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香港的攝影師
現(xiàn)在的華語影視圈中,但凡新片(劇)開拍,必有開機儀式——也就是選擇個良辰吉日,搞個拜神儀式。一般來說,開機儀式上,用于供奉的案桌都用紅絨布遮蓋,桌上供奉關帝,兩旁是香爐和上供的烤乳豬及鮮美水果。通常將攝影機用紅布蓋住,然后由劇組主創(chuàng)依次上香拜神,最后掀開機器的紅布,宣布開機。
據(jù)說,這個程序最早來自于對“劃片”的恐懼。所謂“劃片”,是指早年膠片時代時,攝影機里的膠片在拍攝時被里面的零件意外劃傷。如果發(fā)生“劃片”,將給劇組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但是機器劃片又不可預計也難以預防——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紅布蓋住攝影機“鎮(zhèn)邪”。
拜神是港臺傳來的,他們拜的神其實級別都不高,大約也就是關老爺、黃大仙之類。因為老年間的電影人的江湖氣和社團氣很足,拜神基本來自于戲曲界的行規(guī)。
傳到大陸以后,大陸無神論的氛圍最終使得拜神儀式徒有虛名,基本什么神都不拜,你心里想誰就是誰,從孫悟空到盧米埃爾都可以。但是還不能廢除,因為畢竟是一個儀式,有一種安定人心的作用。
電影誕生于工業(yè)文明時代,故此沒有神可拜。真的要拜的話,有個神,叫攝影機神。那個年代的劇組最害怕的就是機器劃片,所以機器全部用紅布蓋起來辟邪,就是怕這個。但總體上需要一個儀式將這種害怕和禁忌儀式化。
今的開機拜神,大部分更像是劇組動員大會,“神秘色彩”沒那么強烈了,但有幾件事是必須的做到的。首先,良辰吉時不能誤,這時間一般都有專業(yè)人士推演。那下雨了怎么辦?聽過一種說法:真正的良辰吉時一般是不會下大雨的!若是開機之時恰逢細雨綿綿,那也是極好的,就是所謂的“遇水則發(fā)”。
其次,拜神的朝向不能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開機,眾人拜神的朝向也不盡相同,粗略的,大約就有個四面八方的講究,正南若是擺成了西南,那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有的甚至得精確到經(jīng)緯度。當然,影視圈內(nèi)也不是沒人不按常理出牌,比如周杰倫因為信基督的關系在開機時并不拜神,他只是站在一旁祈禱的安靜的美男子。
關機儀式雖然就沒有開機儀式那么被看重了,但還有一些嚴守規(guī)矩的劇組,比如TVB在開機關機幾乎都要祭燒豬或者豬頭。其余的一些劇組也還是會盡人事,多少選個恰當?shù)臅r間才宣布“解散”。于是,偶爾會有這樣的情況:明明戲前幾天就可以拍完了,但一定留一場無關緊要的瑣碎戲碼到“殺青宴”,就是為了迎合正日子。
在拍戲的過程中講究也不少,尤其是一些靈異類型的電影。不管是臨時搭建的場景還是真的尋到傳說中的“兇地”,在開拍前,劇組一般都會在場景內(nèi)做法事燒紙錢。為的是向可能徘徊于場景內(nèi)的“好兄弟”借光。
到了實拍時,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什么異樣:道具、攝像機、場景等出了問題,劇組一般會暫時停工,靜觀其變。據(jù)說,有一位導演在野外拍戲時,有一條毒蛇突然從草叢躥出來,他立馬要求手下停工,找來了相熟的“師傅”看一遭才敢重新開拍。
另外哪怕不是靈異的戲碼,只要是夜晚拍攝的場景,資深的劇組人員都不建議單獨逗留。有演員曾提到,他在攝影棚拍一場睡覺的戲,結果自己真的睡著了,其他工作人員不便打擾就換了另一個場景接著拍。等他醒來時所在的屋子已經(jīng)空無一人,而他就似乎在黑燈瞎火之際遭遇了靈異事件。
上面講到了開拍前、拍攝時都有些禁忌。那么在拍戲的幕后還有什么需要留意的?
