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作品的要求和標準
當攝影師不需要什么學歷,但需要一些條件,要擁有扎實的攝影技巧,擁有一雙能夠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熱愛生活,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不怕吃苦的精神。
1、成為一名攝影師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擁有扎實的攝影技巧,這是攝影師進行一切創(chuàng)作的前提。
2、攝影師一定要擁有一雙能夠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熱愛生活,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擁有幸福感的攝影師才能夠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攝影師還要具有正義感,把自己想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在作品之中,能夠挖掘人類靈魂深處最美好的情感。
3、想成為攝影師還需要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不怕吃苦的精神,攝影師實際的工作并不是非常辛苦,要想拍出優(yōu)秀的影像必須付出巨大的心血。
2. 攝影 作品
2021年索尼世界攝影獎的獲獎作品
創(chuàng)造力類獲獎者
《黑人女性》,攝影師:Tamary Kudita 拍攝這幅《黑人女性》作品的攝影師,于1994 年出生于津巴布韋,是第一位贏得最佳單張照片年度攝影師獎的非洲人。這張照片展示了一位年輕的非洲女子,身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裙子,手拿傳統(tǒng)的炊具
建筑類獲獎者
《藍窗》,攝影師:Klaus Lenzen
攝影師拍攝了杜塞爾多夫凱悅酒店的樓梯斜坡。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斜坡一直上升到窗戶,從窗戶可以看到湛藍的天空,而樓梯和窗戶被黑色的陰影框住,好像漂浮在空間中,具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感覺。
風景類獲獎者
《薰衣草上的閃電風暴》攝影師:Juan López Ruiz 該照片攝于西班牙瓜達拉哈拉省。捕捉了閃電擊中薰衣草花田的那一刻,花田中心的一棵孤樹,背景是昏暗的夜空,孤樹顯得更加靜默孤獨。
3. 攝影作品必須具備的三大前提條件
1.光圈
光圈就是相機鏡頭上的孔徑大小。光圈用F來表示,F(xiàn)后面的數(shù)值是光圈值。
光圈值一般有: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每一檔光圈值都是1.4倍(根號2)的關系。
一般來說,光圈值比F/2.8小的,包括F/2.8,我們把它們歸為大光圈,比如F/1、F/1.4、F/2、F/2.8,光圈值比F/8大的,包括F/8,我們把它們歸為小光圈,比如F/8、F/11、F/16、F/22、F/32
孔徑越大,光圈也就越大,相同時間單位內曝光量也就越大。但這里大家要注意,光圈越大,F(xiàn)后面的數(shù)值表現(xiàn)恰恰是越小,換句話就是說:F后面的數(shù)字越小,光圈越大。
大家記?。骸癋后面的光圈值與曝光量成反比,光圈與曝光量成正比”。就是說F后面的數(shù)值越大,曝光量越小,因為F數(shù)值大表示光圈小,光圈小,通過的光線少,自然單位時間內曝光量也就少。
2.快門
快門其實就是曝光所用的時間。
快門越快,曝光時間就越短,單位時間內曝光量也就越少??扉T越慢,曝光時間就越長,單位時間內曝光量也就越多。
快門數(shù)值以秒或者幾分之一秒來表示,比如1秒、2秒、1/30秒、1/60秒、1/125秒等來表示。
一般來說,比1/60秒慢的屬于低速快門,比1/250秒快的屬于高速快門。
3.感光度ISO
