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與音樂奧斯卡
普利茲克獎,建筑界的諾貝爾獎之稱。1979年由杰伊·普利茲克和妻子辛蒂發(fā)起,凱悅基金會所贊助的針對建筑師頒布的獎項。提名程序每年從年頭到年尾,截至于第二年1月。每年有40多個國家的500多位候選人被提名。從1979年迄今為止的41屆評選活動中,共有46位建筑師獲獎。美國和日本獲獎者并列第一,分別8人。獲獎的中國人2人,貝聿銘(1983), 王澍(2012)。
1,建筑界的世界最高獎是普利茲克獎
2,雕塑沒有
3,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最高獎項“學術(shù)交流優(yōu)秀作品獎 ”
4,繪畫:亞歷山大盧奇繪畫獎(alexander rutsch award and exhibi-tion)
5,裝置,行為沒有
6,音樂: 拉丁格萊美獎 是一個涵蓋多種音樂形式的全球性獎項
7,工業(yè)設計:iF DesignAward ,簡稱“ iF ”,創(chuàng)立于1954年,已經(jīng)被國際公認為當代工業(yè)設計領域中的 “金像獎”
8, 普利策獎,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普利策獎也稱為普利策新聞獎。1917年根據(jù)美國報業(yè)巨頭約瑟夫·普利策的遺愿設立,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包括14項新聞獎和7項藝術(shù)創(chuàng)作獎兩大類。新聞獎主要有:公共服務獎、報道獎、社論獎、漫畫獎、批評評論獎、通訊獎、特寫獎、新聞攝影獎等;文學藝術(shù)獎有小說獎、戲劇獎、詩歌獎、美國歷史作品獎、自傳或傳記獎和非小說作品獎;音樂作曲獎1項。另外,還頒發(fā)2項特別獎。其中,新聞獎獲得者不限國籍,但必須在美國媒體中發(fā)表過作品。而創(chuàng)作類獎項必須是美國公民。唯一例外是歷史寫作獎,若作者身為外籍人士,但作品涉及美國史,仍有機會獲得這一獎項。
其他有: 世界電影獎中最高獎項是“奧斯卡金獎” “世界新聞攝影"荷賽獎和羅納德.里根新聞獎, 世界上獎金最高的建筑獎項—— 日本皇家世界文化獎 中國政府美術(shù)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shù)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shù)獎項徐悲鴻美術(shù)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shù)最高獎項“百花獎” 中國動漫界的最高獎項金龍獎 中國創(chuàng)新設計紅星獎最高獎項“至尊金獎” 中國舞臺藝術(shù)最高獎項文華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分為六大獎項,其中一項民間工藝美術(shù)獎 中國話劇最高獎項金獅獎 等等
2. 奧斯卡最佳攝影解析
價錢還是比較低的,從一百多到六百多都有,有什么要求交錢以前都要談好,先小人后君子對大家都有保障
3. 音樂電影 奧斯卡
《泰坦尼克號》在第71屆奧斯卡上共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輯獎、最佳插曲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藝術(shù)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音響編輯獎和最佳服裝獎。
《賓虛》在32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藝術(shù)指導、最佳攝影(彩色)、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錄音、最佳剪輯、最佳特效 、最佳原著音樂共11項。
《指環(huán)王3》在76屆:最佳藝術(shù)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化妝獎、最佳視覺特效、最佳音效獎、最佳配樂獎、最佳剪輯、最佳歌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共11項。
4. 攝影師奧斯卡
1929年 - 查理卓別林 - 多功能性和演戲,寫作,導演和制片馬戲團的天才 - 卓別林被提名為最佳男演員,但他出了奧斯卡的競爭,使他能獲得特別獎。
1929 - 華納兄弟 - 用于生產(chǎn)爵士歌手,先鋒優(yōu)秀的照片說,這已經(jīng)徹底改變了行業(yè)
20世紀30年代
1930年(4月) - 無
1930年(11月) - 無。雖然這一類一般不考慮,在香港演藝學院榮譽會員分別給予這時候托馬斯愛迪生和喬治伊士曼
1931年 - 無
1932年 - 沃爾特迪斯尼 - 對于米老鼠的創(chuàng)造。
1933 - 本歷年沒有改變,因為排位賽期間儀式。
1934年 - 無
1935年 - 無
1936 - DW格雷夫斯 - 因為他的杰出的導演和制片人,他寶貴的倡議,對電影藝術(shù)的進步持久的貢獻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
1937年 - 三月時間 - 對于其意義的電影和具有革命性變化的行業(yè)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 紀錄片。
1937年瓦特霍華德格林,哈羅德羅森 - 對于在塞爾茲尼克國際生產(chǎn)彩色攝影安拉的花園(斑塊)。
1938 - 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電影圖書館 - 其在1895年收集的電影可追溯至現(xiàn)在,首次向公眾提供決策的研究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的電影歷史和美學發(fā)展的一種手段的重要工作藝術(shù)(證書)。
