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攝影圖片的蒙太奇手法
公制蒙太奇
通過剪輯時長長度差不多的鏡頭組合在一起,忽略片段的內(nèi)容,也就是緊緊根據(jù)鏡頭的時長配合音樂或者是節(jié)奏來組合這種手法,通常是給觀眾一種帶有情緒的感覺,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影片連續(xù)的展示一些環(huán)境,幾乎每一個片段都是類似的長度,用于烘托環(huán)境的氣氛。
節(jié)奏蒙太奇
根據(jù)內(nèi)容去剪輯每一個鏡頭使其內(nèi)容保持連貫的狀態(tài)。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正反打的對話戲拍攝兩個演員單獨鏡頭的對話把他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覺他們是面對面的對話只需要保持眼睛的視線一致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在追逐戲里面會感覺他們是在同一個環(huán)境里面追逐著。最經(jīng)典的是愛森斯坦的《戰(zhàn)艦波將金號》,愛森斯坦正是利用這種蒙太奇的特性讓觀眾始終覺得是在追逐也展示出了這一場追逐的屠殺戲。對于這一些被追逐的人來說樓梯會比想象中更加的長。
調(diào)性蒙太奇
是指使用一些情緒含義的鏡頭,稍微簡單的解釋就是利用視覺或者是聽覺來制造某種特定的情緒或者是氣氛。比較好理解的一個例子就是在電影活埋里面氣喘呼吸的聲音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還有就是王家衛(wèi)的電影里面這種看似大量留白的畫面片段其實也是用在這樣的一種手法去傳達角色的情緒給人一種孤獨的感覺。
泛音蒙太奇
在同一個片段里面展示可以更加有戲劇性的去表達蒙太奇的效果。節(jié)奏和調(diào)性蒙太奇的累積,用于合成其對聽眾的效果,從而產(chǎn)生更加抽象和復雜的效果。《猜火車》是另一個通過蒙太奇來建立世界觀和角色背景的典例——那段經(jīng)典的“選擇生活”臺詞還有它搭配的Iggy Pop的歌曲Lust For Life。這段泛音蒙太奇隨著主角們的一場足球賽將他們一一介紹:病仔犯規(guī)還抵賴。貝格比犯規(guī)還嬉皮笑臉。土豆作為守門員不敢擋球,病怏怏地讓球飛進門。湯米,金發(fā)男孩,球技倒是不錯,面對對方三個球員阻撓還沒丟球。這段蒙太奇就是幾位主角的縮影。甚至還揭露了電影的幾個主題:吸毒、迷戀虛無主義。
理性蒙太奇
通過鏡頭組合的關系產(chǎn)生一種新的信息或者是概念這種蒙太奇的手法不同于其他,也是其他蒙太奇手法沒達到的一個效果。而庫勒雪夫效應應該是最好的例子去說這一個蒙太奇手法的。
當我們把同一個人的臉部畫面和不同的內(nèi)容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效果。
2. 論攝影圖片的蒙太奇手法有哪些
蒙太奇的拍攝手法指的是當不同的鏡頭拼接在一起的時候,會產(chǎn)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不具有的特定含義。廣義來說,蒙太奇指的是剪接,從狹義來說,蒙太奇專門指的是對鏡頭畫面、聲音、色彩等眾多元素的編排組合,只有這樣才能讓一步電影更具藝術性、邏輯性。
蒙太奇的拍攝手法是什么
從廣義來說,蒙太奇指的是剪接,在電影剛出現(xiàn)在的時候,是沒有剪接的,第一個用剪接的電影是《戰(zhàn)艦波將金號》,但是這并非就是說一定要剪接才能造成蒙太奇的效果,實際上靠著剪輯將不同地方的人、景物拍攝下來就進行前后排序,讓觀眾認為彼此有關聯(lián),也是一種蒙太奇的手法。
而從狹義來說,蒙太奇專門指對鏡頭畫面、聲音、色彩等眾多元素的編排組合,是也就是在后期的制作中,將拍攝到的素材根據(jù)劇本、電影指導人的對電影的總體結構精細排列,從而構成的完成影視作品,其最基本的含義就是畫面的組合。
蒙太奇的拍攝手法,其實主要是顯示時間跳接的,時間是一個點和另一個點之間的連接,相當于是從一個鏡頭到另外一個鏡頭的移動,另外,蒙太奇強調(diào)的是一件事情發(fā)展之后的最終結果,例如發(fā)生了某件事情,最終導致出現(xiàn)了不可挽回的悲劇結果,在蒙太奇手法中會先展示結局,再看到各種細節(jié),將這些細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就是事件的過程。
3. 攝影中的蒙太奇
