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寫的關(guān)于長白山瀑布的詩句
2. 關(guān)于長白山瀑布的詩句
李白寫的舉旦關(guān)于長白山瀑布的詩句 1.李白描寫瀑布的詩句
望廬山瀑布 李白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H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李白寫的關(guān)于瀑布的詩
《望廬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H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
龍?zhí)吨袊娚?,晝夜生風(fēng)雷。
但見瀑泉落,如云漢來。
聞君寫真圖,島嶼備縈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澤古苔。
幽緘倘相傳,何必向天臺。
《題舒州司空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
天河從中來,白云漲川谷。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
攝身凌青霄,松風(fēng)拂我足。
3.李白關(guān)于描寫瀑布的詩有哪些
1.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H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梁明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3.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蒼蒼樹里聞。
4. 廬山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fù)濃。
5.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1. 石樓霞耀壁,猿樹鶴分枝。
細(xì)徑縈巖末,高窗見海涯。
2.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fēng)信好,并發(fā)上江船。
3.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
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4.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5.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4.有哪些李白寫的描寫壺口瀑布的詩句
1、《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yuǎn)遠(yuǎn)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2、《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譯文:
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
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yuǎn),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
湖光山橡答告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云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云霄莽莽蒼蒼。
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
登高遠(yuǎn)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
天上萬里黃云變動著風(fēng)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fēng)光而滋長。
閑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xué)道已初成。
遠(yuǎn)遠(yuǎn)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擴展資料:
1、《望廬山瀑布》
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lán)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
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斑b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皰烨按ā?,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皰臁弊趾苊睿瘎訛殪o,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帮w”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疑是”值得細(xì)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
2、《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fēng)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抒發(fā)了詩人寄情山水、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表達(dá)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
此詩思想內(nèi)容比較復(fù)雜,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擺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xiàn)實,熱愛人間風(fēng)物。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望廬山瀑布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5.李白寫過瀑布的哪些古詩
1.《望廬山瀑布》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_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
但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2.《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廬山瀑布》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4.《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 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氳。
5.《絕句》王安石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6.《題舒州司空山瀑布》李白
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
天河從中來,白云漲川谷。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
攝身凌青霄,松風(fēng)拂我足。
7.《入廬山仰望瀑布水》 張九齡
絕頂有懸泉,喧喧出煙杪。
不知幾時歲,但見無昏曉。
閃閃青崖落,鮮鮮白日皎。
灑流濕行云,濺沫驚飛鳥。
雷吼何噴薄,箭馳入窈窕。
昔聞山下蒙,今乃林巒表。
物情有詭激,坤元曷紛矯。
默然置此去,變化誰能了。
關(guān)于長白山瀑布的詩句 1.關(guān)于長白山瀑布的詩句有哪些
鷓鴣天?游長白山 長白飛雪峰口噙珠耀碧天, 密林窄徑罩云煙。
曲廊渡客凌崖壁, 流瀑由韁躍險川。 松裊裊,澗湍湍, 無窮好景匯名山。
身疲不減尋幽意, 總欲翱游天地間清朝吳兆騫的詩描寫長白山 :長白雄東北,嵯峨俯塞州。迥臨泛海曙,獨峙大荒秋。
白雪橫千嶂,青天瀉二流。 登封如可作,應(yīng)待翠華游。
清朝劉建封有一首詩贊頌長白瀑布: 白河兩岸景清幽,碧水懸崖萬古留。 疑似龍池噴瑞雪,如同天際掛飛流。
不須鞭石渡滄海,直可乘槎向斗牛。欲識林泉真樂趣,明朝結(jié)伴再來游。
這是人們贊頌乘槎河和瀑布的一首詩歌 :天池水,云中游。 溢漫牛郎渡,“乘槎”望斗牛。
吻別天豁龍門,飛瀑落九洲。 舉世無雙,天際第一流! 七律-長白山(贈洗山人斑竹)風(fēng)掃天池玉鏡澄,寒冰萬里破幽冥。
乘槎一帶浮東海,岳樺鴻蒙戍北屏。 極目陰崖千古雪,傷心陽壑片時凌。
長白曉霧猶蕭瑟,五指山頭布谷鳴。
2.形容長白山的詩句
七律?長白山天池
突峰嵌玉半天懸,淬碧滌青百丈環(huán)。日照霞飛明似鏡,云蒸霧漫渺如煙。龍興一脈帝王氣,浪引三江游客船。想是瑤仙憐勝景,鑿開此水惠人間。
七律?長白山大峽谷
百里長峽一線天,
蜿蜒錯落景毗連。
神駝靜臥觀川美,
利劍凌空透霧嵐。
博帶峨冠攀富貴,
短衣粗葛守嬋娟。
一溪煙雨知何去?
