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至銀川高鐵途經(jīng)哪些站?
昆明到銀川沒有火車直達。昆明到銀川乘火車最便捷的換乘方式是: 乘坐k1502次列車到蘭州,再轉(zhuǎn)乘k196次列車到銀川。
k1502次昆明到蘭州途經(jīng)的站點有: 昆明站、曲靖站、宣威站、六盤水站、貴陽站、重慶西站、南充北站、廣元站、隴南站、渭源站、蘭州站;
k196次蘭州到銀川途經(jīng)的站點有: 蘭州、皋蘭、白銀西、景泰、中衛(wèi)、銀川。
二、云南大理婚紗攝影前十名
云南大理婚紗攝影前十名是:卓攝全球旅拍、原野映像環(huán)球旅拍、提拉米蘇攝影、古攝影、梵島旅拍、邊走邊愛婚紗攝影、韓匠旅行婚紗攝影、格度婚紗攝影、月下環(huán)球旅拍、秋禾攝影工作室。
1、卓攝全球旅拍
這是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一家旅拍工作室,網(wǎng)上口碑很好。這家工作室主打的是一對一的服務,客戶可以在專門的群聊里和攝影師化妝師溝通拍攝風格,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風格隨時跟團隊老師溝通。
2、原饑消物野映像環(huán)球旅拍
他們是一家個性化定制工作室,攝影團隊一直都是堅持做高品質(zhì)的拍攝,認真對待每一次拍攝。從高端到低端的套餐設置可以滿足不同的預算,拍攝過程消費透明,不會用隱形消費欺騙消費者。
3、提拉米蘇攝影
提拉米蘇工作室有著豐富的攝影經(jīng)驗,攝影團隊有著過硬的技術(shù),有多年為明星拍雜志的經(jīng)驗,也成就了他們獨特時尚的拍攝風格。堅持秉承著為新人拍攝出幸福感的理念,創(chuàng)新的拍攝技巧加上無微不至的服務,為新人量身打造時尚年輕,浪漫甜蜜的婚紗照。
4、古攝影
古攝影走的是高端旅拍定制路線,每個作品都是極具時尚,紀實,個性,還附帶一些浪漫氛圍,造就了一個個風姿卓越的新娘。而他們家獨特精致且個性的拍攝風格,也深受現(xiàn)在青年群體的喜歡。
5、梵島旅拍
梵島旅拍堅持“以時尚詮釋經(jīng)典,用藝術(shù)感人心魄”的創(chuàng)作理念,帶給新人超凡動容的藝術(shù)體驗,這是一家別具特色的攝影工作室,優(yōu)秀的團隊,拍出不一樣的大片,獨特的拍攝風格,給了新人旅拍不同的特色選擇。
6、邊走邊愛婚紗攝影
邊走邊愛算得上是一家比較有實力的婚紗攝影品牌,主打的就是時尚年輕化的拍攝,在眾多旅橋前拍團隊中,它的效果就是青春四射,時尚個性的感覺是現(xiàn)在年輕人比較喜歡的風格,獨特有韻味。喜歡年輕時尚的小仙女們,它不錯的哦。
7、韓匠旅行婚紗攝爛液影
這家婚紗攝影是由一群熱愛攝影并具有多年行業(yè)經(jīng)驗的有活力的、時尚的年輕人組成,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促使旅拍的行業(yè)發(fā)展,在旅拍婚紗攝影中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8、格度婚紗攝影
格度是一家高端品牌的婚紗攝影機構(gòu),擁有著專業(yè)的技術(shù)水平,有著對時尚潮流的先知,對藝術(shù)的獨特品位。以獨特的視覺,靈巧的思維方式,用鏡頭為新人留住值得回憶的人生彩頁,熱情誠懇的服務態(tài)度,收獲了眾多新人的芳心。
9、月下環(huán)球旅拍
這是一家年輕的攝影工作室,他們追求的是時尚多元素的拍攝風格,在很多熱門城市,大理、麗江、廣州都有自己專業(yè)的旅拍團隊,外景拍攝的每一個景點能拍出的美和特色。沒有過多的宣傳,一直都堅持用實力來吸引客戶,一直很受客戶的信賴。
10、秋禾攝影工作室
這家攝影室對人物情感心理拿捏很到位,尤其是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更是深有研究,拍攝的人物感情豐富,畫面細膩,光影到位,色調(diào)柔和,動作耐看而不夸張,背景簡單但不單調(diào),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后期技術(shù)也是業(yè)內(nèi)很有名的。
三、銀川都有什么名人?
