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畫幅和殘幅鏡頭通用嗎
通用
索尼微單的殘幅機和全畫幅機的卡口是一樣的,都是E卡口,索尼單反相機卡囗是A卡口,所以只要是E卡囗鏡頭,不論是殘幅還是畫幅,都是通用的,比如殘幅鏡頭可以直接用在全幅微單上,全幅鏡頭也可以用在殘幅相機上。索尼單反相機不能直接接用E卡口鏡頭。
2. 全畫幅用殘幅鏡頭有什么影響
全畫幅用殘幅鏡頭有嚴重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畫面會有裁切,這是因為殘畫幅鏡頭是為殘幅相機的CMOS而設計的,它的像場只能覆蓋殘幅的CMOS,覆蓋不了全畫幅的CMOS,這樣勢必會造成四周暗角的產(chǎn)生,要使其圖像不產(chǎn)生暗角,只能將畫面進行裁切。
3. 全畫幅和殘幅鏡頭通用嗎區(qū)別
索尼半畫幅鏡頭可以在全畫幅微單相機上使用,只要是E卡口就可以安裝使用,如果在全畫幅上有黑邊,可以開啟APS-C模式。
4. 全畫幅和殘畫幅對比
殘畫幅是指部分失蹤或被毀壞的繪畫作品。原因:在藝術(shù)品收藏、修復和鑒定過程中,有些作品可能出現(xiàn)部分損壞或丟失,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殘畫幅。內(nèi)容延伸:殘畫幅不僅是繪畫作品中常見的現(xiàn)象,其他藝術(shù)品如書法、雕塑等也會出現(xiàn)相應的情況。在收藏時,殘畫幅的存在也會大大影響作品的價值和欣賞效果。因此,藝術(shù)品保護和修復也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
5. 全畫幅與殘幅
半幅鏡頭價格相對于全畫幅鏡頭而言都是比較低廉,究其原因是由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成本控制,半畫幅鏡頭用的材料相比于全畫幅鏡頭比較低廉,比如對焦馬達、鏡片等。
二是結(jié)構(gòu)工藝上比較粗躁,制作工藝比較簡單粗暴,比如半畫幅鏡頭基本都是外變焦而非內(nèi)焦,相對而言外變焦的結(jié)構(gòu)工藝要比內(nèi)變焦簡單得多。
6. 全畫幅和殘幅的區(qū)別
1、傳感器尺寸對比。全畫幅一般傳感器尺寸是比殘幅大的,它能夠達到36*24毫米,而殘幅的一半是24*18毫米,這點不同會對拍照的質(zhì)量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2、畫質(zhì)細節(jié)對比。由于全畫幅傳感器更大,造成它的進光量更大,拍出來的照片細節(jié)上表現(xiàn)要更好。殘幅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不如全畫幅,但也屬于很不錯的水平。
3、可視角度對比。如果用的是一樣的鏡頭,全畫幅拍攝時看到的視野要更廣,能夠拍到更多的畫面,而殘幅的可視角度要稍小一些,拍到的畫面相對就稍窄一點。
4、對焦速度對比。全畫幅的相機在對焦的速度上也要比殘幅的快,因為它能夠更快的捕捉到畫面的焦點,不過速度上的差異不是特別大,取決于相機的型號。
7. 全畫幅和殘幅鏡頭通用嗎知乎
索尼微單半畫幅和全畫幅的鏡頭是通用的。索尼半畫幅微單和全畫幅微單采用的鏡頭卡口是一樣的,都是E卡口。也就是說所有E卡口的鏡頭不論是半畫幅還是全畫幅都可以在E卡口的微單相機上,只不過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上存在等效焦距問題。
