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5鏡頭拍攝技巧?
1、旅游風光拍攝:外出游玩的時候帶上24-105鏡頭,足夠用了,5d3是全畫幅相機,24焦段屬于廣角,一般的風景都可以包攬,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只要有閑錢,可選其他廣角鏡頭如:16-35 11-24等。
2、人物拍攝:不管是旅拍,還是生活照拍攝,選擇24-105都是不錯的,105焦段屬于中長焦,背景虛幻能力還是可以的,能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如攝影新手和攝影愛好者。變焦鏡頭的便捷性在于,攝影師不需要來回移動位置,節(jié)省體力遠的近的都能拍到。
3、產品拍攝:4.0的光圈,對于大的物件拍攝還是不錯的 如顯示器,自行車等,如果是小的物件,如打火機,飲料瓶,化妝品。4.0的光圈,我個人感覺背景虛化是不夠的,我比較喜歡更大的光圈,如70-200,2.8,更唯美,透徹。
4、婚紗拍攝:專業(yè)婚紗拍攝現(xiàn)在用24-105景頭是不多的?;榧喴蟾?,多用大光圈的鏡頭,如50 1.2,85 1.4,70-200 f2.8等。如果你是愛好者,你的朋友正好需要你幫忙拍攝婚紗照,你的機會來了,24-105絕對超乎你的想象,最重要的是找一個后期高手。
5、宣傳片拍攝:對于宣傳片視頻拍攝,24-105鏡頭不是很出眾,畫質上不如24-70 f2.8。常見拍攝宣傳片用的是大三元鏡頭16-35f2.8,24-70f2.8,70-200f2.8。如果客戶要求不是很高,你個人又對這支鏡頭非常滿意。那么恭喜你,宣傳片也是可以勝任的。
6、合影拍攝:我拍過合影特別多,不管是十來個人的,四五十人的還是還是幾百人的都有拍過。我個人認為,200人以內的合影,5d3+24-105鏡頭,足夠用了,拍攝參數(shù),焦段用35mm或50mm,不適合24mm。24屬于廣角,拍完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照片兩遍的人物是變形的。如果200人以上,如500人,或2000人或更多。就要用轉機拍攝。
7、人物特寫:如果想象拍攝美女的眼睛、鼻子、或紅唇的特寫,我很慎重高速你,24-105鏡頭不行。為什么呢?首先鏡頭有最近對焦距離,太近了試沒有焦點的。重要的是,當鏡頭處于105mm,你靠近人物面部最近距離拍攝時,大概30-40厘米左右,你會發(fā)現(xiàn)人臉是變形的,漂亮的美女也會被你拍丑。如果拍攝腹部以上的人物特寫還是不錯的。
室內人像拍攝閃燈的方法技巧
一、室內閃光燈應用基礎
與在戶外相比,在室內拍攝時少了一些干擾,但也多了一些技術上的考慮。在室內我們不需要擔心閃光燈、燈架被強風吹倒的問題,也沒有烈日當空,卻多了可以跳燈的天花板、墻面,這些都是比較有利的拍攝因素。
在室內多出來的技術考慮如下:
1.室內光源的色溫可能偏暖,會有類似夜拍時閃光燈與環(huán)境光混光的問題,不過可以使用濾色片來解決這個問題。
2.環(huán)境光線可能較弱,閃光燈的陰影會特別明顯,閃光燈的光量控制、方向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二、技術上的考慮順耐耐扒序
在實拍時我們可以先觀察室內的場景,再決定要使用的拍攝方法。
1.跳燈
如果天花板和墻面的顏色都比較亮,距離也不太遠,拍攝時又沒有帶額外的柔光裝置,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用跳燈。跳燈因為可以得到大面積的柔光,所以基本上效果不會太差。單燈跳燈的較大問題是會破壞環(huán)境光的層次,讓場景顯得比較平淡。
2.使用額外的柔光裝置
硬式柔光罩、多角度的反射片等,這些也都可以搭配場景中的跳燈來使用,并且會得到不錯的效果。
3.使用較大的柔光裝置
