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進行航拍全景攝影
多旋翼搭載一個魚眼相機,四面和正下方各拍攝一張,拍照時要保持懸停。用軟件把圖片拼成一個全景圖就好。軟件很多,隨便百度都有。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全景圖。
二、弱弱的問下,全景相機怎么用啊?我是小白。。。。。。
下載簽名安裝后打開,選一處作起點,拍攝后水平往左或右邊慢慢轉向繼續(xù)取景,在取景框變色時,按下拍照鍵再拍,沿剛才的方向繼續(xù),重復上述動作,最后生成全景照片。存儲位子忘記了,自己到存儲里找
三、大家平時出門帶的隨身相機是什么?
本人平時出門隨身帶的相機可能有些特別,看答主們的回答,也幾乎沒有人提到這款相機。不是這款相機不好,而是因為生產(chǎn)商的低調風格,使它也是藏在深山人不知。
然而,了解這款相機的都給它以極高的評價,稱其為 “近乎完美的相機” 。
通過這么多年使用,這款相機正頌悉是我設想、需要的隨身攝影工具,是一臺為攝影而生的相機。它就是富士X-30。
首先它有一個小巧的機身。 拿在手里正好處于手掌之中,帶在身上可以放在攝影馬甲的大口袋里,開車的時候扶手箱就是它最好的座位。
出門攝影,別人都是大包小包,長槍短炮,而我只需在脖子上掛上這臺X30就能讓我應對自如了。許多人看到我拍照片這么輕松,都非常羨慕。但許多人還是放不下大包小包、大三元小三元。他們不是被相機所累,而是被面子所累。
其次,它有一個非常實用的鏡頭。 X30采用的是固定不可換鏡頭,但鏡頭焦距卻相當于全畫幅的28―112MM,比佳能的24-105還要長出幾毫米。這是攝影中最常用的焦段,有了它,可以對付大部分攝影場景,廣角、中景、近景,風景、紀實、人像全部可以輕松拿下。有了這款鏡頭也就無需要換用其它鏡頭了,一機一鏡走天下,所以相機設計成不可換鏡頭形式。
遇有視角很大的大場面,相機還有全景模式,有120、180和360度等拍攝角度,再大的場景也能拿下。同時,鏡頭自帶團高防抖和2.0的大光圈,可以應對大部份的弱光環(huán)境。
鏡頭功能再好,還要看成像品質,這是鏡頭的關鍵。X-30所配的是富士龍專用鏡頭,富士龍品牌專為富士相機生產(chǎn)。用過富士龍鏡頭的影友應該都知道,富士龍的每一款鏡頭,都出自富士的傾心打造,X30的成像品質絕不輸于那些所謂的高端鏡頭。
圖片為富士X-30室內拍攝
另外相機采用全實時的電子取景器,可以實時取景和實時查看拍攝效果。 有了這個電子取景器,我可以完全使用M檔拍攝,什么程序檔、光圈優(yōu)先、快門優(yōu)先,曝光補償,全部放棄。
X-30是X-20升級產(chǎn)品。X-20采用的是旁軸混合光學取景器,雖然取景方便,技術先進,但卻不可避免地帶有像差。X-30在升級上作了重大改進,取消了光學取景系統(tǒng),采用電子取景器。
X-30還帶有一個可翻轉的顯示屏,這個可翻轉為低角度和高角度取景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在色彩方面,X-30也具有富士的看家本領―膠片模擬,這個功能提供了接近于真實色彩還原。因此,有人說,要想照片無后期直出,那就是富士相機。
機身小巧、鏡頭實用、取景方便、便于攜帶、使用時不招搖、成像品質好,這正是我曾經(jīng)夢想的一款相機,最后讓我遇到了X-30。
很可惜這款相機沒有再生產(chǎn)后代產(chǎn)品,如果能再推出新型號,將原來的2/3英寸圖像傳感器換成APS傳感器,再加上機身防抖,這款相機真的非常完美了,還要啥自行車呢?
