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戛納國際攝影節(jié)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于2020年2月20日至3月1日在德國柏林舉辦。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jié)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fā)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
電影節(jié)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2020年2月,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組委會宣布,將暫停頒發(fā)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同時特別頒發(fā)電影節(jié)“70周年銀熊獎”。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獲獎名單
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穆罕默德·拉索羅夫《無邪》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導演:伊麗莎·希特曼《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最佳導演銀熊獎:洪尚秀《逃走的女人》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埃里奧·杰曼諾《我想藏起來》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葆拉·貝爾《溫蒂妮》
最佳編劇銀熊獎:達米亞諾·迪諾森佐、法比奧·迪諾森佐《爛故事》
杰出藝術貢獻銀熊獎:于爾根·俞格斯《列夫·朗道:娜塔莎》
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榮譽金熊獎:海倫·米倫(英國演員)
金攝影機獎:烏爾萊克·奧汀格(德國導演)
2. 戛納國際攝影節(jié)2021
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組委會當地時間1月27日發(fā)表聲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定于2021年5月11日至22日舉行的第74屆戛納電影節(jié)將推遲至7月6日至17日舉行。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并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jié),其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3. 戛納影展
有兩位中國人曾經獲得戛納影帝的稱號他們是:葛優(yōu)、梁朝偉。
葛優(yōu),男,1957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籍貫河北饒陽,中國影視演員。因受其父葛存壯的影響,自幼酷愛文藝。
1993年,主演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這部電影是他表演上的轉折點。劇中葛優(yōu)飾演的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绔子弟,不僅在賭桌上敗光了全部家底,也使得老父惱羞成怒散手人寰。
1994年,憑借在《活著》中的表演,葛優(yōu)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演員。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臺山市,畢業(yè)于香港無線訓練班第11期,國家一級演員。
2000年他主演王家衛(wèi)的電影《花樣年華》,飾演周慕云一角,梁朝偉憑該片獲得了法國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獎,并獲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該片先后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外語片、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意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澳大利亞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4. 戛納最佳攝影
戛納電影節(jié)創(chuàng)辦時間是1946年。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于當時德國、意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后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并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于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杰伊接受菲利普·艾藍杰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chuàng)立新的國際電影節(jié). 第一屆電影節(jié)全名為“國際電影節(jié)”(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5. 戛納攝影怎么樣
就是明星們入場時要走過的紅地毯,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在此拍照做報道,明星們在此展示自己,尤其有很多剛出道表現非常好的新星和影帝影后級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