透射傘、反射傘、無影罩等這些較大的柔光裝置用在人多的餐廳時,可能就會干擾到其他的顧客,但如果是在沒有太多人干擾的環(huán)境(如旅館)中時,就很適合使用。
三、180°往后面跳燈
在一般的室內拍攝中,跳燈的使用非常頻繁。除了會對天花板、墻壁跳燈之外,也可以考慮將閃光燈的燈頭往后轉180°打跳燈。
往后打跳燈所彈回的光線面積很大,因此會特別柔和,但唯一的問題是會消耗很多的光線,拍攝時可能需要提高ISO并增大光圈。
位置圖
此時,昌昌ISO一般會設置為ISO 800以上,光圈可能會在f/2.8~f/4。
閃光燈的燈頭往后轉180°打跳燈會產生大面積的反射光,且光質較為柔和。
四、考慮室內燈光的色溫
與夜景的拍攝很類似的是,室內的燈光常常會跟閃光燈的色溫不一樣。閃光燈的色溫在5500K左右,而室內環(huán)境光的色溫一般為3200K~4500K。
所以拍攝時混光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應對策略主要有:
1、為閃光燈加上色溫柔光罩,讓閃光燈光線的色溫與現(xiàn)場光的色溫盡量保持一致,這樣可以在拍攝對象上得到較為均勻的色溫。
2、用跳燈增大光源面積,這樣可以得到較為均勻的混光。
五、離機閃仍然是室內拍攝的王道
跳燈會讓光線更加柔和,而離機閃則會讓光線更立體、更有方向性。如果是網拍、旅拍,則要考慮使用反射傘、透射傘來作柔光裝置,而不能只是仰賴于跳燈。
六、在較大的室內場景時
在較大的室內場景時,為了兼顧拍攝對象與場景的照明,我們可能會需要使用多支閃光燈。例如,一支閃光燈用來打拍攝對象,另外一支閃光燈用來補場景光線、制作光影。多燈會讓整個場景拍出來更有層次。
七、慢速快門和高ISO
為了使現(xiàn)場環(huán)境曝光充足或讓照片中帶有更多環(huán)境、場景的感覺,我們會以慢速快門或高ISO來讓相機獲得更多的環(huán)境光。
但是高ISO下成像也會產生更多的噪點,這一點要引起注意。通常只有搶拍時,我們才會將相機設置為自動ISO(即使是自動ISO,通常也會限制最高的ISO),否則一般都是拍攝者自己決定的最高的.ISO。
八、室內拍攝的器材準備
大光圈定焦鏡頭是室內必備的器材,30mmf/1.4、35mm f/1.4、35mm f/1.8、24mm f/1.4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在室內微光環(huán)境中拍攝,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則盡量不要使用50mm 以上焦距的鏡頭。燈架、傘架也是必備的閃光燈配件。
此外,最好多準備一組電池以備不時之需,千萬不要在畝耐關鍵時刻發(fā)現(xiàn)電池沒電了。
拍攝這張照片時,只是用了閃光燈往上(天花板)跳燈
仔細觀察,我們所打的閃光燈不僅補到了拍攝對象,讓影像的調性更加明亮,重要的是我們還保留了場景光影的層次感。這是非常細微,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因為補了閃光燈,讓整個場景丟掉了原先的光線層次,那么影像的味道便稍遜了一些。
如前面所言,室內補光、閃光燈的輸出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控制好這個細節(jié),才能得到更棒的影像。
拍攝上有幾個重點,一是要注意跳燈的方向,通常是讓閃光燈往(小)逆光方向打,不太容易留下陰影。另一個則是要特別注意輸出,此時TTL未必是最佳的方法,因為我們是希望補到幾乎沒有感覺。
在測光之后將相機鎖定為全手動M模式,就不用反復測光了
另外,要特別注意反光的問題,這也與拍攝的角度及閃光燈的方向有關。在同一個場景中,在測光之后將相機鎖定為全手動M模式,就不用反復測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