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一光學微距鏡頭
有的。
一加11后置三枚素質出色的鏡頭,主攝是5000萬像素的索尼IMX890,1/1.56英寸傳感器,支持OIS光學防抖,還支持10億色記錄。
在影像體驗方面,后置三攝組合方案,5000萬像素的主攝鏡頭,搭載索尼IMX890,有OIS光學防抖,4800萬像素超廣角微距,還有3200萬像素人像長焦,這三個鏡頭確實沒有一顆是湊數的,尤其這次一加11的人像表現還挺讓人驚訝的。
2. 中一光學 鏡頭
中光學更好。
鳳凰光學: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22.24%,最高為2018年的2368萬元。
公司擬募資不超4億元,投資于車用高端光學鏡片智能制造項目、高端光學鏡頭智能制造項目,以完善產品布局、改善產品結構。
中光學: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4.77%,最高為2018年的1.622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精密光學元件、光學鏡頭、數碼投影產品、光伏電池模組及系統應用等太陽聚能產品、光學輔料、光敏電阻、光電儀器設備等相關產品和零部件的研發(fā)、設計、生產、銷售、安裝和售后服務.產品主要應用于數字投影機、數字高清大屏幕投影電視、數碼相機、DVD、航空航天探測等高精度光學系統。
3. 中一光學20毫米微距測評
部分手機支持微距拍攝功能,可以打開照相機-齒輪圖標-聚焦模式-選擇“微距”拍攝即可。
4. 中一微距鏡頭怎么樣
老百微就免了吧 騰龍90微其實非常不錯 老蛙除了手動對焦之外畫質很棒,放大比率更高 所以,追求更高的放大比率同時不怕手動對焦就老蛙;想用著方便并且追求畫質就騰龍90微。
5. 中一光學微距鏡頭樣片
要拍好水下視頻有兩個先決條件:
1、首先你的潛水技術要好,至少中性浮力要好,所以這里不講潛水技術。
2?首先你得知道陸地視頻怎么拍,不求成為大師,但最基礎的應當掌握,平時用手機就可以練習。一個陸地上視頻都拍不好的潛水員,在水下想拍好很難。一個陸地上視頻拍得很好的潛水員,潛水技術象個棒槌的也然并卵。
所以我這里重點不是說視頻怎么拍,而是重點說水下視頻怎么拍,它分別有以下三大部份構成:器材,燈光,技術。
一、攝影器材
1、入門級:gopro,tg-4,rx100,手機+防水殼…等等,只要是不可更換鏡頭的都屬于這個級別,這個級別的機器也是廣大潛不員朋友擁有最多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職業(yè)水下攝影師,用于記錄自已的潛水時光,所見所聞,自娛自樂用這些器材好的話足夠了。
2、準專業(yè)級:可更換鏡頭的單反,微單,一些家用級別高清dv,用的是專業(yè)防水殼。水下鏡頭永遠只有兩種:微距(普通+外接增倍鏡),廣角(魚眼與超廣角)
專業(yè)級的器材就不在這說了,因為這是入門帖。
3、器材的選擇:還是根據自身條件與熱愛程度來投資,拍攝主機是更新換代很快的電子產品,選擇一個機器要考慮至少有三年的使用周期,這樣投資才不會浪費。盡可能不要買快過氣的產品,二手除外。建議在器材選擇上多聽過來人的聲音,除非你想任性。
二、照明燈光
水下攝像最重要的就是燈光,它比機器更重要,所以我在這里著重介紹。機器好不好只是決定了你拍出來的畫質好不好,在電影院和電視機或電腦手機上播放的效果如何,但我想大多人只是想在電腦手機上播放裝下逼就好了。但水下的燈光系統卻能決定你的視頻有沒有顏色與細節(jié),如果你把一個紅色的物體拍成了黑的,那與看黑白電視沒什么區(qū)別,你再把海底說得五顏六色也沒人信。
如果你想拍廣角,雙燈,每個燈3000流明以上是起步,最好是5000流明,是不是越亮越好?也不是,是越好控制越好。
拍水下視頻,燈光亮度大小的調控與開啟關閉一直是個痛點,請想象一下:正常開著雙燈在拍一個一米遠的場景,現在要移動鏡頭來拍半米遠的物體,如果不調光,這半米遠的物體就會過爆,如果調光,那就要停止錄相,把手伸到張開的燈臂上去手動調節(jié)攝影燈的亮度。兩邊都調完,如果是模特或石頭還好,如果是魚早都跑了。
這個蛋疼的場景,就是大多數人拍不好視頻的原因。
水下攝影講究的是時機,角度,如果總在擺弄燈光,想有精彩鏡頭很難。
能不能有一種燈,遙控器就在手上,隨時調整光的大小?與不用時開關節(jié)能呢?這個燈就能實現。
有些朋友說,我的燈就裝在相機上面,手調很方便,那恭喜你,你拍出來的畫面都是顆粒。因為與鏡頭平行的光源會讓水里的顆粒物反光回來到鏡頭里,因為這個時候你的燈越亮,反光物也越亮。好吧,除非你對畫面要求不高,故意拍成這樣。
如果拍微距的倒是可以把燈裝相機殼上,因微距鏡頭角度窄,水進入畫面不多,離得也近,顆粒物看起來就沒這么多了。但你確定只要一只燈嗎?只有一個角度的光源中是會產生陰暗影的。
這是雙燈加上臂的配置
說了這么多,燈光在水下攝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份,因為水下顏色失真,我們要用人工的光源去還原水下世界的色彩。有了良好的光源,你就能拍出顏色真實的水下視頻了,而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樣機器。
三、廣角的拍攝
廣角是大家喜歡拍的,因為可以記錄很多人,很多魚,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然后觀眾就不知道你想記錄的是什么了,所以廣角的拍攝有下以幾個要點:
1?準:你需要一個前景來讓觀眾知道你想拍什么,然后需要一個背景來交代與前景有關的事,所以燈光是打在前景上的。
很多人把相機在水里一遍又一遍的上下左右地亂掃,一拍就是幾分鐘才停止,除非你在拍一件正在發(fā)生的事件,需要你全程完整記錄這個事件,如兩條魚在啪啪。。。,不然,慎用這種長鏡頭來記錄,因為費電費卡不說,回來后素材看也不想看,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講到陸地上的通用技巧了。
2、穩(wěn):水下拍攝最重要的是:穩(wěn),少邊游邊拍(除非追魚),少搖動鏡頭,做到:景動我不動,景不動我動。很多人在水下攝影的時候很爽,恨不得全程記錄,到陸地上后卻無力再重放,很多時候是因為畫面晃得頭暈,狗友們多犯此病。
3、精:每個人在水下都只會記住那些讓你難忘的物體與景色,而不是全部。記得,拍你印象深刻,觸動你內心的。不然拍出來的東西單調無趣,你拍一個人在水里不停的游動10分鐘的鏡頭,回來你都不想看了。
4、光:借助自然光,廣角對光要求很高,不光調好自已的光源,還要借助水面的光源,盡可能讓水面光進入鏡頭。讓畫面有層次感,拍攝沒有前景的鏡頭,要把燈光關掉(帶遙控的燈可以做到瞬間開關),因為你沒有什么可以照亮的,比如遠處的鯊魚,比如遠方與水面的剪影,比如洞穴中的幽藍。
四、微距的拍攝
微距視頻拍攝難度遠比相片大得多,因為相片一對上焦按下快門就可以有一張清晰的相片了,視頻不然,對上焦后還要持續(xù)錄像,因為景深常常才有幾厘米,就意味著拍攝物或拍攝者,只要移動幾厘米就會脫焦,這是很考驗拍攝者中性浮力的時候了。
這里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到大家:1、手扶石頭,或尋找支點來固定身體,2、用水下三腳架。
微距拍攝有兩個鏡頭,一個是在機身上(普通微距),一個是外接防水殼上的增倍鏡(超級微距)放大可選的鏡頭,一般選3倍左右的。
通過對拍攝物體大小的判斷,取決于你用普通的微距還是超級微距來拍攝,他們之間有一個連接轉換環(huán),可以隨時切換。
五、多機位組合拍攝
我們在水下遇到一個想拍的場景或物體,常常需要多機位的拍攝,一般要有遠景中景近景及多角度的鏡頭,以便后期制作。
如大家游著游著,發(fā)現前面有一只海龜,這個時候不要著急趕過去,要先拍一個遠景的鏡頭,再游近點拍一個中景的,再游近拍一個近處特寫的,如果你一但游近了再拍,你再游出來拍遠景就會降低效率。如果你是微距鏡頭,在機器上加裝一個gopro會好很多,同時開機就可以實現遠近鏡頭的拍攝。
要點就是,盡可能多角度來去記錄同一場景。
六、其它
1、機器的設置:一般選用1920*1080P的高清模式,50幀以上就夠用了,不是專業(yè)拍攝與制作不要用什么4K模式,原因你懂的,
2、后期:對于一個精彩的水下視頻短片而言,拍攝只是完成了50%的工作,還有50%的工作在于后期制作,建議大家可以學習一下簡單的視頻制作軟件,象蘋果的imoie, win的會聲會影都是簡單易學的。
不盡之處,歡迎留言給我。下面是本人拍攝的幾2個樣片,供學習交流。想看高清的可以通過鏈接到騰訊視頻觀看。
廣角加微距
微距加超級微距(有大量的實拍工作鏡頭)
水下攝影是一項重要的體驗學習,再多的理論也比不上有計劃的拍攝實踐,由于篇幅關系。還有很多專題的拍攝技法沒能與大家分享
6. 中一光學微距鏡頭使用
近攝,拍微距用!你可以很靠近被攝物體,在相機傳感器結尺寸更大的像,能呈現出更多微觀場景。
微距鏡頭像場較大較平整,像差和色散矯正的極好,光學表現優(yōu)秀,除了微距攝影外還能當一枚素質不錯的標準鏡頭使用,就是光圈略小,微距鏡頭最大光圈一般不超過F2.8。
7. 中一光學微距鏡頭怎么樣
適合拍一些純靜物或者是小物件,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拍攝昆蟲也是可以的。
微距攝影指照相機通過鏡頭的光學能力,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或比實際物體稍小的圖像。例如要拍攝一朵直徑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膠片(斜線長度為43.3mm)的一半面積。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為43.3:21.6即2:1(2倍)。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該在1倍到10倍之間。微距攝影,就是近距離拍攝微小物體的總稱。
8. 中一微距鏡頭哪款比較好
騰龍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較好。
1、在眾多廠家的微距鏡頭中,經評測:功能、手感與做工、性能、性價比四項總評為五星的就是騰龍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影像視覺與攝影之友聯合評測);
2、該頭外觀精致、對焦迅速、銳度與解析力一流、虛化柔美、畸變和紫邊很小,以下為該頭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⑴、做工精致、防塵防水滴;
⑵、中心銳度高;
⑶、對焦安靜準確迅速;
⑷、高解析力。
缺點:
⑴、高光比下焦外有綠邊;
⑵、全開光圈時,邊緣畫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