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據(jù)《云笈七簽-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嘩哪,各洞天福地名稱和排名如下:
十大洞天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tǒng)治之所。
第一王屋山洞
周回萬里,號(hào)曰小有清虛之天。在洛陽、河陽兩界,去王屋縣六十里,屬西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
周回萬里,號(hào)曰大有空明之天。在臺(tái)州黃嚴(yán)縣,去縣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洞
周回三千里,號(hào)曰太玄總真之天。未詳在所,《登真隱訣》云,疑終南太一山是,屬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西玄山洞
周回三千里,號(hào)三元極真洞天??址侨僳E所及,莫知其所在。
第五青城山洞
周回二千里,名曰寶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縣,屬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赤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臺(tái)州唐興縣,屬玄洲仙伯治之。
第七羅浮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朱明輝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羅縣,屬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句曲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壇華陽之洞天。潤州句容縣,屬紫陽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
周回四百里,號(hào)曰尤神幽虛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屬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蒼山洞
周回三百里,號(hào)曰成德隱玄之洞天。在處州樂安縣,屬北海公涓子治之。
△三十六小洞天
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tǒng)治之處也。
第一霍桐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zhǎng)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第二東岳太山洞
周回一源蘆灶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
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zhǎng)生治之。
第四西岳華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總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
周回三千里,號(hào)曰總玄洞天。在躭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鄭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第八廬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shí)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會(huì)稽山洞
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zhǎng)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溈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灊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第十七玉笥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第十八華蓋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羊公修治之。
第十九蓋竹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長(zhǎng)耀寶光天。在臺(tái)州黃嚴(yán)縣,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嶠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仙人劉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秀樂長(zhǎng)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縣,是白雹扮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昚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屬仙人餞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yán)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zhǎng)沙縣,劉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云縣,屬趙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
