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裝照男童
男孩周歲古代的祝福是健盼愛子萬般好,康寧永享一生安。
成就大業(yè)非等閑,長成棟梁好夢圓,生來且喜事精神,日待東歸一笑新。
快晴信是行人愿,樂游原上少年春,生如夏花絢爛,日月與卿為伴。
快意人生逍遙,樂享福樂年華
2. 古裝男童照片
穿著長袖漢服,帶著小氈帽
3. 古裝男孩照片
衣服是冰藍(lán)葉花紋的雪白滾脂玉發(fā)簪交相輝映。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艷麗貴公子的非凡身影。
穿著墨色的鍛子衣袍,袍內(nèi)露出銀色鏤空木槿花的鑲邊,腰系玉帶,手持象牙的折扇,他穿一身慘綠羅衣,頭發(fā)以竹簪束起,身上一股不同于蘭麝的木頭的香味!
4. 男童星古裝圖片
韓昊霖,2009年9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內(nèi)地男演員,因參演古裝仙俠劇《蜀山戰(zhàn)紀(jì)之劍俠傳奇》而正式出道。
石悅安鑫,2007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蘇揚(yáng)州,中國內(nèi)地男演員。2013年,石悅安鑫出演都市生活輕喜劇《抹布女也有春天》,正式出道。2014年,他出演都市喜劇《我的兒子是奇葩》。
5. 男孩古裝照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qiáng)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6. 古裝劇男童圖片
張浩庭飾嬴稷2-3歲
張浩庭,男,中國大陸童星,2015年,出演電視劇《羋月傳》。
石悅安鑫飾嬴稷6-8歲
石悅安鑫,2007年10月18日出生于上海,中國大陸童星。
代表作品有《二胎生活》、《羋月傳》等。
陳鴻錦飾嬴稷9-12歲
陳鴻錦,2003年6月24日出生在江蘇南京,中國大陸童星。
代表作有《傾世皇妃》《團(tuán)圓》《羋月傳》等。
7. 古裝照小孩
古代對小孩子的稱呼有赤子、襁褓、孩提、始齔、垂髫、總角、黃口、幼學(xué)、豆蔻、及笄、束發(fā)。古時人們對不同年齡的孩童,會用不同的年齡稱謂,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xiàn)。從“赤子”到“束發(fā)”,泛指0歲到15歲的孩子。
古代小孩子的稱呼
赤子:“赤子”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原話是:“含于德厚,比于赤子”,唐代古經(jīng)學(xué)研究家孔穎達(dá)解釋說,“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意思是嬰兒剛生下來,是赤色(紅色)的,所以稱為“赤子”,后來因?yàn)閶雰旱男撵`最純潔,始終離不開父母,因此引申將品德高尚、對國家一片忠誠的人叫做“赤子”。
襁褓:泛指1歲以下幼童?!榜唏佟币辉~,指的是不滿周歲的兒童。襁,指的是背負(fù)嬰兒的寬帶子,褓,指的是嬰兒的小被子。古時候人們勞動時間多,嬰兒又離不開父母,于是父母就用小被子包裹著嬰兒,再用一條寬帶子綁在背上,帶著孩子行動。因?yàn)楸池?fù)著孩子,人們常說帶著襁褓,慢慢就將襁褓作為不滿周歲的兒童的稱謂了。
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這里的“孩”,不是“孩子”的意思,而是幼兒笑時發(fā)出的“咳咳”之聲,幼兒“咳咳”地笑出來后,非??蓯?,因此大人們便會將他從被子里“提”或“抱”起來,孩提的意思是,在孩子“咳咳”發(fā)笑的時候提抱起來的意思。
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jù)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垂髫:髫,自然下垂的頭發(fā)的意思,在古代,兒童在七、八歲的時候,頭發(fā)不加梳理,自然下垂,即垂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一句話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這里的垂髫就是這個意思。
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古代兒童在八九歲時就要梳理頭發(fā)了,這個字就是“髦”(máo),它的意思是幼兒垂在前額的短發(fā)。
黃口:指的是十歲以下的兒童,這里是將小孩比喻成小鳥了,小鳥們的口都是黃顏色的,黃口之鳥,就是小鳥。
幼學(xué):指十歲的孩童。《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xué)。”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植物名稱,豆蔻花未大開時就顯的非常豐滿,故俗稱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為少女的象征。用豆蔻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源于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詩《贈別詩二首之一》,詩中這樣說: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及笄:及笄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jié)發(fā),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8. 男童古裝造型
適合小女孩的古裝發(fā)型有:齊劉海編發(fā)、民國風(fēng)盤發(fā)、花苞頭盤發(fā)、中分包包頭、丸子頭盤發(fā)、中分后梳盤發(fā),適合小男孩的古裝發(fā)型有:齊劉海短發(fā)、短燙發(fā)、碎劉海短發(fā)、披發(fā)、馬尾辮發(fā)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