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來與你分享拍攝風光的一點經(jīng)驗和看法,俗話說得好,拍風光是靠天氣的,天氣不好,等于零,那么什么是攝影愛好者認為的好天氣那。必須是大風大雨大雪,極端天氣后形成的奇景出現(xiàn)。根據(jù)我拍南太行風光的一點體會,如果出現(xiàn)惡劣天氣,必須提前上山準備好,踩好點等待中,一個是為了安全,二是出現(xiàn)奇跡必須你在現(xiàn)場,才能及時拍到大片,發(fā)幾張拍的南太行風光照片請你欣賞和指導。
站在山上如何拍攝眼前風光秀麗的景色?
謝悟空推薦答題:登高遠望,站在山上如何(拍)攝眼前風光秀麗?這問答題中的關鍵詞為:“登高遠望,站在山上”。這就意味著攝影人有那么一種“山高我為峰,一覽眾山小”的心境與拍攝場景了。
下面結合相機(或手機)原創(chuàng)圖片,說說實拍“登高遠望,站在山上風光照片”的感受:1,充分運用拍攝環(huán)境中的前景,增強畫面的空間感。2,選擇合適的拍攝方式。3,相機與鏡頭的設置與運用。
1,充分運用拍攝環(huán)境中的前景,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先讓我們看下面的圖例。這是在同一張圖片上,裁剪去掉左邊前景“樹枝”后的對比效果圖。
我們可以感受到,下圖中,保留左側前景“樹枝”的畫面,更富有空間透視感,也讓畫面更加均衡完整了。這便是左邊前景“樹枝”的作用,在抓住觀者視線后,引領觀者視線,由左往右,由近及遠的觀看過程中,增強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的觀感效果。
有意識的選擇和運用拍攝環(huán)境中可利用的前景,是拍攝好“登高遠望”的秀麗風光照片的關鍵因素。通常情況下,拍攝“登高遠望,站在山上”的風光照片,有下面幾種可選擇運用的前景。(1-1)利用拍攝場景境中處在前面的,或花叢樹枝,或山巖石壁等作為前景。這是比較常見常用的前景,只要拍攝者多加留意,便是可以利用的。如下圖例。
(1-2)
利用自然山體或環(huán)境的對稱性特點,作為前景,形成框式構圖。這種順勢而為的前景,在拍攝中,也是較常運用。如下圖
(1-3)
利用拍攝場景中的自然條件,如山徑,山脊等,作為線狀前景,起著引導視線,增強畫面空間縱深感作用。如下圖。
(1-4)旅游途中,登高遠望,也可適時選擇景點中的人造景物,如:適當?shù)挠慰?,防護欄,房屋等景物作為前景。如下圖。
同樣,在旅行中登樓遠眺拍攝風景,也可留意充分利用拍攝現(xiàn)場的場景物為前景,一來可以交待拍攝環(huán)境,二來也可起著增強畫面空間透視感的效果。如下圖畫面中,右側的風鈴和屋檐。
還有許多的手法可以為拍攝“登高遠望”
風光照片設置前景的。需要留意的是,前景的運用應本著:簡潔布局,有層次而為。要避免過多的,無用的前景物,擠占了過多的畫面空間。
2,選擇合適的拍攝方式。拍攝“登高遠望”的秀麗風光照片,用不同的鏡頭應對不同的風光場景拍攝,有著不同的觀感效果。(2-1)拍攝“登高遠望”的風光照片,長焦鏡頭的使用,多是以沖擊震撼的視覺觀感來體現(xiàn)的。適合拍攝相距較遠的風光場景,突出氣氛表現(xiàn)。如下圖,拍攝點距場景點有數(shù)百米,用的是70-200mm變焦鏡頭200mm端+全景接片拍攝。
(2-2)拍攝“登高遠望”的風光照片,廣角鏡頭(或全景接片)的使用,是以寬大場景畫面來體現(xiàn)風光攝影綿長雋永味兒的。
下圖為,手機相機采用“全景”模式拍攝的照片。
在實踐拍攝中,
我個人喜歡用:廣角+全景接片(+HDR)模式進行拍攝。這樣,既能獲得較為寬廣的拍攝場景畫幅,又能保證“大光比”(如太陽等)下,拍攝場景中的各個部分的層次細節(jié),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如下圖例,是采用17-40mm變焦鏡頭的:17mm端+全景接片+HDR模式拍攝的(三組9張)。
3,相機與鏡頭的設置與運用。在拍攝“登高遠望”的風光照片時,我喜歡將相機設置為:光優(yōu)(AV)光圈f8-11。點測模式。曝光補償為-1。ISO100。拍攝中,先以拍攝場景中的高光部分測光取值后,將相機調(diào)整為手動(M)檔,設置好相應的曝光組合。采用“全景接片”模式拍攝時,還需要在鏡頭對好焦距后,將鏡頭設置為手動(MF)檔,以確?!叭敖悠钡呐臄z過程中,鏡頭焦平面處在同一層面上。
下圖,單反相機(豎拍)
手動
“HDR+全景接片”模式拍攝的照片(七組21張)。
綜述:拍攝“登高遠望,站在山上的秀麗風光照片”,前景的運用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原創(chuàng)圖文,分享實拍感受,如有疑惑請留言。謝謝您的觀看支持和贊賞)尊重原創(chuàng),請勿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