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鍾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
周回三十里,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屬李真人治之。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馀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
周回五十里,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
太上曰: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
第一地肺山
在江寧府句容縣界,昔陶隱居幽棲之處,真人謝允治之。
第二蓋竹山
在衢州仙都縣,真人施存治之。
第三仙磕山
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張重華治之。
第四東仙源
在臺(tái)州黃巖縣,屬地仙劉奉林治之。
第五西仙源
亦在臺(tái)州黃巖縣嶠嶺一百二十里,屬地仙張兆期治之。
第六南田山
在東海東,舟船往來可到,屬劉真人治之。
第七玉溜山
在東海近蓬萊島上,多真仙居之,屬地仙許邁治之。
第八清嶼山
在東海之西,與扶桑相接,真人劉子光治之。
第九郁木洞
在玉笥山南,是蕭子云侍朗隱處。至今陰雨猶聞絲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屬地仙赤魯班主之。
第十丹霞洞
在麻姑山是蔡經(jīng)真人得道之處。至今雨夜多聞鐘磬之聲。屬蔡真人治之。
第十一君山
在洞庭青草湖中,屬地仙侯生所治。
第十二大若巖
在溫州永嘉縣東一百二十里,屬地仙李方回治之。
第十三焦源
在建州建陽縣北,是尹真人隱處。
第十四靈墟
在臺(tái)州唐興縣北,是白云先生隱處。
第十五沃州
在越州剡縣南,屬真人方明所治之。
第十六天姥岑
在剡縣南,屬真人魏顯仁治之。
第十七若耶溪
在越州會(huì)稽縣南,屬真人山世遠(yuǎn)所治之。
第十八金庭山
在廬州巢縣,別名紫微山屬馬仙人治之。
第十九清遠(yuǎn)山
在廣州清遠(yuǎn)縣,屬陰真人治之。
第二十安山
在交州北,安期先生隱處,屬先生治之。
第二十一馬嶺山
在郴州郭內(nèi)水東蘇耽隱處,屬真人力牧主之。
第二十二鵝羊山
在潭州長(zhǎng)沙縣,婁駕先生所隱處。
第二十三洞真墟
在潭州長(zhǎng)沙縣,西岳真人韓終所治之處。
第二十四青玉壇
在南岳祝融峰,西青鳥公治之。
第二十五光天壇
在衡岳西源頭,鳳真人所治之處。
第二十六洞靈源
在南岳招仙觀,觀西鄧先生所隱地也。
第二十七洞宮山
在建州關(guān)隸鎮(zhèn)五嶺里,黃山公主之。
第二十八陶山
在溫州安國縣,陶先生曾隱居此處。
第二十九三皇井,
在溫州橫陽縣,真人鮑察所治處。
第三十爛柯山
在衢州信安縣,王質(zhì)先生隱處。
第三十一勒溪
在建州建陽縣東,是孔子遺硯之所。
第三十二龍虎山
在信州貴溪縣,仙人張巨君主之。
第三十三靈山
在信州上饒縣北,墨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泉源
在羅浮山中,仙人華子期治之。
第三十五金精山
在虔州虔化縣,仇季子治之。
第三十六閤皁山
在吉州新淦縣,郭真人所治處。
第三十七始豐山
在洪州豐城縣,尹真人所治之地。
第三十八逍遙山
在洪州南昌縣,徐真人治之地。
第三十九東白源
在洪州新吳縣東,劉仙人所治之地。
第四十缽池山
在楚州王喬得道之處。
第四十一論山
在潤州丹徒縣,是終真人治之。
第四十二毛公壇
在蘇州長(zhǎng)洲縣,屬莊仙人修道之所。
第四十三雞籠山
在和州歷陽縣,屬郭真人治之。
第四十四桐柏山
在唐州桐柏縣,屬李仙君所治之處。
第四十五平都山
在忠州,是陰真君上升之處。
第四十六綠蘿山
在朗州武陵縣,接桃源界。
第四十七虎溪山
在江州南彭澤縣,是五柳先生隱處。
第四十八彰龍山
在潭州澧陵縣北,屬臧先生治之。
第四十九抱福山
在連州連山縣,屬范真人所治處。
第五十大面山
在益州成都縣,屬仙人柏成子治之。
第五十一元晨山
在江州都昌縣,孫真人安期生治之。
第五十二馬蹄山
在饒州鄱陽縣,真人子州所治之處。
第五十三德山
在朗州武陵縣,仙人張巨君治之。
第五十四高溪藍(lán)水山
在雍州藍(lán)田縣,并太上所游處。
第五十五藍(lán)水
在西都藍(lán)田縣,屬地仙張兆期所治之處。
第五十六玉峰
在西都京兆縣,屬仙人柏戶治之。
第五十七天柱山
在杭州于潛縣,屬地仙王伯元治之。
第五十八商谷山
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隱處。
第五十九張公洞
在常州宜興縣,真人康桑治之。
第六十司馬悔山
在臺(tái)州天臺(tái)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處。
第六十一長(zhǎng)在山
在齊州長(zhǎng)山縣,是毛真人治之。
