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樣的情況下 攝影燈光從下巴往上打好看
有兩種方式;
1. 全息攝影方式,讓光的亮度打到你需要的部位,光的角度非常重要。
2. 技術攝影方式;加大景深,合理使用背景陰影,減少曝光補償。
以上方式都要多拍幾張,選擇自己滿意的作品,加以ps調(diào)整就可以了。
二、拍照時臉背光怎么辦?如何拍攝美麗的逆光人像照?
一、逆光人像拍攝前期準備1.器材準備 這個是我不太擅長,也同時不太愿意說的。都說拍出好照片與器材無關,但“好的器材”(我更愿意說“合適的器材”)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畫面的品質(zhì)。 我一般的選擇是:全畫幅機身+大光圈定焦鏡頭 逆光,作為一種大光比場景,對寬容度有一定要求,當然也不是絕對,但全畫幅的CMOS和RAW格式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記錄更多細節(jié),也為我們后期提供了方便(當然膠片有更好的寬容度,這里只討論數(shù)碼)。而大光圈定焦鏡頭,如常見的50mm F1.4, 35mm F1.4等,定焦鏡頭的素質(zhì)一般來說高于擁有同焦段的變焦鏡頭,同時大光圈(光圈>=F2.8)能讓光暈和光斑更加明顯,從而提升畫面的光感。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最大光圈會導致畫質(zhì)的下降(漏光,紫邊等),但代價頗為值得,瑕不掩瑜,何況我們可以借助后期修復。 當然如果沒有全畫幅+大光圈,也不用擔心,一個550D加上小痰盂(50mm F1.8)也能拍出足夠漂亮的逆光照。 說不借助補光設備,其實還是因為我自己比較懶,出去拍照就一個相機加定焦掛機,反光板和閃光燈全都在家放著,因為我覺得拍照重在體驗,在觀察,而不是糾結于器材上?!澳惚嘲锏臇|西越多,你能到達的地方就越少”,所以,輕裝簡行吧!2.尋找“逆光”時段選擇 一般來說,日出日落時分,此時的光線較為柔和,但色溫有些低,比較適合逆光拍攝剪影。 日出后和日落前兩個小時,這個時候的斜側逆光是很強烈的,光感也最為明顯,拍攝有一定難度,我主要選擇拍攝逆光的時間段。 正午時分,頂光強烈,不太適宜拍照,我們也應規(guī)避,但如果控光得當,也可以拍攝一些仰視角的逆光佳作。 所以一般夏天4點到6點之前,冬天3點到4點半左右,都是比較良好的拍攝大逆光的時間。地點選擇 這個其實沒什么可說的,想在哪拍在哪拍。但我個人覺得應該避免一些特別空曠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大逆光會讓整個畫面亮度太高,影響觀感。建議選擇一些有建筑物或者自然景觀遮擋的地點,拍攝的效果更為良好。(如樹林,光透過葉子會產(chǎn)生光斑,同時光線會衰減變的更柔和)。
三、學習攝影應該怎么樣擺燈啊
人像燈光用法
人像攝影尤其是商業(yè)人像,我們的目的是把人物予以理想化。但室內(nèi)人像對于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燈光排布。當然光照的種類很多,通常大家都知道的有:平面光、側面光、反射光、直射光、分光,還有常用的蝴蝶光等這些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用平面光易把人物拍胖,而側面光(窄光)易把人物拍瘦些。蝴蝶光,就是主光直接放置在臉的前方,投射出一個鼻子陰影和鼻部成一條線。蝶光最成功的用途;是用在正常橢圓型的臉,而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魅力的光,尤其適合年輕女子,蝶光不適用于男人的臉上,因為蝴蝶光是對主體的耳朵加強照明,因而會產(chǎn)生不雅的突出感。
對男士我通常使用單主光加反射光,以便更能突出男士的高雅氣質(zhì)?;蚴褂脙芍环止鉄粢部稍黾右恍┥衩馗?。而下列三種光在商業(yè)人像中很少有人用:窗光、分光、天花反射光。
窗光:通常用的窄光便是窗光。常是日光和補助性的閃光燈結合,才能拍出一張自然、柔和、低色調(diào)的人像。主體坐在窗旁;但并非太陽直射的強光,補光(閃光燈)在相機的上方或旁邊、其強度是窗光的一半足夠。如果用彩卷需注意的是補助光的色溫。
分光:主光燈移到主體后面相當?shù)牡胤剑蚨挥邪虢氐哪槻空盏綇姽猓哼@種方法不太常用,但其作用能產(chǎn)生適度戲劇性的低色調(diào)效果。我常用兩個主光的分光,拍一些時尚女孩,或另類男女,非常實用。
