同倍數(shù)調(diào)整拍攝距離(3X以下時保持0.5m左右,3X及以上時時保持2m以上),AF參數(shù)選擇為MF(手動對焦),通過左右來回拖動滑塊并觀察預覽界面。
1.如果預覽有清晰到模糊、模糊到清晰的變化過程,說明相機的對焦功能正常,請你按照以下情況繼續(xù)排查。
2.如果預覽界面一直是模糊的,可能是您的手機對焦功能出現(xiàn)異常,建議您提前備份好重要數(shù)據(jù)(QQ、微信等第三方應用需單獨備份),前往附近的服務中心獲取幫助。
二、確保攝像頭和激光傳感器不被遮擋
確認攝像頭鏡頭和激光傳感器沒有被異物遮擋。保護膜、三方保護套或其他遮擋物可能會干擾傳感器。在未安裝上述物件的情況下對攝像頭進行測試,以查明問題是不是由這些物件導致的。
三、確保對焦完成后再點拍攝
1.在拍照時用手指點擊拍攝主體手動對焦,在對焦框消失之前不要點擊快門按鈕,因為這表明相機仍未完成對焦。
2.如果您在錄視頻時手動對焦,相機將鎖定焦距,以避免移動設備以更改場景或位置時圖像不清晰或不穩(wěn)定。您可能需要再次手動重新對焦相機。要讓相機自動對焦,請在拍攝視頻時避免手動對焦。
四、確保使用默認變焦倍數(shù)
使用高倍變焦拍照時,手機將切換到數(shù)字變焦,相機對輕微的移動都會更敏感。因此,圖像可能會顯得模糊。建議降低變焦倍數(shù)或使用默認變焦倍數(shù)(取景框右側(cè)變焦條上實心白點為默認變焦倍數(shù))。
五、確保在拍攝過程中保持手機穩(wěn)定
如果您拍攝對象移動得很快,或者拍攝過程中手機不斷移動,相機將無法正常對焦,照片或視頻可能會模糊。建議您拍攝過程中請穩(wěn)住手機,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六、確保在合理的距離拍攝
由于景深較淺,部分手機相機在拍攝特寫照片時可能無法正確對焦。
1.使用大光圈模式時,確保拍攝的物體距離手機至少20厘米(8英寸),并且位于取景框的中心。
2.使用超級微距模式時,在使用時請保持手機與拍攝對象距離在2.5-10厘米。
3.使用長焦拍攝時,在使用時請保持手機與拍攝對象距離在至少2米。
七、其他特殊模式拍攝技巧
1.在夜間模式、流光快門模式下,相機拍攝曝光時間較長,因此相機或拍攝對象的任何移動都可能導致照片或視頻不清晰。拍攝過程中請保持手機穩(wěn)定,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2.大光圈或人像模式會自動模糊背景[f3] ,使被攝體脫穎而出。這種拍攝模式下的背景模糊屬于正?,F(xiàn)象,請您放心使用即可。
如果您嘗試以上仍然拍照模糊,請您聯(lián)系華為消費者服務熱線(950800),或者提前備份好您的重要數(shù)據(jù)(QQ、微信等第三方應用需單獨備份),前往附近的服務中心獲取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