第六十二中條山
在河中府虞鄉(xiāng)縣管,是趙仙人治處。
第六十三茭湖魚澄洞
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隱此處。
第六十四綿竹山
在漢州綿竹縣,是瓊?cè)A夫人治之。
第六十五滬水,
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第六十六甘山
在黔南,是寧真人治處。
第六十七晃山
在漢州,是赤須先生治之。
第六十八金城山
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處。
第六十九云山
在邵州武剛縣,屬仙人盧生治之。
第七十北邙山
在東都洛陽縣,屬魏真人治之。
第七十一盧山
在福州連江縣,屬謝真人治之。
第七十二東海山
在海州東二十五里,屬王真人治之。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十大洞天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tǒng)治之所。
第一王屋山洞
周回萬里,號(hào)曰小有清虛之天。在洛陽、河陽兩界,去王屋縣六十里,屬西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
周回萬里,號(hào)曰大有空明之天。在臺(tái)州黃嚴(yán)縣,去縣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洞
周回三千里,號(hào)曰太玄總真之天。未詳在所,《登真隱訣》云,疑終南太一山是,屬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西玄山洞
周回三千里,號(hào)三元極真洞天??址侨僳E所及,莫知其所在。
第五青城山洞
周回二千里,名曰寶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縣,屬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赤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臺(tái)州唐興縣,屬玄洲仙伯治之。
第七羅浮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朱明輝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羅縣,屬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句曲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壇華陽之洞天。潤州句容縣,屬紫陽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
周回四百里,號(hào)曰尤神幽虛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屬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蒼山洞
周回三百里,號(hào)曰成德隱玄之洞天。在處州樂安縣,屬北海公涓子治之。
△三十六小洞天
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tǒng)治之處也。
第一霍桐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zhǎng)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第二東岳太山洞
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
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zhǎng)生治之。
第四西岳華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總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
周回三千里,號(hào)曰總玄洞天。基或源在躭州常山曲陽搏態(tài)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鄭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第八廬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shí)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會(huì)稽山洞
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zhǎng)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溈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灊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第十七玉笥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第十八華蓋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羊公修治之。