以下作品均為X-30拍攝
最近用富士xpro2轉接徠卡summaron35/3.5。鏡頭很小,不帶遮光罩的話,很薄,餅干頭,因為只有35焦距,光圈也只有3.5,所以景深很大,用超焦距街拍非常方便,幾乎就不用對焦。配合富士的色彩,直出就很完美。
平時出門都是帶佳能G12和手機。佳能G12小巧方便,性能也不錯,如果不是專門去拍照感覺已經(jīng)夠用了。
曾經(jīng)我是堅定的相機擁護者,很多人說的什么手機代替相機之類的言論我從來不屑于理會,到現(xiàn)在我依然是這個看法,手機根本替代不野或乎了相機。但是,至于說到“隨身相機”,以記錄影像為主,生活隨拍為主,以街頭掠影拍攝為主的隨身攝影設備,在2020年的今天,值得討論一下,到底還需不需要一臺隨身相機。
我個人用過的,而且還在用的隨身相機,常規(guī)有兩臺,一臺松下lx100一代,擁有等效24-75焦段的鏡頭,最大f1.7大光圈,功能全面的轉盤、按鍵,體積比較小巧,底子是m43的,比apsc略小,但隨身很方便。
還有一臺佳能m6一代,匹配22mm f2.0的餅干鏡頭,apsc畫幅,鏡頭很袖珍,觸控對焦,翻轉屏,用起來很順手。
雖然這兩臺機器并不能說完美,例如lx100沒有觸控屏,對焦略顯不便,連續(xù)對焦速度也不怎么快,用到現(xiàn)在機背轉輪失靈了,所以用得就比較少了。m6一代對我來說也足夠了,個人覺得二代對我并沒有太大吸引力,一代的雙核對焦速度對于我常用的街頭攝影來說已經(jīng)夠了,畫質和操控對我也很夠了,唯一就是沒有取景器,偶而強光取景不方便,另外還是體積略微有點大。
這兩臺機器我都用了不短時間了,在追求輕便攝影的路上,這兩臺機器都付出了汗馬功勞。我主要用它們來掃街,偶爾旅拍。
作為輕巧機型來說,它們帶給我很好的攝影體驗。
大能拍風光,小能拍花草,人文紀實更是不在話下。
不過,我在這里想探討的是,現(xiàn)在是不是還有必要繼續(xù)使用相機去掃街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雖然我是堅定的相機擁護者,但是在看到了智能手機在攝影方面功能的發(fā)力后,也產(chǎn)生了一定動搖。商業(yè)攝影、 體育 攝影、嚴肅風光攝影這些確實還是手機無法開展的攝影項目,但對于人文紀實、街頭攝影這類題材來說,手機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了,甚至現(xiàn)在我即使帶著相機也更愿意用手機來掃街了。
手機攝影對于路人沒有任何攻擊性,因為大家都對手機產(chǎn)生了免疫,沒人大驚小怪地去看待手機拍照這件事,但相機無論多小,仍然是一個扎眼的物件,拍攝過程中總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會。這一點老看,手機非常適合掃街,比相機更合適。
手機在攝影性能方面也有了長足進步,雖然操控仍然很爛,但至少自動性能越來越靠譜,軟件優(yōu)化達到了一定水準,光學變焦問題在多鏡頭方案中也得到了一定解決,加上無敵的修圖和分享便利性,手機可以說在攝影這條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現(xiàn)在有不少片子我已經(jīng)都是用手機在拍,其隨身攜帶的便利性遠比隨身相機要高。
我想,以后可能手機會成為我隨身攝影的主力機了,它雖然不會成為我干活兒的工具,但在不出門拍攝的情況下,我覺得我會越來越少頻率攜帶相機了。
歡迎大家談談你的隨身攝影設備和心得體會。
我大概3年了,出門只帶兩部手機。
我現(xiàn)正在河南參加首屆全球文旅創(chuàng)作者大會,本文配圖都是出自我的iphone8和iphone6S兩部手機。當然有些照片會用到一些外接鏡頭。
上圖是用魚眼鏡頭拍攝的,下面兩張是超廣角鏡頭拍攝的。
圖四是65mm長焦拍攝的。
悟空對照片也是有壓縮的,這些照片原圖還要清晰很多。如果你的照片不是放在商業(yè)圖庫中銷售,或者也不打算打印出A3以上的照片,那么手機照片絕對是夠用的。
我家里好幾臺相機,不過一年也用不了幾次,還是手機更方便一些。當然這個還得看照片的用途,如果是商業(yè)拍攝我還是會用單反的。
