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17-55鏡頭怎么樣
D300的感光元件確實有點老了,不過17-55依然是半幅變焦的NO1。先不說光學設計在上世紀已經(jīng)達到瓶頸,提升空間有限。17-55是誕生在尼康沒有全幅機器的年代,是傾力打造的中焦鏡皇,用料十足,幾乎沒有短板。現(xiàn)代鏡頭最多只能在vr和af功能上提高下。
2. 尼康17-35鏡頭使用感受
成像非常非常棒。尼康17-35是一枚半畫幅金圈單反鏡頭,當年曾號稱半畫幅廣角變焦鏡頭的天花板,成像非常銳利扎實,是非常棒的老款鏡頭。
3. 尼康17-55鏡頭評測
尼康18-105這款鏡頭是殘幅中的一款變焦套頭,也有一鏡走天下之稱。他的廣角端是18長焦端是105,算是5倍變焦。
其實套頭最大的優(yōu)點是實用而不是畫質好,所以你真要選擇建議同價位的18-140雖然畫質比18-105也許差那么一丟丟,但焦段上要實用很多,而且光圈同樣也是f3.5-5.6。
在經(jīng)濟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可以去了解下17-55f2.8,C幅鏡頭的王者,好的畫質加上2.8的大光圈一定會讓你欲罷不能!
4. 尼康17—55
17-55是截幅鏡頭,24-70是全幅鏡頭。從畫質等方面這兩個鏡頭都屬于很不錯的變焦鏡頭了。因為焦段的原因,他們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分別搭配截幅和全幅的機身。17-55只能搭配截幅機身;24-70雖然也可以搭配截幅機身,但裝上后乘轉換系數(shù),就沒有廣角了,所以最好還是搭配全幅機身。
5. 尼康17—35鏡頭價格
17-35沒有停產,國外并不是很難找到(尼康對老產品傾向于減產而不是停產,很多更古老的Ai-AF頭都在生產)。但是這個鏡頭在數(shù)碼上的表現(xiàn)并不好,不如17-55,除了光圈之外也不如更便宜的16-35。而搭配全幅又有更新更好的14-24,因此這支曾經(jīng)號稱金廣角的鏡頭現(xiàn)在銷路非常差,很多商家都不會進貨了。 作為掛機頭,全幅還是24-70更好,APS則應該選擇17-55。如果實在想要,二手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而且價格比起新品來低不少,可以多關注無忌蜂鳥的二手交易區(qū)或看看附近的二手器材店。 后繼型號是14-24,是針對數(shù)碼優(yōu)化過的。不太可能再出17-35這個規(guī)格的了。
6. 尼康17 55鏡頭細致評測
適合拍攝宏偉的建筑廣闊的海洋以及花卉和人像。
7. 尼康17-55是不是全畫幅鏡頭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這是一個超廣角鏡頭,恒定光圈2.8,金圈鏡頭,(金圈是尼康公司認為高檔的鏡頭)
全畫幅鏡頭,
網(wǎng)上用戶評測
抗眩光,色彩,和畸變的控制能力強,銳度好
缺點,貴,利用率小,不太用得著.
AF-S尼克爾16-35mm f/4G ED VR
也是一個超廣角鏡頭,恒定光圈4,金圈鏡頭
全畫幅鏡頭,網(wǎng)上用戶評測
控制了強光造成的眩光鬼影,VR很好用,1/10的快門速度成功率也很高,
做工感覺和別的金圈頭比稍欠缺,塑料感稍重,焦距環(huán)有些窄,價格有些虛高
感覺和14 24比不差.新加入的VR絕對可以替代2.8光圈,價格也比它便宜了不少
我個意見認為前款廣角太廣,用在全幅上更廣,很貴,這樣的廣角,使用率不會太高的,即大多數(shù)環(huán)境用不著.
后者稍好一點,用途相比還是較廣的.也便宜一些,但檔次差一點.F4,差一檔.
一般出去帶的鏡頭,太多會很累的,你帶也一個很廣的廣角,那必須,中段的鏡頭帶一只,長焦帶一只,這樣就是三個了.非專業(yè)人員一般帶得不會多,不超過三個.
另外針對16-35,一般人會買17-35F2.8,鏡頭,這款雖老,但還沒有替代它,
全幅相機一般買24-70F2.8,這款, 而非全幅可買DX17-55F2.8, 但全幅是趨勢,買了后者,全幅相機就不能用了,所以只能買17-35F2.8,
8. 尼康17-55mm
我自己有17-55,朋友的18-35也把玩過很久。說一說我的認識,17-55焦段可長可短,如果只能單鏡頭配置的話這個焦段可以應付更多的情況從合影到一般的人像像都可以處理,還可以拍一些中焦小特寫。相對來說更為實用,防塵防水設計,極強的抗眩光能力,如果兼顧專業(yè)用途和日常使用這個鏡頭無疑更合適。
18-35更為極端,沉重的鏡身巨大的體積,1.8光圈帶來的虛幻效果和超快的快門速度是2.8難以望其項背的,如果你極端喜好超大光圈和弱光攝影,這個鏡頭絕對是你的不二選擇。更加適合藝術創(chuàng)作,舍棄的了一定的實用性。最好帶一個中長焦鏡頭以備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