影視作品,難免會有一些特殊角色,比如殘障人士,或是中途“死亡”,或是一出場就是墓碑上的“照片”,這些特殊角色在劇組也有特殊待遇。他們每個人都會得到一個紅包,按照“見紅程度”和劇組資金的不同,紅包數(shù)額不等,只是為了圖個吉利。
而對于那些夜半照鏡、清明上墳、兇案現(xiàn)場這樣的戲份,資深的劇組成員絕不會那兒拍照留念,就算是靈異電影需要留下一些劇照,也是在人多時或是大白天修圖完成的。而一旦拍攝完畢,劇組成員們會自動自發(fā)到“人氣旺”的地方走一走再回家,以避免不必要的“追隨者”。
另外一件事,可能很多觀眾并不知道,那就是:在規(guī)矩森嚴的劇組,攝像師的鏡頭箱、墊腳箱,男演員坐得,女演員卻是萬萬坐不得的。原因要追溯到早年的戲班,凡戲班的旦角,不論是男是女,都不能坐衣箱、盔箱。因為衣箱內(nèi)裝有王衣,盔箱內(nèi)裝有王帽,被“陰人”坐了就大不吉利。代代相傳后,就變成了劇組里女演員不能坐鏡頭箱、拍大片時女藝人不能坐墊腳箱了。
還有,當影視劇拍攝完畢之后,取什么樣的電影名其實也有講究。相傳香港娛樂大佬林建岳,做任何決定之前都要請教泰國的“白龍王”。白龍王最有名的傳說是做主把《無間行者》改名為《無間道》,然后此片大賣到一塌糊涂。其實,這樣的現(xiàn)象在香港,尤其是港片里并不鮮見,只是大佬們可不會告訴媒體他們?yōu)槭裁慈×诉@么個古怪的片名。
2. 拍香港的攝影師是誰
林熙蕾,1975年10月29日出生于臺灣,中國影視女演員,畢業(yè)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經(jīng)濟和文學雙學位。林熙蕾1975年10月29日出生于臺灣,10歲的時候隨家人去了美國洛杉磯。在美國拿到加州大學經(jīng)濟和文學雙學位后回到臺灣,父母兄妹則居住在美國。
1994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新少林五祖》,飾演寶芬一角。1996年,參演電視劇《巴達緣來是你》。同年參演電視劇《喜樂會》,飾演慕晴一角。1999年,林熙蕾赴香港發(fā)展;同年,參演由王晶執(zhí)導的電影《賭俠大戰(zhàn)拉斯維加斯》,在劇中扮演阿扁一角。
2000年,主演王晶導演的電影《制服誘惑2》;同年加入中國星集團。2001年在杜琪峰執(zhí)導的電影《全職殺手》中飾演Chin一角;同年參演徐克執(zhí)導的電影《蜀山傳》。
2004年,在電視劇《搖擺女郎》中飾演公關經(jīng)理姚曼;同年參演電影《辣妹特工之危機四伏》。2005年發(fā)行寫真集《叛逆》。
2006年林熙蕾加盟電影《東京審判》;片中她一改往日的性感造型,穿上復古的襯衫和長裙,飾演職業(yè)記者芳子。
2007年,與古天樂、任達華共同出演電影《鐵三角》,飾演張美華一角;同年,憑借《父子》獲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2008年,憑借《東京審判》獲得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9年,參演電影《氣喘吁吁》,飾演秘書明辰;同年在關錦鵬執(zhí)導的電影《用心跳》中飾演保潔公司老板娘。
2010年3月,出席“香港專業(yè)電影攝影師學會22周年慶典”晚宴,獲頒“專業(yè)電影攝影師眼中最具魅力女演員獎”;憑借《再生號》獲得第14屆華語榜中榜頒獎典禮最佳電影女演員獎;同年主演由朱延平執(zhí)導的古裝武俠喜劇電影《大笑江湖》,片中林熙蕾扮演一位獨自闖蕩江湖的公主月露。
2011年7月2日,主演的電影《奪命心跳》在全國公映,片中林熙蕾飾演林嫣一角。
2012年,林熙蕾淡出娛樂圈,專心相夫教子。2009年7月2日林熙蕾在香港正式確認男友是朱孝天。2010年林熙蕾與朱孝天分手。
2011年3月28日林熙蕾與美籍華人楊晨在馬爾代夫完婚。2011年8月31日,林熙蕾的女兒出生。2014年2月26日,林熙蕾的第二個女兒出生。
3. 香港明星攝影師
鉑爵旅拍攝影師排行第四名。
鉑爵旅拍是鉑爵旅拍文化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總部設立于廈門。旅拍目的地覆蓋全球112國,遍布廈門,三亞,麗江,大理,成都,深圳,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北京,桂林,杭州,大連,青島,巴厘島,普吉島,香格里拉,馬爾代夫,日本,巴黎,希臘,羅馬,布拉格,土耳其等地。
4. 拍香港的攝影師叫什么
臥虎藏龍攝影師是鮑德熹,1952年出生于香港,中國香港男攝影師、導演。
5. 香港攝影家
1. 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日本)
街頭攝影大師。、高反差、模糊、晃動,強烈的街拍風格,擁有超越國際的感染力。
2. 荒木經(jīng)惟,
Nobuyoshi Araki(日本)
赤裸裸呈視何為生命與生活,以攝影沖擊人們的壓抑與欲望。
3. Raghu Rai(印度)
除了異國情調(diào)的呈現(xiàn)外,照片中的人文呈現(xiàn),讓他的作品屢次出現(xiàn)在國際重要雜志,是不容忽視的國際攝影大師。
4.張乾琦,
Chien-Chi Chang(中國臺灣)
瑪格南圖片社第一位華人攝影師
5. 細江英公,
Eikoh Hosoe(日本)
當代日本最重要的人體攝影家,神秘、夢幻、超現(xiàn)實、深沉的抽象與宗教味道,被人稱為戰(zhàn)后日本的現(xiàn)代攝影教父。
6. Raghubir Singh(印度)
彩色攝影的先鋒,結合了西方現(xiàn)代美學與印度藝術,配合強烈的色彩風格,成為他獨特的街頭攝影作品。
7. 川內(nèi)倫子,
Rinko Kawauchi(日本)
平凡而細膩都是她的作品的特色。
8. Tay Kay Chin(新加坡)
因《Panoramic Singapore》攝影作品系列,入選“哈蘇大師”名錄。
9.何藩, Fan Ho(中國香港)
1937年出生,國際級知名攝影師、1958年攝影十杰冠軍,20世紀電影導演,獲獎無數(shù)。
10.中平卓馬,
Takuma Nakahira(日本)
強調(diào)主觀與個人化表現(xiàn),成為當代攝影的新美學觀 。
6. 幾個香港攝影師拍攝
古惑仔是香港導演劉偉強拍的。
劉偉強,1960年4月4日生于香港,中國香港攝影師、導演。
1985年,劉偉強正式擔任攝影師。1990年,首次擔任導演,執(zhí)導電影《朋黨》。1995年與文雋,王晶合組最佳拍檔電影制作公司。2002年,2002年,劉偉強自組"基本映畫制作公司",制作《無間道》,憑借其奪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多項電影獎項。2006年,憑借電影《傷城》再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2007年,首次嘗試執(zhí)導好萊塢電影《The Flock》。2008年,劉偉強擔任香港專業(yè)電影攝影師學會會長。2014年,再次執(zhí)導好萊塢電影《青龍復仇》。