思緒輕盈向日圓。
七律?長白山區(qū)林海行
一路東行林海間,
云升云去恁悠閑。
翳蔭深邃馬陵道,
高峻雄奇昱嶺關(guān)。
白樺鵝黃王冕意,
青松翠綠大千篇。
扁舟一葉畫中走,
心緒怡然忘蜀天。
長白山游感
旅游北國賞風(fēng)光,涉水爬山喜氣洋。
云海波濤騰對意,天池蕩漾動詩腸。
登臨白發(fā)禪心定,屹立青松佛愿償。
大嶺懸河落秋韻,放歌一曲自由腔。
游長白山詩一組
霧雨天池
陰霾無忌虐崇巒,游興全無意枉然??嘤昵脷垟?shù)載夢,凄風(fēng)吹落一時歡。
云橫霧漫身心冷,棧險崖高石索寒。忽而天光林海闊,懸池如鏡照青山。
云海松輝
登崖攀棧任峰高,我自飛身上九霄。萬頃松輝翻碧浪,天光云海引虹橋。
地下森林
一道清溪深谷中,云光物色各紛呈。滿山植被參香遠(yuǎn),十里叢林古木橫。
洞天瀑布
聞瀑循聲去,沿溪覓水源。清流石洞闊,別有一重天。
登峰崖
奮力登崖棧,欣然向頂峰。身浮云海上,情寄太虛中。
長白山天池游感
為雪白頭山嶺長,因風(fēng)皺面水波揚。
冰湖蕩漾云中鏡,林海翻騰霧里妝。
王母瑤池留史話,火山遺址貯汪洋。
相傳氣象萬千變,當(dāng)我登臨麗日光。
七律?游長白山
來游恰值雨瀟瀟,蹬滑何妨上九霄。
縹緲峰頭看遠(yuǎn)近,綿延山脈貫韓遼。
霧開幸喜天池現(xiàn),松挺偏驚谷底驕。
堪嘆茲行最奇絕,歸來興致豈能消。
七絕?長白山瀑布
百尺高崖一瀑懸,激流破谷勢驚天。何人踏落瑤池水?哺育三江數(shù)百年。
注:長白山天池瀑布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三江之源。
七絕?長白山天池
是誰鑿得此湖開?
四面峰環(huán)云外來。
宛似崇巒鑲碧玉,
不沾人世一塵埃。
七絕?長白山主峰瞰視
白巖峰頂入天庭,
既是浮云得繞行。
淪落人間風(fēng)雨惡,
紅塵深處屢無晴。
七絕?觀長白山
崖生瀑布壑生泉,
林海松濤什錦山。
臥虎藏龍三寶地,
登峰臨水一池天。
3.關(guān)于長白山的詩詞
長白山唐代稱太白山
夢太白西峰 常建
夢寐升九崖,杳靄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岑),寥寥辭垢氛。 結(jié)宇在星漢,宴林閉氤氳。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時往溪水(谷)間,孤亭晝?nèi)躁帧?松峰引天影,石瀨青霞文。 恬目緩舟趣,霽心投鳥群。 春風(fēng)又搖棹,潭島花紛紛。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 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見還。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賈島
剃發(fā)鬢無雪,去年三十三。山過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鄰約,論宗意在南。峰靈疑懶下,蒼翠太虛參。
送僧歸太白山 賈島
堅冰連夏處,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巔。 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后會不期日,相逢應(yīng)信緣。
送僧游太白峰 林寬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頂上多靈跡,塵中少客知。 懸崖倚凍瀑,飛輪?。除fǜ問攏嚳甌賾惺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 韓
舊事仙人白兔公,掉頭歸去又乘風(fēng)。 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卜算子 長白山中作 劉敏中
長白汝來前,問汝何年有。 只自云間偃蹇高,不肯輕低首。 我即是中庵,汝作中庵友。 怪得朝來爽氣多,浮動杯中酒。
駐蹕吉林境望叩長白山 乾隆
吉林真吉林,長白郁籮 作鎮(zhèn)曾聞古,鐘樣亦匪今。 岐經(jīng)處遠(yuǎn),云霧望中深。 天作心常憶,明志倍欽。
夢太白西峰 常建
夢寐升九崖,杳靄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寥寥辭垢氛。 結(jié)宇在星漢,宴林閉氤氳。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時往溪谷間,孤亭晝?nèi)躁帧?松峰引天影,石瀨青霞文。 恬目緩舟趣,霽心投鳥群。 春風(fēng)又搖棹,潭島花紛紛。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 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見還。
太白胡僧歌 岑參
聞有胡僧在太白,蘭若去天三百尺。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難見但聞鐘。 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 草衣不針復(fù)不線,兩耳垂肩眉覆面。 此僧年幾那得知,手種青松今十圍。 心將流水同清凈,身與浮云無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識,愿一見之何由得。 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
寄呈鳳翔齊 盧綸
弱齡誠昧鄙,遇勝惟求止。如何羈滯中,得步青冥里。 青冥有桂叢,冰雪兩仙翁。毛節(jié)未歸海,丹梯閑倚空。 逍遙擬上清,洞府不知名。醮罷雨雷至,客辭山忽明。 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巖壑樹修修,白云如水流。 白云消散盡,隴塞儼然秋。積阻關(guān)河固,綿聯(lián)烽戍稠。 五營承廟略,四野失邊愁。吁嗟系塵役,又負(fù)靈仙跡。 芝術(shù)自芳香,泥沙幾沉溺。書此欲沾衣,平生事每違。 煙霄不可仰,鸞鶴自追隨。
雪夜尋太白道士 李端
雪路夜朦朧,尋師杏樹東。石壇連竹靜,醮火照山紅。 再拜開金,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島至,天地一壺通。 別客曾留藥,逢舟或借風(fēng)。出游居鶴上,避禍入羊中。 過洞偏回首,登門未發(fā)蒙。桑田如可見,滄海幾時空。
太白老人 張籍
日觀東峰幽客住,竹巾藤帶亦逢迎。 暗修黃無人見,深種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獨往,壺中靈藥自為名。 春泉四面繞茅屋,日日唯聞杵臼聲。
送獨孤秀才下第歸太白山 陸暢
逸翮暫時成落羽,將歸太白賞靈蹤。 須尋最近碧霄處,擬倩和云買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