8. 全畫幅相機配殘幅鏡頭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選擇,半幅機身當然搭配全幅鏡頭是最好的。廣角有缺沒啥,因為剛?cè)腴T基本上廣角很難拍好,你這個階段需要的都是長焦或者大光圈,虛化背景是當前階段用來強化自信的必要手段。鏡頭搭配的話,一個50f1.8g少不了,或者說如果只能配一個鏡頭的話,只有這個是效費比最好的,拍家人也好,拍小花小草也好,拍風景也好,這個頭都能勝任。后續(xù)增加鏡頭的話,有條件可以24-70F2.8,尼康原廠一代就可,這樣廣角端也有了,雖然視角只是35,不過剛好適合小場景表現(xiàn)。沒條件的話,弄個24-120F4也挺好。再有就是長焦端,要求高就小竹炮系列,要求不高那就弄個180f2.8,定焦麻煩點,不過拍出的片子肯定讓你信心百倍。等到技術(shù)進步了,對畫質(zhì)有更高要求了,可以把機身換成全幅,這時候廣角也有了,長焦也有了,大光圈也有了,基本上你的拍攝需求能覆蓋。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多學多看多拍,把技術(shù)提高上去,這幾年就別想著換器材了。
9. 全畫幅和殘幅鏡頭畫質(zhì)對比
全畫幅單反相機使用的鏡頭與apsc畫幅并不相同,如果使用全畫幅相機就需要匹配全畫幅鏡頭使用。而反過來,apsc畫幅單反可以完全兼容使用全畫幅鏡頭,只不過視角有裁切。
為什么全畫幅相機不能使用apsc畫幅的鏡頭?
同一個品牌的相機其鏡頭卡口都是相同規(guī)格的,如果用同一品牌的apsc畫幅專用鏡頭安裝到全畫幅機身上,這是沒什么問題的,可以安裝上去,但使用中會遇到問題。由于全畫幅cmos面積比較大,需要使用像場能夠完全覆蓋cmos的鏡頭才能正常成像,而apsc畫幅cmos小,所對應的專用鏡頭像場也比較小,這類鏡頭像場并不能覆蓋全畫幅的cmos。這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如果全畫幅相機使用了apsc畫幅鏡頭,一般拍攝出來的照片會有一個環(huán)繞照片的黑圈,這個黑圈就是沒辦法覆蓋cmos的那部分成像。而佳能則設計更為奇葩,如果你安裝了ef-s鏡頭到全畫幅機身上,最好別按下快門拍攝,因為佳能ef-s半畫幅鏡頭后屁股上有一個墊,它會阻礙全畫幅單反反光板的抬升,弄不好反光板就損壞了。而尼康則沒有這種問題,但也會產(chǎn)生成像黑圈的問題。如果想克服這個問題,需要這臺相機具有畫幅裁切功能,有很多尼康相機具有這樣的功能,需要打開這個功能,則可以使用apsc畫幅的鏡頭進行拍攝,不過視角也和在apsc機身上一樣得到了裁切,同時像素也受到了損失,還不如直接將鏡頭用在apsc畫幅機身上拍攝的效果好呢。
全畫幅鏡頭是不是很貴?
全畫幅鏡頭從價格上來看確實比apsc畫幅鏡頭要貴。通常全畫幅鏡頭焦段更齊全,鏡頭畫質(zhì)也更出色,因為廠家都非常注重自己全畫幅鏡頭體系的構(gòu)建,而入門家用為主的apsc規(guī)格相機鏡頭則相對比較少。當然,在全畫幅鏡頭中的牛頭價格自然不菲,因為確實從生產(chǎn)成本上來看,全畫幅鏡頭確實要更高。不過全畫幅鏡頭中也有一些非常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鏡頭。比如各家都有的50mm f1.8這支鏡頭,定價大概都在幾百元的樣子,同時還兼具大光圈。另外常規(guī)套機變焦鏡頭價格也并不算高昂,比如佳能的24-105mm、尼康的24-120mm等等,是比較實惠的常用鏡頭。但是鏡頭這東西,一分價格一分貨,十分價格兩分貨。想要畫質(zhì)更高,沒辦法,就要付出更多的金錢代價,雖然它并不是非常值那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