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晚會一類活動的拍攝,照片往往會非常迅速地給到委托人,因此這個時候保證原片質(zhì)量的最大化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因此我們在拍攝之前首先要對于相機進行徹底的設置和參數(shù)調(diào)整來保證照片的拍攝順利。
首先是相機本身的基本設置工作。確保相機滿電,雙卡,并且最好在拍攝之前檢查卡是否讀取正常,這是最基本的保障工作。
之后是參數(shù)的調(diào)整。建議使用RAW格式加上JPG格式的雙保障,這樣的話能夠?qū)τ谙鄼C的拍攝和后期的處理起到非常方便的作用,如果主辦方當場就要拷圖的話,JPG就能直接給到他們,而RAW則可以對個別需要調(diào)整的照片進行快速調(diào)整。再來講講參數(shù)。一般而言,晚會活動的參數(shù)是沒有絕對之分的,依據(jù)現(xiàn)場的光環(huán)境來得到一個最佳的白平衡值,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奶岣逫SO,配合大光圈來保障快門速度。
攝影棚閃燈如何與相機連接?
1.購買一個與攝影棚閃燈以及D700相機兼容的引閃器。
2.將對頻成功的RF-604(RX)接收端粘貼在影室燈上,通過影室燈(相機)連接線將產(chǎn)品連接至影室燈SYNC接口處。
3. 將對頻成功的RF-604(TX)發(fā)射端連接到相機熱靴上,按動相機快門即可實現(xiàn)引閃影室燈。
拍人像什么情況下需要用燈,什么情況下不需要用燈?
攝影里的“燈”,一般有三種形式吧,一是閃光燈,二是LED常亮燈,再一個是室內(nèi)自然燈。一般情況下,使用閃光燈比較普遍一點。如果是拍攝人像,很多攝影師都喜歡用逆光方式拍攝,這樣正面模特光線可能不足,甚至是黑的,尤其是感光度比較差的相機,或者光圈比較小的情況下,很容易把模特臉部拍黑,這樣這個照片就是廢片了。所以說,只要拍攝逆光人像,正面必須得補光的。如果采用反光板,是最簡單最實用的方式了。
正面拍攝人像,比如常見的糖水片,如果攝影師使用閃光燈,他(她)的技術(shù)好,所拍攝出來的效果比反光板好得多,特別是使用多組閃光燈的情況下,一方面,模特正面色彩明亮自然,另外一方面,多組閃光燈的打射,加之你可能在閃光燈前加了色罩,這樣一來,模特的頭發(fā)絲,身體曲線輪廓感,就非常好看,頭發(fā)絲在黃色色罩的作用下,非常透亮金黃。尤其在光線比較強的自然環(huán)境里。另外,所拍攝的環(huán)境人像,更需要閃光燈的打射,可以壓制住太陽的高光,效果十分明顯和突出。
但是,閃光燈如果使用不當,或者沒有掌握好,就會形成過曝情況。建議盡量不要用機頂閃的方式,最好用離機閃的方式拍攝,而且至少兩組閃光燈群。提問者說在什么情況下不用閃光燈,個人經(jīng)驗是,在室內(nèi)拍攝,最好不要用閃光燈,避免拍攝過曝或者沒有細節(jié)。室內(nèi)拍攝最好利用室內(nèi)燈光或者窗子射進來的自然光,如果有條件,LED燈是很不錯的。另外,室外拍攝,如果是陰天,最好也不要使用閃光燈,尤其有霧或者霧霾天氣下。攝影有句老話,玩攝影就是玩光線,閃光燈就是人工補助光源,用得好壞與否,全看你的經(jīng)驗和技術(shù)了。感謝您的閱讀。
通常情況下,拍攝人像三種情況需要用燈。
棚內(nèi)拍攝,需要制造特殊光效的時候。棚拍一般都會使用燈光。棚拍的燈光也有很多種,比如直閃燈,常亮led等。布光的方法也有單燈、多燈等不同的方法。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燈啦。比如下圖,我在影棚中造了一個有側(cè)影的效果。
自然光不足的時候。不論是室外拍攝還是室內(nèi)拍攝,在自然光不足的情況下,拍出的照片可能會因為快門速度太低導致照片模糊,如果通過放大光圈來增加進光量,會導致景深過淺,而如果通過提高感光度iso來提高亮度,則會導致噪點過多,影響成像質(zhì)量。所以,需要靠外部的燈光設備來進行補光。
新手比較推薦使用補光棒進行補光,補光棒比閃光燈更容易控制。光線不符合拍攝者預期的時候。一種情況是光比過大。在強光下逆光拍攝,會導致人物的背面太亮而面部太黑。這種時候有三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加曝光補償,第二種是使用反光板,第三種就是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
這種情況下使用閃光燈會比補光棒好一些,因為閃光燈功率更高。光線的角度不是拍攝者所需要的時候。有一種天氣很多攝影師都碰到過,光線很亮,但是因為云層太厚,導致光的角度混亂,沒辦法形成規(guī)律的高光和陰影。這個時候也是需要使用外置補光設備的。
以上。
不知是否解決了題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