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出現(xiàn)暖冬
暖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常常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暖冬的成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我國處于偏暖期
氣溫的變化有一定的周期性。近一百多年來的氣象資料統(tǒng)計表明,我國溫度存在著大約30年為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紀20年代以前偏冷,20到40年代偏暖,50到70年代偏冷, 80年代后又轉入一個偏暖期,目前我國還處于這個偏暖期。
我國暖冬天氣出現(xiàn)比較集中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的周期性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
◆ 溫室效應
自上個世紀工業(yè)化以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迅速增加,引起全球氣溫明顯上升,我國持續(xù)的暖冬就是在這種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發(fā)生的。我國處在東西伯利亞偏暖區(qū)的南端,我國偏暖是全球偏暖的一個組成部分。
◆ 厄爾尼諾的影響
近50年來,厄爾尼諾發(fā)生后,我國當年冬季溫度偏高的概率較大,1951年以來發(fā)生過15次厄爾尼諾現(xiàn)象,有14次我國出現(xiàn)了暖冬。80年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偏高,厄爾尼諾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我國持續(xù)十幾年暖冬。
◆ 緯向環(huán)流盛行 冷空氣活動弱
緯向環(huán)流盛行,南下冷空氣偏弱,是導致我國冬季偏暖的直接原因。從1986年起,東亞上空緯向環(huán)流盛行,多為相對平直的偏西氣流,偏北的經向氣流較少,很少將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帶入我國,寒潮很少出現(xiàn)。在平直的氣流中,即便有些弱的偏北氣流,帶入我國的冷空氣次數(shù)也少、勢力也弱,冷空氣南壓的范圍不大,也就造成了暖冬現(xiàn)象。
◆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
位于我國東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暖性高氣壓,它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我國冬季的冷暖。當這個高壓偏強時,有利于海洋上溫暖的氣流向我國輸送,容易使我國出現(xiàn)暖冬。
◆ 火山爆發(fā)次數(shù)減少
火山爆發(fā)時產生的火山灰,上升到空中,產生“陽傘效應”,高空的火山灰層一方面反射太陽的輻射,一方面減少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使地球溫度降低。據(jù)統(tǒng)計,在地球氣候的暖周期中強的火山爆發(fā)要比冷周期中少一半,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大的火山爆發(fā)明顯減少,也是氣候變暖的原因之一。
◆ 歐亞大陸積雪減少
歐亞大陸積雪減少,不利于西伯利亞冷氣團的加強,使南侵我國的冷空氣勢力不強。自8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歐亞大陸積雪減少使西伯利亞冷高壓偏弱,也是造成我國氣候偏暖的原因之一。
厄爾尼諾現(xiàn)象
“厄爾尼諾”現(xiàn)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約北緯4度至南緯4度,西經150度至90度之間)幅度數(shù)千公里的海水帶的異常增溫現(xiàn)象。
原來,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強勁的東南信風向西北橫掃,將海水也由東南向西推動,結果是位于澳大利亞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區(qū)的洋面高出約50厘米。與此同時,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給這里的魚類和水鳥等海洋生物輸送大量養(yǎng)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數(shù)年,這種正常的良性環(huán)流便被打破。一向強勁的東南信風漸漸變弱甚至可能倒轉為西風。而東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會勢頭減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層的海水溫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東回流。這股上升的厄爾尼諾洋流導致東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溫度則升高2-5攝氏度。這種異常升溫轉而又給大氣加熱,引起難以預測的氣候反常。經如,厄爾尼諾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亞遭受過空前未有的旱災,同時帶給秘魯、厄瓜多爾和美國加州的則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爾尼諾效應造成了1500余人喪生和80億美元的物質損失。關于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成因,迄今科學家們尚未找到準確的答案。有人認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發(fā)或地殼斷裂噴涌出來的熔巖的加熱作用造成洋流變暖,進而導致信風轉弱和逆轉。另有人則推斷,也許是因為地球自轉的年際速度不均造成的。他們說,每當?shù)厍蜃赞D的年際速度由加速度不均造成的。他們說,每當?shù)厍蜃赞D的年際速度由加速變?yōu)闇p速之后,便會發(fā)生厄爾尼諾現(xiàn)象。令人憂慮的是,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越來越頻繁。原來認為5年、7年乃至10年來臨一次,后來又以3至7年為周期出現(xiàn)。但進入90年代以來似乎每兩三年就降臨一次。
盡管厄爾尼諾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類并未在它面前聽天由命、無所作為。1986年國外科學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預報了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來臨,并積極探索溫室效應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預言,人類終將能解開這一肆虐人類的大自然之謎,并找出辦法,避免它的危害。
泥人張是誰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咸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角的戲劇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后一種的樣兒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里飲酒,一邊留神四下里吃客們的模樣。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的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子,架勢挺牛,橫沖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里邊請!”
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成立城里城外最沖得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由于未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叫“海張五”一稱。但人家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后叫他海張五。天津衛(wèi)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
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故此,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但是不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臺下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臺上的嘛樣,他捏的嘛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里捏?在褲襠里捏吧!”隨后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
這些話天慶館里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以告人膽大的泥人張怎么“回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大鞋底下?lián)赶乱粔K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的手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里這團泥土全找回來了。隨后手一停,他把這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帳。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wèi)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打磨大樣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面寫著: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快樂。
三天后,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jù)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參考資料: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