感光度是指相機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通過感光度數(shù)值的調節(jié),可以讓弱光環(huán)境的畫面呈現(xiàn)出較亮的效果。ISO值一般分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等不同的數(shù)值,基本上每一檔ISO數(shù)值都是按2的倍數(shù)來提升的。
感光度數(shù)值越高,弱光環(huán)境下的景物就越亮,感光度數(shù)值越低,越不能使景物提亮明度,但大家要注意,感光度越高,雖然能提亮明度、提高快門速度,但代價是以犧牲畫質細膩程度為代價的,因此只要在光線尚可,又能保證快門速度的前提下,感光度能調多低就調多低,以保證畫質。
4. 攝影作品要具備哪些特點
首先,好的攝影作品應該立意好,弘揚正能量。我們必須弄清楚我們?yōu)槭裁匆?chuàng)作攝影作品,攝影作品有什么意義。如同文學作品、文藝作品一樣,作者想把生活中所見所思的現(xiàn)象,用一種手段,借助一定的平臺,讓公眾知悉,起到宣傳教育引導的效果。攝影的特點又具備它獨有特性,非常直觀地展示,讓讀者產生轟鳴。因此,好的攝影作品必須是能夠反映真善美、充滿正能量的作品。
第二、好的攝影作品應該是表達方式恰當,制作精良。攝影也好,攝像也好,我們務必有所選擇,制作精良。風景類、人文類、影視類等,都要去劣存優(yōu),注重細節(jié)。不少作品太商業(yè)化,粗造濫造。好多讀者很細心,會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的問題。
第三、好的攝影作品應該有好的視覺效果,叫人一看,耳目為之一新,能夠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我前幾天發(fā)表了幾篇,很快被后臺所認可。算不上好的作品,可我感覺到為許多讀者所接受,內容涉及陪護老人孝順老人等,也有一些風景照。如下圖,現(xiàn)予以分享,請師傅的批評指正。
5.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需要具備哪些必備要素?
大多數(shù)攝影師對拍攝風光照片并不熱衷。盡管我們認為那些風景照片近乎千篇一律,但是,這類題材的作品還是在被大量地拍攝。我們拿三分法規(guī)則去衡量別人的照片,然后將有用的成份融入到自己的風光照片中去。有時,我們身背40磅重的攝影器材爬上一座山,僅僅是為了拍兩張照片;而在一次汽車旅行中,我們用一臺 “傻瓜相機”就能拍上它20個膠卷。這難道就是讓我們?yōu)橹蹚澚搜娘L光攝影嗎?
有人說,拍攝風景不像拍攝人物那樣有那么多的麻煩事。果真如此嗎?試想你在拍攝一張“簡單”的風景照片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你不得不受天氣(好天氣也許會比壞天氣問題更多)、地理(太陽是不是肯定會在那個地方落下去)、生物學(植物是否處在最佳生長期)、地形學(最佳拍攝點是在需要兩小時才能攀及的山脊上)等問題的制約……有時,拍攝人物使用的所有訣竅或技巧在這會兒似乎都派不上用場。當然,拍花卉時,你可以借助反光板一類的器材來獲得更為理想的光線效果。但是,要想在風光攝影中,把一座山的背陰面都照亮,可就不是打一盞燈所能辦到的了。
事實上,作為被攝體的風景并不是完全是被動的。如何表現(xiàn)這一題材,關鍵要看攝影師能否將自己豐富而強有力的想象力充分發(fā)揮出來。這也就難怪那么多的攝影師只滿足于拍攝一些標準的記錄性照片,而不是去創(chuàng)作作真正的風光攝影作品。如果我們要想拍出風光攝影的杰作,最終還是要好好向大師們學習。從他們的代表性作品里還能明顯地感受到他們的如下特點:
