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AF28-300mm f/3.5-6.3 可以使用偏振鏡嗎?前鏡頭筒是否轉(zhuǎn)動?
可以使用,該鏡頭采用內(nèi)對焦方式(IF),對焦時前組鏡片不旋轉(zhuǎn),不影響偏振鏡的使用。
我用過,沒有問題,放心是吧!
貌似這個鏡頭的全稱型號里面有一個“IF“,表示采用內(nèi)對焦方式,鏡頭前組在對焦時時不會旋轉(zhuǎn)的。
對偏振的使用不會帶來不便
騰龍鏡頭銳度不錯,不過紫邊控制得不是很好,我是佳能60D機身,配的是原廠鏡頭,兼容性當然比副廠好,這個不用說,色彩什么也都不錯。
你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還是定焦重量化的適馬?
個人的觀點,我比較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因為它比較輕巧,然后適用外觀比較好看,因此我個人比較喜歡變焦輕量化的。這一切都是這樣的。個人的觀點,我比較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因為它比較輕巧,然后適用外觀比較好看,因此我個人比較喜歡變焦輕量化的。這一切都是這樣的。個人的觀點,我比較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因為它比較輕巧,然后適用外觀比較好看,因此我個人比較喜歡變焦輕量化的。這一切都是這樣的。個人的觀點,我比較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因為它比較輕巧,然后適用外觀比較好看,因此我個人比較喜歡變焦輕量化的。這一切都是這樣的。個人的觀點,我比較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因為它比較輕巧,然后適用外觀比較好看,因此我個人比較喜歡變焦輕量化的。這一切都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其實挺值得說道說道的,騰龍和適馬可能是國內(nèi)攝影愛好者最常接觸的兩家副廠鏡頭廠商,也有“騰龍變焦、適馬定焦”的說法。
但是這兩家其實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同的公司。
真正的器材黨和攝影愛好者,是需要撥開迷霧看本質(zhì),要想說看好哪一家公司,這里先賣個關(guān)子,我們得先了解這兩家公司的區(qū)別,而這些區(qū)別又引出了什么產(chǎn)品思路上的分歧,以及這些分歧最后指向何方:
規(guī)模
騰龍(Tamron)是一家 1950 年創(chuàng)辦,目前年入在 566 億日元,擁有約 5000 名雇員的上市公司,其下有五個生產(chǎn)基地,三個在日本,一個在國內(nèi),一個在越南,子公司更是散布在多個國家,是一家典型的國際公司。
由于騰龍是一家股份制公司,這里就有必要講一下它的股份組成,目前最大的股東是 New Well(騰龍自己的子公司),而第二大的股東嘛……是索尼 desu!(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因為是國際公司也是股份公司,所以騰龍這家公司做什么都有一股大公司范兒,要向自己的股東負責嘛,制造工廠逐步向海外遷移是為了降低生產(chǎn)制造成本,做的廣告也是各種國際范兒的調(diào)調(diào),產(chǎn)品決策上也永遠是實用優(yōu)先,優(yōu)先做市場需求量大的鏡頭,其中就包括騰龍民用光學(xué)的拳頭產(chǎn)品——大變焦鏡頭,這類鏡頭雖然很多攝影發(fā)燒友嗤之以鼻,認為方便有余而素質(zhì)不足,但對于愛好者來說,“一鏡走天下”的需求是確實存在的。
騰龍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索尼 FE 鏡頭
京東
¥ 5490.00
去購買
?
比如最近推出的素質(zhì)頗佳、體積小巧的索尼微單用 28-200mm 鏡頭
騰龍 18-400mm F/3.5-6.3Di II VC HLD 防抖超大變焦
京東
¥ 3999.00
去購買
?
以及適用于單反系統(tǒng)的超大變焦鏡頭,等效 27-600mm 也真是敢做(扶額)
適馬(Sigma)相對來說就要小而精悍得多了,首先,它是一家家族企業(yè),由已故的山木道廣先生創(chuàng)辦,現(xiàn)由其子山木和人繼承并經(jīng)營,雇員數(shù)量也只有大約 1600 人,不到騰龍的 1/3,而且其中絕大多數(shù)員工都在會津工廠工作,雇員也大多來自會津本地,和騰龍比起來,適馬是一家實實在在的小公司。
因為適馬是一家家族企業(yè),所以在很多決策上可以更加“任性”,比如適馬堅持在日本會津制造鏡頭,盡管這會帶來更加高企的人工成本,但是為了照顧當?shù)亟?jīng)濟以及多年來朝夕共處的員工等一系列原因(山木先生在適馬公司那棟樓樓頂住了 24 年),再比如適馬可以“不惜代價”地去做一些市場上比較小眾的,但是沒有人做過的任性的東西,按山木和人的說法,每年都會有那么一兩個不管銷量,做著開心的“玩票項目”:
Some of our products are planned from a business perspective. But every year we have one or two special projects, where we don't care too much about sales, but we aim to create unique products. That’s a big motivation for our engineers, and also for me personally.
比如:
世界上第一枚全畫幅 f/2 的變焦鏡頭(沒錯并不是 RF 28-70mm f/2 而是適馬 desu)
適馬 ART 24-35mm F/2 DG HSM
京東
¥ 5999.00
去購買
?
再比如世界上第一枚 APS-C f/1.8 的變焦鏡頭
適馬 ART 18-35mm F/1.8 DC HSM
京東
¥ 4299.00
去購買
?
做出如此破天荒高規(guī)格高素質(zhì)的適馬,難道它的變焦設(shè)計能力會差?
再比如說業(yè)界爭議很大、長版很長、短板很短、獨樹一幟的 Foveon X3 傳感器,以及超任性外觀的 DP Quattro 系列相機:
再比如說外觀同樣超級任性、模塊化設(shè)計、視頻功能超強、世界最小的全畫幅可換鏡相機適馬 fp:
騰龍對窮人更友好,適馬只能保證不會比原廠貴
騰龍更激進,適馬更穩(wěn)健
騰龍很多鏡頭的卡口支持都不一樣,適馬支持付費換卡口
APSC用戶更喜歡適馬,騰龍水花太小。
騰龍就是和索尼有py交易,這種事一想就知道了。
35 1.4出fe,那么35za就gg,騰龍體量還是有點小,不敢瞎搞啊,不像適馬那邊抱團了
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因為這種設(shè)計既輕便又節(jié)能,在生活當中操作比較便捷,而且容易操作。為大家所喜歡。也符合國家發(fā)展的節(jié)能減排的需求。
我看好變焦輕量化的騰龍,本不是所有愛好者都那么專業(yè),用變焦輕量化的騰龍,可以攜帶方便,自由。抓拍效果明顯。而定焦重量化的適馬,更適用于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