二者是相對立的關系。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根據(jù)自己的“攝影影像本體論”提出來的和蒙太奇理論相對立的電影理論。巴贊及其擁護者們,宣稱,以愛森斯坦為代表的傳統(tǒng)的電影理論已過時,只有長鏡頭理論才是現(xiàn)代電影觀念。巴贊認為,長鏡頭表現(xiàn)的時空連續(xù),是保證電影逼真的重要手段。蒙太奇把完整的時空、事件分解,是極大的不真實。導演通過蒙太奇分解,加進自己的主觀意識,不讓觀眾加以選擇,因此他主張取消蒙太奇。這種理論對強調(diào)影視作品的真實性,有積極意義,但完全取消蒙太奇,就過于偏激了。電影、電視創(chuàng)作的實踐證明,蒙太奇和長鏡頭都是需要的,應互相補充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
4. 攝影蒙太奇手法 構圖
1、動作順接(CUTTING ON ACTIONG):
鏡頭在角色運動時切換,剪切點不一定要在拳腳之際,甚至可以簡單到就在人物轉(zhuǎn)身的時候。
2、離切(CUT AWAY):
是畫面先切到 插入鏡頭,接著切回主鏡頭。插入鏡頭 可以是和人物處在同一空間
離切也可以讓你表現(xiàn)角色的內(nèi)心
3、交叉剪輯(CROSS CUT):
就是在兩個場景中來回切換,多數(shù)電話通話場景都會用到交叉剪輯,用的好的話會增重緊張感和懸疑感。這個手法也能體現(xiàn)角色的內(nèi)心景象。
4、跳切(JUMP CUT):
就是對同一鏡頭進行剪接,通常都用來表現(xiàn)時間的流逝。跳切也加重鏡頭的急迫感
5、匹配剪輯(MATCH CUT):
匹配剪輯總是被錯當成跳切,但兩者是不一樣的,匹配剪輯連接的兩個鏡頭通常動作一致,或者構圖一致。匹配剪輯通常用在場景切換上,因為畫面總是從一處跳到另一處,所以才會造成誤解。匹配剪輯不一定要落在視覺上,也有以對白為基礎的匹配剪輯。
6、淡入淡出(FADE IN / FADE OUT)
這個手法我們看過無數(shù)遍,就是鏡頭模糊進入全黑畫面中,或者從其中淡出
7、疊化(DISSOLVE)
就是把一個鏡頭疊加到另一個上,這個手法在蒙太奇中也經(jīng)常用到,同樣也可以表現(xiàn)時間流逝,你可以對同一鏡頭進行疊化
8、跳躍剪輯(SMASH CUT)
是一種效果很突然的轉(zhuǎn)場方式,一般用在角色從噩夢中驚醒這類場景里?;蛘邚拇髣幼鞯漠嬅孓D(zhuǎn)至緩和的畫面,反之亦然。
9、圓形劃像(IRIS)
最早的時候,這其實是相機自帶的效果,那個時候相機可以手動開關光控,今天單純只是一個風格化的手法,在很多電影場景中都能看到。
10、劃像(WIPE)
劃像就是把畫面劃入劃出
11、隱藏轉(zhuǎn)場(INVISIBLE CUT)
利用陰影隱藏剪接,造成同一鏡頭的假象,剪接被藏在鏡頭的快速搖動里。如今這種手法也很流行,將剪接轉(zhuǎn)場隱藏在鏡頭運動中,也可以利用穿過畫面的物體隱藏剪接,也可以利用離開畫面的物體。
12、聲音滯后(L-CUT)
基于音效剪輯的轉(zhuǎn)場方式,上一鏡頭的音效一直延續(xù)到下一鏡頭,留意聲音滯后不一定用在有預見性的片段里,它很常用,即使是角色間簡單對話也會用到。
13、聲音先入(J-CUT)
則是下一鏡頭的聲效在畫面出現(xiàn)前響起,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些手法很不起眼觀眾可能根本不會發(fā)現(xiàn),但這正是要點。聲音滯后和先入就是為了保證不打斷節(jié)奏,營造一個完美的過度,承上啟下,讓音效去引導觀眾。聲音先入也很適合用于給畫面引入新的元素。
5. 攝影蒙太奇的創(chuàng)作手法
蒙太奇思維方式
蒙太奇是影視藝術家認識、理解生活的思維方式和反映生活的藝術手法。即蒙太奇思維方式——形象思維。影視導演運用蒙太奇語言構想未來的作品(影視片)。構思時,著眼于鏡頭設計,并調(diào)動影視的各種元素(包括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勿入、光、聲、色、景、物、宇、構圖、特技等,可謂集聲畫之美,匯視聽之娛,融表演、攝影、布景、美術、道具、服裝、錄音、建筑、化妝等于一爐??空w的藝術把握,靠鏡頭組接,靠“想象、形象
遠飛”,產(chǎn)生視象,形成一幅幅“無狀之狀,無像之像”的未來的屏幕形象有聲畫面,尺幅千里,氣象萬干,繪聲繪影。
導演有了蒙太奇思維,就腦中有鏡頭、胸中有總譜(包括總體構思和聲音總譜),一步一個腳印進行拍攝事宣,依據(jù)劇本和分鏡頭劇本進行前期和后期藝術處理,最后完成電視藝術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