銀川名人
李德明
【李德明】(?~1031)北宋時黨項族首領。于1004年其父黨項族首領、西平王李繼遷死后繼位,遼封西平王,宋封定難軍節(jié)度使、西平王。在位期間依附宋朝,加強了黨項奴隸主貴族的力量,擴展了統(tǒng)治領域。1020年派人在懷遠鎮(zhèn)修建宮城殿宇,改懷遠鎮(zhèn)為興州,將都城由西平府遷到興州,確立了銀川古城中心城市的地位。?
李元昊
【李元昊】(1003~1048)西夏王朝建立者。西平王李德明之子。后改姓嵬名,自名曩霄。1028年領兵攻占甘州,破西涼府,被立為太子,1032年繼王位。1033年戰(zhàn)勝吐蕃?NB23F?斯羅部,攻破牦牛城。1036年西攻回鶻,攻占瓜州、沙州、肅州,占領河西走廊。1038年在興慶府(今銀川城區(qū))建立大夏國,筑臺受冊,繼皇帝位。1040年在好水川(今寧夏隆德縣境)大敗宋軍。1042年出擊定川寨,俘獲宋兵9400余人。1044年在賀蘭山北大敗遼軍。大夏建國后,注重軍事、農(nóng)牧業(yè)和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下令整修水利,開鑿昊王渠,疏通秦渠,國力逐漸強盛,形成與遼、宋相互對峙的局面。1048年在宮廷斗爭中被刺身亡。?
野利仁榮
【野利仁榮】(?~1042)西夏開國重臣。與元昊共同創(chuàng)制西夏文字。通曉黨項和漢族文化。主張按照黨項本民族的狀況和風俗,順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嚴以刑賞,效法商鞅峻法、趙武靈王強兵,對大夏國的建立作出重大貢獻。?
斡道沖
【斡道沖】生卒年待考。西夏經(jīng)學家。字宗圣,祖籍寧夏靈武,祖遷銀川,世掌西夏國史職。8歲中童子舉,及長通五經(jīng)。譯《論語》,撰《論語解義》20卷,又作《周易卜筮斷》,以西夏文寫成,流行境內(nèi)。西夏天盛三年(1151)為蕃漢教授。乾?二年(1171)為中書令。?
朱?
【朱?】(1378~143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號凝真。洪武二十四年(1391)冊封慶王,二十六年(1393)詔以寧夏為王都,二十八年(1395)詔主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wèi)軍務。明建文三年(1401)徙國寧夏(今銀川)。一生謹守職分,自15歲封王坐鎮(zhèn)寧夏,歷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tǒng)6個朝代共47年。徙國寧夏后,一面在城內(nèi)大規(guī)模營建宮殿,一面遷徙五方之人以充實人口。隨著人口的增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迅速恢復和發(fā)展,銀川平原出現(xiàn)興旺景象,工商貿(mào)易空前繁榮。擅長詩文,工于草書。其著述有《宣德寧夏志》2卷、《文章類選》40卷等,為寧夏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死后謚靖,后人稱慶靖王。墓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堡。?
胡汝礪
【胡汝礪】(1465~1510)明朝官吏。字良弼,號竹巖,一號竹山。銀川人。22歲中舉,23歲中進士,授戶部主事,后升郎中。此后,先后任大同府、西安府、順天府知府和戶部與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等職。明正德五年(1510)二月,武宗召拜其為兵部尚書,未到任便病亡,享年45歲。一生為官,不畏權(quán)貴,懲治不法官員。天資聰穎,喜好詩書,勤于著述,在文學、史志方面造詣頗深。著有《竹巖集》數(shù)卷,編修了《弘治寧夏新志》,流傳于世。樂于助人,以孝子、忠臣名聞鄉(xiāng)里。?
汪文輝
【汪文輝】生卒年待考。明代官吏。字德充。江西婺源縣人。明隆慶五年(1571),任寧夏僉事,督守河西道。當時寧夏屯政流弊日甚,賦重而督嚴。他經(jīng)考察后于次年上奏朝廷獲準,除去了寧夏因崩壓而荒蕪之額田賦稅,寧夏鎮(zhèn)人歡聲載道。于是逃亡者歸來,疲病者復蘇,邊民始有更生之樂。還致力于水利工程的革新,將漢、唐渠口分別修建正閘和退水閘,逼水入渠,增大流量,然后開啟退水,以泄其勢。這種水利調(diào)控系統(tǒng)在當時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為后世效仿。離任后,寧夏民眾在漢、唐二渠閘坎處修建汪公祠,以緬懷其政績功德。?
