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代照相館
大北照相館創(chuàng)辦于1921 年,于石頭胡同開張,當時以擅長拍攝戲裝照而享譽京城,是全國照相業(yè)享有盛譽的“中華老字號”,也是中國最早的照相館之一。
走進大北百年攝影展,恍如走入時光隧道。展覽以大北照相館的歷史為線索,從建店初期、公私合營到高速發(fā)展時期,40年代的戲裝照、50年代的全家福、60年代的肖像、70年代末的婚紗照等依次展開,照片細膩、溫馨。
2. 年代照相館背景
一碼事,差不多的,不同叫法。
原來計劃經濟時代,沒有私營企業(yè),一般拍照的都叫照相館。后來改革開放以后,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私人企業(yè)層出不窮,影樓就應運而生,還有稱為攝影工作室的,這些新興企業(yè)把國外先進的攝影理念引進國內,拍婚紗,個人寫真等等。照相館有的倒閉,有的被兼并,就這樣?,F(xiàn)在基本沒有叫照相館的了。3. 照相年代的照相館表達
上世紀90年代,大頭貼曾經風靡全國,大街小巷都能見到相關小店。后來,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和性能的提高,大頭貼的熱度逐漸衰退。最近,一種同樣以自主拍照為賣點的玩法,開始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那就是自拍館。
區(qū)別于傳統(tǒng)拍照館或寫真館動輒上千元的價格,自拍館以較低的價格,成功吸引了年輕的消費群體,尤其是陸續(xù)進入成年的“00后”。在某社交分享平臺上,與“自拍館”詞條相關的種草筆記超過118萬篇。
“00后”是消費主力軍
“超多的拍攝場景,每個都很好出片??!”“分分鐘滿足女孩子的拍照樂趣!”當下,越來越多人分享自己探店自拍館后的心得感受,相關的社交媒體種草筆記總數(shù)已超過118萬篇。
沒有攝影師的約束,只需要一部手機、一架美顏燈,自己掌握拍照按鈕,消費者就能拍出自己想要的“大片”,這就是自拍館。
據(jù)記者觀察,目前各地興起的自拍館普遍配備有服裝道具室、化妝室供選擇,消費者只需花上百余元,就能在館內擁有一片自由自拍的天地,依照自己的喜好盡情換裝,享受多變的樂趣。
年輕人特別是“00后”,是自拍館的消費主力軍。在大眾點評上獲高評分的自拍館店主張女士向記者介紹,來自拍館拍照的大多是學生,年齡約在14歲至26歲,同時女性消費者居多,這種沉浸式體驗獲得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認可。
4. 年代相冊
首先寫照片的來歷背景。介紹當時拍照片的年代、時間、原由、地點以及照片中的人和景致。
其次寫照片聯(lián)想的故事。介紹拍照片以來工作和生活發(fā)生的變化,如果有不同時期的老照片串聯(lián),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出年代的痕跡。
最后寫照片帶來的感悟。翻看老照片回憶漫漫路,幾十年后照片中的人可能不相識甚至不在了,但那瞬間的印記永存。
5. 年代照相館的人員配置
1,夏天,一般為7點開門。 2,冬天,一般為9點開門。 3,希望你在一個光線好的日子去照相。
照相館的設備
1.
設備需要有,能作圖的計算機,單反數(shù)碼相機(消費級的絕對不行!)能快速打印照片的A4幅面照片打印機(在客人需要快速取像的時候就用打印的,基本上都是一寸或者二寸的照片)照相館都是在沖印店沖照片。
2.
電腦方面:最起碼配置2800左右512內存,硬盤盡量弄大些,要求120Gb以上,顯示器不可用液晶。
3.
電腦方面:最起碼配置2800左右512內存,硬盤盡量弄大些,要求120Gb以上,顯示器不可用液晶.。
4.
家具類:接待臺一個、洽談桌及四把椅子、化妝臺及兩把椅子、備用椅子四把、存放相機的柜子及儲物柜、美工工作臺及椅子一把、實物背景若干(可以自己動手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