7. 香港有名的攝影師
1、陳偉霆(William Chan),1985年11月21日出生于中國香港,華語影視男演員、歌手、主持人。
2、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制片人。3、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制作人、商人,畢業(yè)于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4、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于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影視歌多棲發(fā)展的代表之一。5、鐘漢良(Wallace Chung),1974年11月30日出生于中國香港,影視演員、歌手、舞者。6、周潤發(fā)(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8. 香港攝影師是誰
成龍
成龍(Jackie chan,原名:陳港生),國家一級演員,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中西區(qū),祖籍安徽蕪湖,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動作指導、制作人、編劇、歌手。1986年自導自演的動作片《警察故事》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1993年憑借警匪片《重案組》獲得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5年憑借動作片《紅番區(qū)》打入美國好萊塢。1998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奠定其在好萊塢的地位。2001年主演的喜劇動作片《尖峰時刻2》創(chuàng)下華人演員主演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紀錄。2005年獲得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2012年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史上20位最偉大的動作影星第一位”。2013年憑借動作片《十二生肖》獲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16年11月12日,成龍在好萊塢出席第八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頒獎禮,獲頒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2017年正式受聘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導演。 2018年1月入選“2017中國慈善名人榜TOP30”。
張曼玉
張曼玉(Maggie Cheung),生于香港,祖籍上海,國家一級演員,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張曼玉獲獎數(shù)量涵蓋十余個國際影展及多個國內(nèi)電影頒獎禮。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出道。1992年2月憑借《阮玲玉》獲得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2004年5月憑借《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受邀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成員,1999年受邀擔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成員,2007年受邀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成員。 1998年踏上巴黎時裝周T臺專業(yè)走秀,開啟了華語影星參與國際頂級時裝周的先例。2008年被英國WGSN評入“影響時尚界的十大明星”,同年被《VOGUE》授予“時尚偶像大獎”。 2004年9月獲巴黎榮譽市民勛章,2005年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jié)藝術成就獎,2007年獲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杰出貢獻獎,同年被《紐約時報》評入年度世界影壇22位偉大表演者, 2013年擔任臺灣金馬獎五十周年慶典大使,2014年以天命之年初涉樂壇,嘗試后朋克搖滾類音樂。
周潤發(fā)
周潤發(fā)(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1974年畢業(yè)于TVB藝員訓練班,主演了《網(wǎng)中人》、《親情》、《上海灘》等20余部劇集。1976年初涉影壇,在80年代憑《英雄本色》、《監(jiān)獄風云》、《賭神》等電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并稱為“雙周一成”。1995年遠赴好萊塢發(fā)展。主演了《安娜與國王》、《臥虎藏龍》等多部不同風格的電影, 曾兩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嘉賓。1999年在洛杉磯中國城“中央廣場”留下手印,2000年獲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jié)特別成就獎,2005年被香港網(wǎng)民評為“經(jīng)典電視劇小生”第一名;2007年獲美國AZN電視臺 “亞洲卓越獎頒獎禮”終身成就獎 。