黃圖安
【黃圖安】生卒年待考。清代官吏。字四維。山東聊城人。順治三年(1646)任寧夏巡撫。他針對明代后期軍屯制度遺留下的種種積弊,奏請朝廷允準并實施了整頓兵餉、渠工、驛道、軍訓等8項改革措施。特別是化兵為民、變兵為民一項,具有重大意義。他廢除了無兵之用,有兵之費的軍屯制度,將明末大批軍隊(包括屯田兵)轉(zhuǎn)變?yōu)榻患{田賦的自耕農(nóng)。還將由寧夏調(diào)往鳳翔府屯田的500名兵丁全部釋放回寧夏,主持修浚唐徠、漢延二渠,清理整頓寧夏水利中的積弊,對清初寧夏民眾的休養(yǎng)生息和經(jīng)濟恢復起了積極的作用。?
趙良棟
【趙良棟】(1621~1697)清代云貴總督。字擎宇,號西華。銀川人。順治初應募從軍,平定陜西,以功授寧夏水利都司。順治十一年(1654)出征西南,因功授貴州督標中軍副將??滴踉?1662)升任云南廣羅總兵官后,又調(diào)任山西大同總兵官、直隸天津總兵官,康熙十五年(1676)調(diào)任寧夏提督,出兵收復河東20余堡,誅殺叛亂首惡數(shù)人,寧夏鎮(zhèn)恢復正常??滴跏四?1679)調(diào)任陜西提督,取漢中,定四川,授勇略將軍,升任云貴總督,攻克昆明,平定吳三桂之亂,被譽為清初第一將。
通智
【通智】生卒年待考。清代大臣。滿洲人。雍正四年(1726)任兵部侍郎,奉命在寧夏主持開惠農(nóng)、昌潤二渠,筑新渠、寶豐二閘,招徠戶口,安插墾種,為引黃灌區(qū)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其時有人上書,以其新建堡塞通橋、通貴、通吉等全以通字命名,誣其將開渠功占為己有。雍正聽信讒言,傳旨將通智斬于惠農(nóng)渠正閘橋頭。后雍正知錯殺通智,在其被殺處塑像,并規(guī)定每年開閘放水時祭奠通智,以示紀念。?
吳復安
【吳復安】(?~1920)晚清學者。字心齋,號靜安。銀川人。1893年鄉(xiāng)試中舉。在興辦新學時期,曾創(chuàng)辦寧夏中學堂,歷任中學、師范各校監(jiān)督。辛亥革命后任寧夏臨時議會議長。1917年應寧夏護軍使馬福祥聘請,主持修纂《朔方道志》,未修完便病逝。一生淡泊名利,潛心經(jīng)史,長于詩文,著述甚多。?
馬福祥
【馬福祥】(1876~1932)清末民初將領。字云亭?;刈?。甘肅臨夏韓家集陽洼山人。因參與鎮(zhèn)壓河湟回民起義,被任命為安寧軍騎軍管帶,后中武舉。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馬福祥率軍擔任兩宮護衛(wèi),隨慈禧西逃西安有功,升任甘肅靜遠協(xié)副將,1906年升任西寧鎮(zhèn)總兵兼阿爾泰護軍使。1910年任甘肅新軍第二標標統(tǒng)。1912年8月,袁世凱任馬福祥為西寧鎮(zhèn)總兵兼西寧辦事處長官,后改任寧夏鎮(zhèn)總兵,所統(tǒng)之昭武軍進駐寧夏。1913年7月因誘擒旺德尼瑪有功,9月被任為寧夏護軍使,授予陸軍中將,后又兼任寧夏將軍。1917年授予上將軍銜。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歷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黃河水利委員會副委員長,青島特別市市長,國民政府委員、安徽省主席等職。馬福祥在北平及甘、寧、青等地興辦回民學校60余所,組織完成伊斯蘭教漢文譯著30余種。喜書法,善文辭,先后主持編著了《朔方道志》、《蒙疆紀要》、《青島工潮經(jīng)略》、《訓誡子德書》等多種著述。?
高士秀
【高士秀】(1876~1941)愛國志士。字志清。銀川市人。1900年建立反清組織賀蘭山堂,1911年參加同盟會,在靈州(今寧夏靈武)率眾起義,響應共和。1912年積極響應孫中山二次革命,多次聯(lián)絡陜、甘、寧、綏各族反袁軍民力量,轉(zhuǎn)戰(zhàn)于陜北各地,為光復寧夏而斗爭。1924年冬,到北京與辛亥革命軍領導秘密會晤,支持馮玉祥五原誓師,被任命為國民軍中將騎兵師長,參加于右任領導的北伐救陜戰(zhàn)爭??谷諔?zhàn)爭時期在榆林開展國共合作,團結(jié)抗日的活動。1938年,被晉綏陜邊區(qū)總司令鄧寶珊任命為中將總參議,為抗日救國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