我現(xiàn)在用的手機外接鏡頭是卡色的2代套裝鏡頭,其中包含超廣角、人像(65mm長焦)、魚眼和微距4個鏡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我頭像,私信中回復“鏡頭”即可查看詳情,還能免費獲贈60G攝影資料。
其實不管用什么拍,夠用、開心就好。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平時出門是一定要帶一個相機的。因為我喜歡人文攝影,更喜歡街拍,所以,我現(xiàn)在經(jīng)常帶在身上的相機是富士X100F。這部相機是富士在X100T的基礎上推出的升級版。中間還有一款是X100S。都是一個系列的。這部相機有2430萬像素,23F2.0的定焦鏡頭,旁軸設計,帶液晶顯示器,沒有低通濾鏡,成像質量好,頂端是各種轉盤式的設計,讓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整部相機就像拳頭大小,放在手心里剛剛合適。裝在荷包里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旁軸高級混合取景器,集光學取景與電子取景于一身,讓你看到就能得到。還就是傳承富士經(jīng)典的膠片色彩和無與倫比的畫質。都是讓我把它常帶在身邊的理由。
用了好幾年的黑卡3,現(xiàn)在還帶在身邊
以前,出門都是帶尼康相機D700加24-70鏡頭。
前幾個月更換了尼康微單相機z6配轉接環(huán) 24-70鏡頭,出去幾次感覺還是有點重,于是使用24-200z卡口鏡頭。
這套z6 24-200z卡口鏡頭,重量明顯輕了很多,于是雙肩包改成了單挎包,體積也明顯縮小了!
這幾張照片都是尼康相機z6 24-200z卡口拍攝的。
許多人在購買高性能主力機以外經(jīng)常購買一臺便攜的高性能相機,方便隨時捕捉靈感。下面我們介紹幾款便攜相機。
索尼黑卡
如果說敢把卡片相機賣到7000 的價位那只有索尼大法了。擁有者1英寸傳感器 等效24-200的蔡司鏡頭,機身小巧,同時擁有者4K的HDR視頻,每秒20張連拍,人臉/眼識別??梢匝b進口袋的全能相機。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到了第七代黑卡,可見這個產(chǎn)品的生命力。適合有經(jīng)濟實力,喜歡便攜卡片機用戶。
富士X100F
富士的一臺不可更換鏡頭的微單產(chǎn)品,單看外觀就可以吸引一眾文藝粉。膠片旁軸復古風,讓這個產(chǎn)品的顏值直接覆蓋了性能上所有短板。如果你喜歡萊卡的旁軸復古風,又囊中羞澀。這款相機絕對適合你感受。等效35mm鏡頭也十分適合進行街拍人文等創(chuàng)作。
理光GR3
提到街拍,不得不提街拍大師,森山大道,提到他也就不得不提理光的街拍神器,GR系列相機。擁有者APSC畫幅的大底感光原件的卡片機。低調簡約的外觀設計搭配高效率的對焦系統(tǒng)配合機身防抖,簡直就是為街拍量身定制的。220克的機身重量,非常適合隨身攜帶。
萊卡M10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在人文,街拍領域以及整個攝影界,神一樣存在的萊卡。M系列以經(jīng)典的復古旁軸造型,獨特的取景拍攝體驗,深受人們喜愛。什么配置,性能都不重要。因為這個是萊卡。唯一缺點就是貴…
手機 最后提一下,隨著智能手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手機拍照了。所以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大底片卡片機還存活著,普通卡片機早已經(jīng)被手機替代了。手機目前已經(jīng)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手機擁有者拍攝,編輯,發(fā)表一些列操作,在便攜性上面秒殺前面一切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