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的的拍攝者,搗毀了小鳥的家園,還將沒有行動能力的幼鳥,捆綁在暴露在一根光禿禿的樹樁上,等待拍攝親鳥來哺育雌鳥的鏡頭。對這野蠻暴力的黑鏡頭。我們要堅決抵制?。‰y道你為了拍一張照片就可以毀掉一窩生命嗎?。。∧闩臄z等了幾個小時就走掉了??!你有沒有想過把這樣的小鳥養(yǎng)大耗費了親鳥多少時間!它們經(jīng)歷了多少艱辛才擁有的后代就被你這個無良攝影師給毀了。真應(yīng)該讓拍這種殘忍照片的攝影者經(jīng)歷同樣的痛苦?。】纯此桂B(yǎng)他自己被綁在樹樁上坐以待斃的子女是怎樣的心情??!
我們要聯(lián)合起來抵制黑鏡頭!一旦發(fā)現(xiàn)使用如此殘忍手段的拍攝者。將他的身份曝光讓他的所有作品全部下架,讓他永遠無法在攝影圈立足??!
以下轉(zhuǎn)發(fā)一篇文章:
隨著數(shù)碼相機的普及,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鳥類攝影的人群日益壯大。相關(guān)的攝影作品看似百花爭艷,實則魚龍混雜,甚至有許多黑鏡頭的照片堂而皇之參加自然攝影比賽。
黑鏡頭不會如實反映野生動物真實的行為和環(huán)境,而采用引誘、干擾、傷害野生動物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手段進行拍攝。很多拍鳥人并非愛鳥護鳥,其目的只是得到一張看似美麗的相片,以此獲得某種心理追求,因此不在乎是否影響到鳥兒們的生活。
下面來扒一扒攝鳥圈里面的那些黑鏡頭。
誘拍是很多人喜歡的方式,把面包蟲或者鳥兒的食物放在預(yù)定方便拍攝區(qū)域引誘鳥兒們,伺機拍攝。
北京的奧林匹克公園,一只雌性紅脅藍尾鴝被面包蟲誘拍
一只破碎的死蜻蜓的尾部被攝影者被粘在枝頭
看似這種誘拍方式似乎沒有對鳥兒們造成傷害。但是這種方式拍攝的鳥兒的行為早已遠離了原生態(tài),嬌柔之情躍然之上。
在北京的景山公園,紅耳鵯被鐵鉤上的面包蟲誘拍
有一些誘拍者不滿足于拍攝靜止狀態(tài)的鳥兒,想拍攝拍動翅膀的鳥兒,于是把面包蟲塞在枝頭,甚至穿在鐵絲或者大頭針上。鳥兒們在吃蟲的同時也把大頭針吃進去事情也時有發(fā)生。這樣的行為對鳥兒們傷害是巨大的。
驅(qū)趕是很多人獲得飛版鳥類攝影作品的又一個方式。有些鳥不善于飛行,這類鳥飛行的相片大多都是它們受到驚嚇后被人拍攝到的。拍攝者常用捆有紅布的樹枝不斷揮舞,以驅(qū)趕它們。更有甚者有驅(qū)車驚飛天鵝,彰顯天鵝在風雪中飛翔的英姿,卻讓無數(shù)的天鵝在視線朦朧里撞死,或拼命飛翔體力透支而死的。
“攝鶴人”一路追趕一只“不聽話”的丹頂鶴,手腳并用,直到把這只可憐的動物趕到自己架好的相機前
拍鳥者在烏拉泊水庫的冰面上拍攝天鵝,這個距離已經(jīng)越過了天鵝的警戒距離
修整鳥巢是黑鏡頭常用行徑。拍到親鳥在巢內(nèi)育雛的相片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鳥巢通常在比較隱蔽的地方,而且樹枝茂密,常會有枝條影響畫面構(gòu)圖的情況,攝影者就把這些阻擋的枝條人為地剪掉,把鳥巢周圍清理掉,甚至把樹干砍倒,完全不顧雛鳥的死活。更有甚者居然在拍攝完后,毀壞鳥巢將鳥滅口,以此達到所謂的“獨一無二”的照片,此行徑令人發(fā)指!
經(jīng)過修整的鳥巢符合了構(gòu)圖需要,暴露的雛鳥遭受天敵的危險卻倍增
去年紹興濱海發(fā)現(xiàn)震旦鴉雀后,鳥人蜂擁而至,熱情散去后留下的是震旦鴉雀破碎的家
捆綁和粘連雛鳥引誘親鳥喂食是黑鏡頭比較隱蔽的伎倆。拍攝者把巢中的雛鳥抓出,用細繩或者粘膠把雛鳥固定在一個適合拍攝的枝頭,等待親鳥來喂食。躲在有利地形拍攝趁機拍攝各種“溫馨”照片。殊不知這些看似唯美、溫馨的圖片背后,隱藏著那么多的冰冷與殘忍。
有人為拍攝白胸翡翠育雛畫面,蓄意將巢洞內(nèi)的幼鳥抓出來,并以細棉繩綁腳固定在樹枝上
雛鳥的爪子被細線縛住在枝頭,照片被攝影者起名為“春的希望”參加攝影比賽
這樣年紀的小鳥不可能出巢,鳥類也不會在如此無遮擋的環(huán)境下育雛
這小鳥還沒出巢,如何能站在枝頭?照片被拍攝者取名為“父慈子孝”
黑鏡頭的本質(zhì)是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生命。隨著國內(nèi)觀鳥活動興起,大家文明拍攝的意識逐漸提高。國內(nèi)很多鳥會也制定了《觀鳥公約》,倡導自然觀鳥、拍鳥。臺灣的中華鳥會提出的《親近野鳥五不曲》的理念很具體。
1. 不引誘―非學術(shù)或保育需要時不引誘。需引誘時請謹守法律規(guī)范及鳥類安全為先并謹慎為之。施以喂食、播放鳥鳴錄音帶等引誘方式,皆會干擾生態(tài)平衡,請讓鳥類維持自然覓食行為。
2. 不追逐―任何情形下皆不追逐。觀察過程應(yīng)注意自身安全,為避免造成跌倒或迷失,切勿強求地追逐鳥類。
3. 不驚嚇―不可驚嚇到鳥類。與鳥類保持適當之距離,藉由望遠鏡保持適當距離觀賞,尊重鳥類安全不受驚嚇生存的權(quán)利。
4. 不破壞―不破壞鳥類棲地。共存在這片美麗的環(huán)境,不可為了觀察或攝影之便,隨意攀折花木、丟棄垃圾,尤其不可為了觀察或拍攝需要隨意修剪鳥巢周邊的枝條。
5. 不捕捉―美麗的生命只能欣賞,不可占為己有。捕捉行為會造成鳥類傷亡,也增加禽類疾病與人類接觸傳染的機會。
曾幾何時,一群長槍短炮從群眾的眼前走過,帶來民眾的艷羨和傾慕??蓜e讓這種好感因為個別人的“一時疏忽”而走了味,讓民眾反胃。抵制黑鏡頭,崇尚自然,尊重生命,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