第十九蓋竹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長(zhǎng)耀寶光天。在臺(tái)州黃嚴(yán)縣,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嶠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仙人劉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秀樂長(zhǎng)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縣,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昚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屬仙人餞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yán)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zhǎng)沙縣,劉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云縣,屬趙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
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鍾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
周回三十里,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屬李真人治之。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馀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
周回五十里,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團(tuán)橋
第一福地地肺山,一名太乙山,在江蘇江甯府句容縣。漢四皓高士隱此不受高祖召。第二福地蓋竹山,在浙江臺(tái)州府臨??h。施真人得道處。第三福地仙巖山,在浙江溫州府瑞安縣,宋陳傅良讀書於此朱子嘗訪之。第四福地大滌山,在浙江杭州府馀杭縣。大滌語何法仁曰汝居此可逃世成真。第五福地仇池山,在廿肅階州成縣。唐羅公遠(yuǎn)真人修道處。第六福地具茨山,在河南許州府臨潁縣。昔黃帝嘗登此山。唐盧照鄰隱於此。第七福地高蓋山,在福建福州府侯官縣西南劉彝諸賢嘗隱於此。第八福地青嶼山,在山東沂州府東海中。姜一真真君隱於此。第九福地都水洞,一名玉笥山。在江西吉安府永甯縣。南北朝蕭子云侍郎棲隱處。第十福地丹霞洞,在江西建昌府南城縣。蔡經(jīng)真人成道處。十一福地君山,在湖南岳州府巴陵縣西南洞庭湖中。湘君游憩之所。十二福地赤水巖,在浙江溫州府永嘉縣。地仙李方回先師棲隱處。十三福地姑射山,在山西平陽府臨汾縣西。莊子所謂藐姑射之山即此。十四福地靈墟山,在安徽太平府當(dāng)涂縣東三十里。白云先生棲隱處。十五福地沃州山,與天姥山對(duì)峙,在浙江紹興府新昌縣。晉支遁真人放鶴處。十六福地天姥山,在浙江紹興府新昌縣東。李凝姬修道處。十七福地若耶溪,在浙江紹興府會(huì)稽縣。越西施采蓮於此。南北朝何允棲隱處。十八福地金庭山,一名紫微山。在浙江紹興府嵊縣。上有金庭洞,馬仙翁棲隱處。十九福地峽山,一名中宿峽。在廣東廣州府清遠(yuǎn)縣。相傳黃帝二少子太煥太英隱居於此。二十福地安山,一名白云山。在廣東廣州府城東北。漢安期生真人沖舉於此。二十一福地焦源山,在福建建甯府建陽縣北真人霍童所居。二十二福地鵝羊山,在湖南長(zhǎng)沙府長(zhǎng)沙縣儀封人方回桀溺秦不虛隱於此。二十三福地閤皂山,在江西臨江府清江縣。晉許遜真君棲隱處。二十四福地青玉壇,在湖南衡州府衡山縣。乃祝融君游憩之所。二十五福地馬嶺山,一名蘇仙山。在湖南郴州東北。晉蘇耽入山修道,其母窺之見乘白馬飄然。二十六福地洞靈源,在湖南衡州府衡山縣招仙觀西。唐李鄴侯讀書於此。二十七福地洞宮山,在福建建甯府浦城縣。晉魏夫人華存以洞宮為棲真之所。二十八福地陶公山,在廣東瓊州府城東南。陶安公真人棲隱處。二十九福地頂湖山,在廣東肇慶府高要縣東北四十里。明溫倬臣仙人隱此。三十福地泐溪,在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有仙人石室高三十馀丈。三十一福地泉源洞,在廣東惠州府博羅縣與鐵橋相接。唐軒轅集嘗隱於此。三十二福地龍虎山,山上兩石
- 補(bǔ)充:
- 對(duì)峙如龍昂虎踞。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西南。漢張道陵得道於此。三十三福地靈山,在江西廣信府上饒縣西北。北宋辛幼安嘗隱於此。三十四福地蘇門山,在河南衛(wèi)輝府輝縣西北七里。孫登嘗隱於此。三十五福地金精山,在江西甯都洲。漢女仙張麗英飛升之所。三十六福地馬當(dāng)山,在江西九江府彭澤縣。晉王勃順舟而下至洪州作滕王閣序。三十七福地始豐山,在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漢吳猛真人成道處。三十八福地逍遙山,在四川成都府簡(jiǎn)州。隋劉慶善仙人嘗游於此。三十九福地砵池山,在江蘇淮安府山陽縣西北十五里。晉王喬真人成道處。四十福地雞籠山,在安徽和州含山縣西北三十五里。宋王中正成道之所。四十一福地毛公壇,在江蘇蘇州府吳縣西南洞庭湖中。漢劉根真人得道處。四十二福地綠蘿山,在湖南常德府桃源縣南十五里。魏伯陽真人棲隱處。四十三福地防山,在山東兗州府曲阜縣東二十里。先賢顏?zhàn)佑心轨洞?。