梁朝偉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廣東臺山,國家一級演員。1994年憑電影《重慶森林》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3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7年憑電影《春光乍泄》獲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98年主演電影《暗花》。2000年憑電影《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獎和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2年主演電影《天下無雙》。2003年憑電影《無間道》獲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4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憑電影《2046》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6年主演電影《傷城》。2007年憑電影《色·戒》獲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08年7月21日,與劉嘉玲在不丹舉行婚禮;同年在電影《赤壁》中飾周瑜一角。2011年梁朝偉與王家衛(wèi)合作影片《一代宗師》。2014年,擔任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2015年1月8日,主演《一代宗師》3D版上映。同年,接拍由王家衛(wèi)監(jiān)制的電影《擺渡人》。2016年,參演電影《捉妖記2》。
9. 拍香港的攝影師有哪些
吳家林簡介:
1942年 10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昭通縣城。
1961年 云南大學附中畢業(yè)后,當過小學教員、縣文化館員、新聞報導員。
1969年 開始接觸照相機,從此走上自學攝影之路。
1981年 加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
1989年 在臺北、高雄舉辦“云南行腳”影展。
1993年 出版攝影集《云南山里人》。
1994年 在香港藝術中心,有10幅作品參加“大陸·香港·臺灣當代攝影展”。
1996年 3月,應邀到美國休斯頓FOTOFEST第7屆國際攝影節(jié)上舉辦“云南山里人”影展。
11月,應邀到巴黎第9屆國際攝影節(jié)舉辦“中國·云南”影展。
1997年 6月,《云南山里人》系列作品獲美國瓊斯母親基金會國際紀實攝影獎,被邀到紐約領獎。
10. 香港攝影好的演員
1.郎靜山
郎靜山是國內(nèi)較早的攝影記者。憑借融合繪畫技巧和攝影暗房曝光,創(chuàng)立了集錦攝影藝術,在世界攝影領域中都獨樹一幟,共有超過1000幅次
作品在世界的沙龍攝影展上展出,1980年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世界十大攝影家的稱號,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的第一人。
2.何藩
何藩是一位國際知名攝影家、電影演員和導演,也是開創(chuàng)了香港街頭攝影先河的一代宗師,打破了墨守成規(guī)的傳統(tǒng)風格,曾連續(xù)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舉辦的世界攝影十杰的榮譽稱號,并在國際攝影比賽中連續(xù)獲獎267次、
3.張照堂
張照堂是臺灣近半世紀以來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對對東臺灣攝影文化向現(xiàn)代轉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作品也以表面紀實主義為主,卻可以表現(xiàn)出超現(xiàn)實主義的內(nèi)心感覺。
4.盧廣
盧廣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也是金華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1998年被授予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德藝雙馨優(yōu)秀會員稱號,還在《瞬間世界》欄目2002中國攝影大盤點中成為十個新聞人物之一。
5.呂楠
呂楠是中國當代攝影師,2007年1月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四季—西藏農(nóng)民的日常生活》和《被遺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狀況》,而他在藝術圈也憑借早期攝影作品《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上最經(jīng)典得照片之一。
6.李振盛
李振盛是一位憑借1988年20幅文革組照獲得了兼具路程全國攝影公開賽系列新聞照片大獎,而后出版了《紅色新聞兵》,2003那邊被評為世界最佳攝影畫冊,多所美國大學選擇此畫冊作為教材,2006年入選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
7.陳漫
陳漫是一位出生于1980年北京的中國時尚攝影師、視覺藝術家、2003年開始為青年視覺雜事拍攝封面,曾被選入全球青年領袖名單,并為包括00后人氣男明星top10之一的易烊千璽在內(nèi)的多位娛樂圈明星拍攝雜志封面,同時被授予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控煙倡導者的稱號。
8.肖全
肖全是一位有著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美稱的攝影家,曾擔任深圳《街道》雜志攝影記者,1980年開始我們這一代的拍攝,1997年出版《我們這一代》,2000年出版《我鏡頭下的美麗女人》。
9.陳長芬
陳長芬是一位出生于1941年的世界著名攝影家、書畫家,是中國文學藝術屆聯(lián)合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會長,20世紀80年代完成的大地、星空、翰海和長城四大系列風光攝影創(chuàng)作被國外收
10.吳家林
吳家林是有著走上國際影壇的攝像大師美譽的云南著名攝影家,其拍攝風格以濃郁的地域特色、極端的中國話和強烈的個人風格而著稱,在他的攝影作品中被拍攝對象十分自然,是作者對生命本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