1. 耐心??梢哉f沒有耐心的人是絕不可能成為一名好的風光攝影師的。理想的光線是絕對不可能輕而易舉獲得的。至于說到耐心,它并不意味只是去消極地等待云開霧散,或是風力再減小些。我們所說的耐心是指,當你發(fā)現(xiàn)一處你認為確實值得去拍的風景,而這時個拍攝條件又很不理想,你會在當天晚些時候再去拍攝,或者換一個季節(jié),以至花上幾年的時間去等待合適的拍攝時機。例如,拉里·烏爾里克拍的“海灣里的百合”就是花了幾年時間才完 成的作品。作者在許多年前就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公園里發(fā)現(xiàn)了此處景觀,但那時的拍攝條件總不盡人意。他希望在百合花盛開的時候拍攝,光線要柔和,又要沒有風。經過幾年的時間觀察,他終于等到理想的拍攝時機。烏爾里克所使用的相機是4X5大畫幅專業(yè)相機,配有90mm/F4.5的超廣角鏡頭,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所用的是ISO 50的富士維爾維亞膠片,曝光時間為1秒、光圈為F27。拍攝時,他又特意等了幾分鐘待大海涌上來的波滔沒有白色泡沫時才按下快門從而獲得了全部為藍色的海水作為簡潔明快的背景,為整個畫面增添了幾分魅力。
2. 嘗試所有的拍攝角度。當你從取景器里看去,被眼前迷人的景色陶醉時,你會認為拍出來的將會是一張真正有價值的風光照。接下來就要進一步考慮:你所采用的拍攝角度只不過是圍繞被攝體所做的360度環(huán)行中的一個點而已。你怎么就能夠肯定只有你選定的這個位置、而不是其它什么地方是最佳的拍攝角度呢?有位攝影師就此提出了“環(huán)行思維”這一概念,在我們介紹的這些照片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攝影大師運用“環(huán)行思維”所產生的效果。而為了尋求最佳拍攝角度,環(huán)繞被攝影體行走的這個圓圈并不一定非得是水平的。它可能是一個高高的山坡,也可能是某條河道邊上的小石灘。
3. 做好準備工作。假如你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事先知道在清晨差一刻到六點時,遠山處將會出現(xiàn)壯麗輝煌景象。那么,最好提前一小時做好拍攝準備。帶上一切所需的東西,還有備用件,此外要帶上一個閃光燈和一塊手表。記得有一年年去喀什,想拍一張艾提尕爾清真寺的正面照片,在前一天的觀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清真寺的正面是朝東向的,也就是說只有在上午的光線下才會拍到好的效果。但還有個問題是喀什的空氣中含灰量比較大,接近正午時間的拍攝會有霧蒙蒙的效果,所以我就選擇了采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來拍攝。結果拍出來的片子畫面天空很藍,而且清晨的陽光帶有較暖的色調,進一步強化了艾提尕爾清真寺墻壁的金黃色。
4. 熟悉你的器材。自然光線的變化常會使你的被攝體的情況也隨之發(fā)生瞬間的變化。在拍攝中,由于調整曝光補償?shù)氖д`,或把自動聚焦開關當成了曝光鎖定開關,因而錯過了一次極好的拍攝機會,這些都是不可原諒的錯誤。因此,要全面地掌握你所使用的器材。
5. 多拍幾張。在這些風光攝影大師中,沒有一個人認為采用包圍曝光是多余的。他們的想法是:只要方法沒有問題,就可能拍到理想的照片。而有的時候,稍微改變一下拍攝角度,或許會使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因此,不妨以不同的曝光組合和角度多拍幾張。如果你的曝光組合是合理的,那拍出的照片就不會被稱為“廢片”。
6. 要學會利用壞天氣。薄霧、陰云籠罩、風暴在即......,這一切因素都是可以利用的,實際上,在我們所見到過的所有佳作中,有許多照片并不是在陽光明媚、晴空萬里的天氣條件下拍攝的。
7. 充分發(fā)揮自已的特殊想象力。這不單需要耐心、想象力、堅韌的毅力,還有一半的運氣。倘若你真想獲得風光攝影的本領,你就應該經常去實踐......。有時你要試圖把三維立體空間感帶進風光攝影作品中,從而使自己的作品力避那種平淡、缺小縱深感的弊病。
8. 不要忽視附加器材的作用。的確,你就算是把閃光燈開足也不可能將整座山的背陰面都照亮,但是你可以用閃光燈作為輔助光將前景的細部加以表現(xiàn)。如果你有機會拍攝這種題材的照片時,就會發(fā)覺雖然只是簡單地增加了一些前景細節(jié),但是卻得到了一幅能夠給人以豐富聯(lián)想的作品。