1938 - 埃德加卑爾根 - 因為他的杰出喜劇創(chuàng)作,查理麥卡錫(木制小雕像)。
1938 - 麥克森尼特 - 對于他的持久的貢獻屏幕的喜劇技巧,其中的基本原則同樣重要,當他們首次付諸實踐的今天,學院提出了一個特別獎,該船長的樂趣,星光發(fā)現(xiàn)者,同情,善良,理解喜劇天才,麥克森尼特。
1938 - 瓦特霍華德格林 - 為A星彩色攝影的誕生。 (斑塊)
- 此獎項是由領導看完所有顏色年內(nèi)委員會建議作出的圖片攝影師。
1939年 - 阿瑟球 - 有關的色彩在電影攝影(證書)提高他的杰出貢獻。
1939 - 哈里馬科華納 - 在愛國服務識別技術(shù)在呈列在為自由(證書)美國人早期斗爭重大歷史事件,短片制作。
1939年 - 沃爾特迪斯尼 - 對于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作為一項重大映像創(chuàng)新已經(jīng)迷住百萬,開創(chuàng)了偉大的新的娛樂場(一雕像 - 七個小雕像)的承認。
1939 - 戈登詹寧斯(特殊效果),揚Domela(助理特殊效果),迪韋羅詹寧斯(助理特殊效果),Irmin羅伯茨(特別效果助理),藝術(shù)史密斯(特別效果助理),F(xiàn)arciot Edouart(膠片),忠誠格里格斯(助理膠片),洛倫屬萊德(音效),哈利四米爾斯(助理聲音效果),路易斯Mesenkop(助理音效),瓦爾特奧伯斯特(助理音效) - 以創(chuàng)建特殊的攝影和音響效果的優(yōu)秀成果北方(斑塊)派拉蒙生產(chǎn)菌種。
1939年 - 奧利弗噸馬什,阿倫米戴維 - 為米高梅公司制作的彩色電影甜心。
20世紀40年代
1940 - 讓赫肖特(行長),拉爾夫摩根(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拉爾夫塊(第一副會長),康拉德納格爾;影業(yè)救濟基金 - 承認,在過去的一年電影業(yè)界的杰出服務救濟基金和逐步領導(斑)。
1940 - Technicolor的公司 - 對于成功地將三種顏色的功能在屏幕上生產(chǎn)的貢獻。
5. 音樂界的奧斯卡
是格萊美頒獎典禮。
格萊美獎(Grammy Awards),美國錄音界與世界音樂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由錄音學院(Recording Academy)負責頒發(fā)。學院由錄音業(yè)的專業(yè)人士所組成,目的在于獎勵過去一年中業(yè)界岀色的成就。格萊美獎是美國四個主要音樂獎之一,相當于電影界的奧斯卡獎
6. 音樂中的奧斯卡
奧斯卡最佳音樂獎從1934年開始,奧斯卡最佳音樂獎設立,設最佳作曲、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三項獎。
作曲獎授予為大型故事片創(chuàng)作一系列音樂的作曲家;配樂獎授予不是單純選配現(xiàn)成的樂曲,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與主題有關的音樂素材;最佳歌曲獎授予為大型故事片創(chuàng)作主題歌的作曲家。
7. 奧斯卡 最佳攝影
2021年手機攝影界的奧斯卡,年度攝影師第一名——Sharan Shetty《Bonding》。
來自印度的Sharan Shetty憑借這張名為《Bonding》的照片,獲得了年度攝影師獎第一名。這張iPhone X拍的黑白照片描繪了一個人和他的馬在空曠的風景中間互相支持安慰。
8. 奧斯卡音樂獎項
奧斯卡獎有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外國影片等
9. 攝影界的奧斯卡
如果把一部電影比作文章的話,那么對攝影剪輯的技巧來說就相當于它的修辭手法;根據(jù)不同的文體和風格,運用合適的詞匯(鏡頭和畫面構(gòu)圖),在保證語句通順,準確達意的基礎下游走于創(chuàng)意和直白之間,發(fā)揮作者遣詞造句的才華。
故事鏡頭視覺不分家,不管是導演還是編劇,或剪輯,攝影師,其之間的思想也應該據(jù)有銜接性,所以從事電影行業(yè)的都是通才。估計你知道得不比我少,說得可能比我好,我就不說了。個人感覺是奧斯卡攝影獎針對的范圍可能很小,可能是純粹地特指鏡頭運用、拍攝角度、畫面構(gòu)圖、運動性,故事性這些手藝活來評斷的。
10. 奧斯卡視覺攝影
最佳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困在時間里的父親》
最佳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無依之地》
最佳影片:《無依之地》
最佳導演:趙婷《無依之地》
最佳男配角:丹尼爾·卡盧亞《猶大與黑彌賽亞》
最佳女配角:尹汝貞《米納里》
最佳攝影:《曼克》
最佳剪輯:《金屬之聲》
最佳歌曲:Fight for You《猶大與黑彌賽亞》
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特倫特·雷諾、阿提喀斯·羅斯《心靈奇旅》
最佳藝術(shù)指導:《曼克》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前程似錦的女孩》
最佳改編劇本:《父親》
最佳化妝發(fā)型:《藍調(diào)天后》
最佳服裝設計:《藍調(diào)天后》
最佳視覺效果:《信條》
最佳聲音效果:《金屬之聲》
最佳動畫長片:《心靈奇旅》
最佳國際電影:《酒精計劃》
最佳紀錄長片:《我的章魚老師》
最佳真人短片:《兩個遙遠的陌生人》
最佳動畫短片:《無論如何我愛你》
最佳紀錄短片:《科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