天花反射:這種光線優(yōu)點是特別柔和,它是一種慢反射光,經(jīng)常適用于補光,很少自為一種主光單獨來用。它不過是三種基本主光的一些變化,當然,單用一種光來拍攝人像是可能的,這也常用以達到一種特殊的效果;但不適于兒童。
人像攝影師們通常都利用不少的燈光替主體照明,由于沒有兩個攝影師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拍攝照片,放在拍攝人像時,應當按照有效一致的方式打燈,各種燈光的安排,可以照下面次序:
1、背景燈習慣于把它放在矮架子上,放在主體背部的中間,其作用為幫助主體和背景間的色調(diào)分離。
2、主光燈:一般來說,放在比主體頭部較高的位置,在約與在相機和主體軸線一邊成45°。要證實這種燈光的排列是否適當?shù)姆椒?,是留意眼睛的反光點。從相機鏡頭的位置觀察,這些反光點應當位于眼睛的左右上方,這要看主體面部的方向。
3、補助光:放在靠近照相機鏡頭附近與鏡頭相等高度,并且要在主燈的另一邊,如果主體微笑線條引起不雅陰影,可能是因為所用燈光距離相機或主體遠近距離有關。
4、發(fā)燈:這是一盞通常照在主體的上方或后方的小型燈光,在拍攝人像時,差不多是必須品,它可以增加頭發(fā)的細節(jié)、層次,也是隔離主體與背影的有效方法,發(fā)燈位置很多,但主要應盡量避免照在臉上,因為這樣會影響整個畫面,還要調(diào)整光比以免影響頭發(fā)的顏色。
5、背部光:這種光叫輪廊光,可以隔離同色調(diào)的主體和背影,它同樣也能增加頭發(fā)的細節(jié),也會出現(xiàn)戲劇性的人像(單用)我們常說這種叫剪影照片,使用這種光線應注意不讓它照到主體的鼻子,否則,可能顯得鼻子不正常。
室內(nèi)光線的運用:也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和想象性,但要注意它的暴光準確性。要想更能使被攝主體美化,還要根據(jù)主體的外表來用光。
下面是幾種特殊臉形的燈光和相機排布法:
缺陷矯正方法
額頭突出: 下巴上仰,放低相機位置。
鼻子過長: 下巴上仰,面部直對鏡頭,放低主燈,放低相機位置。
下巴瘦前: 下巴上仰。
禿頭: 放低相機位置,用屏風遮暗頭部,不用發(fā)燈,使頭頂和背景色調(diào)相混。
鼻子尖削: 面部轉(zhuǎn)向相機可以改善。
臉部過寬: 提高相機位置,把臉部,轉(zhuǎn)到四分之三位置。
臉部瘦削:放低主燈臉有皺紋用散光,放低主燈,采用四分之三姿勢。
雙下巴:抬高主光燈,下巴上仰,相機位置放高。
面部缺陷:放在陰影中。
招風耳:把較遠的一耳藏在頭后,將較近一耳放在陰影里,改照側影。
戴眼鏡:稍抬起鏡架,使眼鏡向下,調(diào)整側面補光,令主體抬高或稍放底下巴。
眼睛深陷:放低主燈,用較低光率。
金魚眼:使主體下視,用短光。
身驅(qū)肥碩:用低色調(diào)光,穿深色衣服,暗化雙肩和身體的色調(diào),使身驅(qū)背景色調(diào)相混。
室內(nèi)常用燈光具體步法:
基本布光法
主光一般用順側光。調(diào)節(jié)主光的高度,使面部產(chǎn)生一個三角形陰影區(qū)(從眼框向下延伸,止于鼻底一側)。輔光靠近相機,并與主光對稱,高度與相機一致。主、輔光之比為1∶3至1∶4。背景光、輪廓光、修飾光等根據(jù)需要予以確定。
2,蝶形布光法
適于拍攝高調(diào)的女性肖像。主光采用高位光,直接放在人物正前方,在人物鼻子下面形成一個蝴碟形的陰影,使女性人像更加嫵媚動人。其它燈光布置與基本布光法一致。運用正面光拍攝女性肖像時,常將主燈的位置放高一點,使人物的眉骨和鼻子底下產(chǎn)生小的投影,既利用正面光掩飾了人臉的皮膚瑕疵,也因投影產(chǎn)生了有效的立體感,這種被稱為蝶形布光的方法在女性攝影中非常流行。但在實際拍攝中應注意一點,蝶形布光法不適合臉龐太瘦或是顴骨太高的女性,否則容易使人臉變得更瘦。
倫伯朗布光法
常用于拍攝低調(diào)的男性人像照片,多為四分之三正面像或側面像。主光離相機較遠,使其陰影出現(xiàn)在被攝者朝向相機的半邊臉上。輔光與主光在同一側,其光比約為1∶9。選用深色背景,產(chǎn)生低調(diào)效果。45°的前側光在人像攝影中用得很廣泛,它既有一定的照明面積,也使臉部有了凹凸的立體感,影調(diào)層次、線條輪廓等都更為豐富。如果臉部呈四分之三的側面,光線從另一面射來,照亮了四分之一臉的全部和四分之三臉的局部,這種用光就是典型的倫伯朗用光法。這種光線,加上深色的背景,會使人物熠熠生輝。倫伯朗用光法較多地用于男性形象,表現(xiàn)一種剛毅有力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