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奏吉他,要用專門的吉他譜。吉他譜常用六線譜、五線譜、簡譜和和弦譜,其中最常用的是五線譜。
一、五線譜。
五線譜,顧名思義是由五條線組成的。的確,五線譜是由五條平行的“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組成的。這就是五線譜的譜表。
五條線的順序是由下往上數(shù)的。最下面第一條線叫做“第一線”,往上數(shù)第二條線叫“第二線”,再往上數(shù)是“第三線”、“第四線”,最上面一條線是“第五線”?!熬€”與“線”之間的地方叫做“間”。這些間也是自下往上數(shù)的。同“線”一樣。最下面的一間叫做“第一間”。往上數(shù)是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
每一條線和每一個間都代表著一個音的高度。然而這五條“線”和四個“間”還不夠表
達我們的情感心聲,如果還有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出現(xiàn)怎么辦呢?于是就產(chǎn)生了更多的
“線”和“間”。這些臨時多出來的“線”和“間”叫做“上加線”和“下加線”。上面多出來的線叫做“上加線”,上面多出來的“間”叫做“上加間”。下面多出來的“線”和“間”叫做“下加線”和“下加間”。這些“線”和“間”向上下兩邊呈放射形?!吧霞泳€”和“上加間”是自下而上,往上數(shù)的,分別叫做“上加一間”、“上加一線”、“上加二間”、“上加二線”、“上加三間”、“上加三線”。在五條線下面加出的線是從上面向下數(shù)的(與上加線相反)。分別稱作“下加第一間”、“下加第一線”、“下加第二間”、“下加第二線”也是以此類推。
在五線譜上確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號)叫做譜號。譜號有高音譜號,低音譜號,C譜號三種。最常用的譜號是高音譜號,通常高音譜表用得較為普遍,除了特殊樂器聲部以外,大部分用高音譜表來標寫。
高音譜號的寫法是:從第二線開始向上緊靠著第三線順時針往下畫半個圓,再緊貼著第一線畫一個大于起口的圓形,然后,躲開這個圓形的開始的缺口,向上、向右、沖出第五線再向左,逆時針畫一個小圓,回來,在第四線上定義,然后,從中間下來,穿過第三線、第二線,再穿過第一線,伸出尾巴來后,再左轉,順時針畫半個小小的圓,結束時涂上一個小黑點。
在樂音中,每一個音(也是音級),也都有它獨立的名子。也就是“音名”。在認識音符之前我們要先知道它們的名字——音名(唱名)。
其中最主要的有7個基本音,分別由七個意大利語字母來表示,稱為: C、 D、E、 F、G、A、B,唱名分別用七個意大利語音節(jié)表示:“do、re、mi、fa、sol、la、si”。
小字一組七個音,在五線譜上的位置如下:
c1——下加一線作do。
d1——下加一間作re。
e1——第一線作mi。
f1——第一間作fa。
g1——第二線作sol。
a1——第二間作la。
b1——第三線作si。
二、音符。
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長度。音符有以下幾種: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
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音符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即符頭、符干和符尾。以節(jié)拍來劃分音符的種類。
全音符:沒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音符,時值通常為四拍。
二分音符:帶有符干、沒有符尾的空心音符,通常為兩拍。
四分音符:帶有符干、沒有符尾的實心音符,通常為一拍。
八分音符:帶有符干和一條符尾的實心音符,如果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八分音符要彈半拍。
十六分音符:帶有符干和兩條符尾的實心音符,實值為全音符的十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