9. 保持健康的體魄。從事風光攝影是要消耗相當大的體力的,這可不是病秧子所能承受得了的。如果你采用“環(huán)行思維”的創(chuàng)作方法,那就意味著你得環(huán)繞著被攝體走許多的路,有時甚至要走上一大圈。因此對于攝影者來說,一雙穿著舒服又適于遠足的鞋子就顯得非常重要,如同所選用的照相機和三腳架一樣。要盡可能地不坐汽車,因為從公路上遠眺風景是拍不出優(yōu)秀的風光攝影作品的。初試拍風光的人可以留意一下,高速公路兩旁的景象通常總是煙霧蒙蒙的。
10. 通過實際拍攝去掌握構圖。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這些攝影師中,沒有一個人在拍攝時是拿著三法規(guī)則去套用一切的。的確,許多照片都符合典型的構圖法則。這些攝影師都十分清楚什么時候應該打破這些法則。好的構圖都是通過不斷觀察、用心領會、奇思妙想、勇于實踐才能完成的,而生硬地套搬構圖法則是拍不出風光攝影佳作的。
6. 攝影作品的要求和標準怎么寫
很多人說攝影是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其實說的特別對,首先你要認識熟悉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保證照片能拍合格(構圖準確,對焦清晰),然后才能進入一個進階,把照片拍好(主題突出、有藝術性,繁簡得當);
所以我們的攝影學習,也要從這兩個方面出發(fā),下面就分開來簡要說一下:
技術篇:夯實基礎,不要冒進,厚積方能薄發(fā)
1、認真閱讀說明書,了解你的攝影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要上來就問怎么調參數(shù)之類的外行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認真閱讀說明書,了解你的攝影工具。每個品牌的單反相機都有其自身的使用方法及特色。熟悉說明書對下一步具體操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種按鍵符號的功能含義要融匯貫通,相機的使用保養(yǎng)要牢記在心。
2、了解攝影三要素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系。
光圈、快門、感光度是我們攝影中接觸到的最重的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決定了進入相機的光線量的多少,而CMOS或底片感受了什么光線就產生什么畫面,感受光線正常與否就決定畫面的質量。打個簡單的比喻,光圈是自來水管的粗細,快門是打開水龍頭的時間長短、感光度是水管的堵塞程度。此外還有白平衡,曝光補償?shù)纫恍┢渌⒄{參數(shù)。
3、了解鏡頭及一些攝影配件
鏡頭是攝影的眼睛,我們非常有必要掌握和使用好手中的鏡頭,在實際拍攝中鏡頭甚至比單反相機機身更重要。不要求貴求好,便宜一些的變焦鏡頭足夠攝影初級實用,熟練之后再求鏡頭升級。一些配件的使用可以使我們的拍攝更加得心應手,比如:三腳架、閃光燈、濾鏡、快門線、反光板、柔燈箱等等。
藝術篇:提高審美,將拍照行為升華為攝影創(chuàng)作
1、提高審美和創(chuàng)意,增加藝術素養(yǎng)。
審美一般體現(xiàn)在影調、構圖、色彩等方面。攝影是一門減法的藝術,要盡可能的在構圖時減去與主體無關的東西,越簡單的構圖往往越容易成為經典。審美和創(chuàng)意一部分靠天賦,另一部分靠后天培養(yǎng)。而后天的培養(yǎng)需要全方位的藝術學習,多看別人的攝影作品,多看經典的美術/藝術作品,多讀文學書籍,都能增加人的藝術素養(yǎng)。
2、無后期不攝影,后期制作讓攝影作品錦上添花。
一張好的照片也許沒有進行后期,但是進行過后期的照片一般可以增加表現(xiàn)力,更能準確表達你拍這張照片的意圖。既然要學習攝影那么一定要好好的學攝影后期軟件(Lightroom、PHOTOSHOP等),尤其是對于風光片和藝術片,后期之后的作品或許讓你的朋友圈多1000個贊。
路漫漫其修遠兮,攝影路上的探索無止境,永遠有新的東旭值得我們去探索,去學習!
我是秋盡江南,歡迎關注、評論和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