四十四福地桐柏山,在浙江臺(tái)州府天臺(tái)縣。桐柏真人張大順修道於此。四十五福地平都山,在四川忠州酆都縣東北。唐舉真人得道於此。四十六福地金堂山,在四川成都府金堂縣東南五十里。唐李八百仙人嘗游於此。四十七福地虎溪山,在江西九江府德安縣。晉慧遠(yuǎn)送五柳先生於此。四十八福地彰龍山,在湖南長(zhǎng)沙府醴陵縣。晉司馬徽隱居於此。四十九福地抱犢山,在山西潞安府壺關(guān)縣。王烈入山見石室有書歸問嵇叔夜處。五十福地大面山,在四川成都府成都縣。漢王褒真人隱於此。五十一福地蘇山,一名元辰山。在江西南康府都昌縣。西晉蘇耽真人得道於此。五十二福地馬跡山,在江西饒州府鄱陽縣東北。董幼真人棲隱處。五十三福地德山,在湖南常德府武陵縣。地仙張巨君成道處。五十四福地涼風(fēng)原,在陜西四安府臨潼縣距藍(lán)田縣五十里。五十五福地藍(lán)水山,在陜西西安府藍(lán)田縣。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怎樣排名,沒橋明有旁消汪道教運(yùn)仔的經(jīng)典有記載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第一福地地肺山,一名太乙山,在江蘇江甯府句容縣。漢四皓高士隱此不受高祖召。第二福地蓋竹山,在浙江臺(tái)州府臨??h。施真人得道處。第三福地仙巖山,在浙江溫州府瑞安縣,宋陳傅良讀書於此朱子嘗訪之。第四福地大滌山,在浙江杭州府馀杭縣。大滌語何法仁曰汝居此可逃世成真。第五福地仇池山,在廿肅階州成縣。唐羅公遠(yuǎn)真人修道處。第六福地具茨山,在河南許州府臨潁縣。昔黃帝嘗登此山。唐盧照鄰隱於此。第七福地高蓋山,在福建福州府侯官縣西南劉彝諸賢嘗隱於此。第八福地青嶼山,在山東沂州府東海中。姜一真真君隱於此。第九福地都水洞,一名玉笥山。在江西吉安府永甯縣。南北朝蕭子云侍郎棲隱處。第十福地丹霞洞,在江西建昌府南城縣。蔡經(jīng)真人成道處。十一福地君山,在湖南岳州府巴陵縣西南洞庭湖中。湘君游憩之所。十二福地赤水巖,在浙江溫州府永嘉縣。地仙李方回先師棲隱處。十三福地姑射山,在山西平陽府臨汾縣西。莊子所謂藐姑射之山即此。十四福地靈墟山,在安徽太平府當(dāng)涂縣東三十里。白云先生棲隱處。十五福地沃州山,與天姥山對(duì)峙,在浙江紹興府新昌縣。晉支遁真人放鶴處。十六福地天姥山,在浙江紹興府新昌縣東。李凝姬修道處。十七福地若耶溪,在浙江紹興府會(huì)稽縣。越西施采蓮於此。南北朝何允棲隱處。十八福地金庭山,一名紫微山。在浙江紹興府嵊縣。上有金庭洞,馬仙翁棲隱處。十九福地峽山,一名中宿峽。在廣東廣州府清遠(yuǎn)縣。相傳黃帝二少子太煥太英隱居於此。二十福地安山,一名白云山。在廣東廣州府城東北。漢安期生真人沖舉於此。二十一福地焦源山,在福建建甯府建陽縣北真人霍童所居。二十二福地鵝羊山,在湖南長(zhǎng)沙府長(zhǎng)沙縣儀封人方回桀溺秦不虛隱於此。二十三福地閤皂山,在江西臨江府清江縣。晉許遜真君棲隱處。二十四福地青玉壇,在湖南衡州府衡山縣。乃祝融君游憩之所。二十五福地馬嶺山,一名培蔽燃蘇仙山。在湖南郴州東北。晉蘇耽入山修道,其母窺之見乘白馬飄然。二十六福地洞靈源,在湖南衡州府衡山縣招仙觀西。唐李鄴侯讀書於此。二十七福地洞宮山,在福建建甯府浦城縣。晉魏夫人華存以洞宮為棲真之所。二十八福地陶公山,在廣東瓊州府城東南。陶安公真人棲隱處。二十九福地頂湖山,在廣東肇慶府高要縣東北四十里。明溫倬臣仙人隱此。三十福地泐溪,在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有仙人石室高三十馀丈。三十一福地泉源洞,在廣東惠州府博羅縣與鐵橋相接。唐軒轅集嘗隱於此。三十二福地龍虎山,山上兩石
- 補(bǔ)充:
- 對(duì)峙如龍昂虎踞。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西南。漢張道陵得道於此。三十三福地靈山,在江西廣信府上饒縣西北。北宋辛幼安嘗隱於此。三十四福地蘇門山,在河南衛(wèi)輝府輝縣西北七里。孫登嘗隱於此。三十五福地金精山,在江西甯都洲。漢女仙張麗英飛升之所。三十六并手福地馬當(dāng)山,在江西九江府彭澤縣。晉王勃順舟而下至洪州作滕王閣序。三十七福地始豐山,在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漢吳猛真人成道處。三十八福地逍遙山,在四川成都府簡(jiǎn)州。隋劉慶善仙人嘗游於此。三十九福地砵池山,在江蘇淮安府山陽縣西北十五里。晉王喬真人成道處。四十福地雞籠山,在安徽和州含山縣西北三十五里。宋王中正成道之所。四十一福地毛公壇,在江蘇蘇州府吳縣西南洞庭湖中。漢劉根真人得道處。四十二福地綠蘿山,在湖南常德府桃源縣南十五里。魏伯陽真人棲隱處。四十三福地防山,在山東兗州府曲阜縣東二十里。先賢顏?zhàn)佑心轨洞?。四十四福地桐柏山,在浙江臺(tái)州府天臺(tái)縣。桐柏真人張大順修道於此。四十五福地平都山,在四川忠州酆都縣東北。唐舉真人得道於此。四十六福地金堂山,在四川成都府金堂縣東南五十里。唐李八百仙人嘗游於此。四十七福地虎溪山,在江西九江府德安縣。晉慧遠(yuǎn)送五柳先生於此。四十八福地彰龍山,在湖南長(zhǎng)沙府醴陵縣。晉司馬徽隱居於此。四十九福地抱犢山,在山西潞安府壺關(guān)縣。王烈入山見石室有書歸問嵇叔夜處。五十福地大面山,在四川成都府成都縣。漢王褒真人隱於此。五十一福地蘇山,一名元辰山。在江西南康府都昌縣。西晉蘇耽真人得道於此。五十二福地馬跡山,在江西饒州府鄱陽縣東北。董幼真人棲隱處。五十三福地德山,在湖南常德府武陵縣。地仙張巨君成道處。五十四福地涼風(fēng)原,在陜西四安府臨潼縣距藍(lán)田縣五十里。五十五福地藍(lán)水山,在陜西西安府藍(lán)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