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蓬的視頻
成立于2010年。
收費標準如下:
1,個人錄制
200元/小時 起(1-2人)貼唱或旁白
含簡單效果,CD刻錄一張
(監(jiān)棚、視頻拍攝、精制后期另算)
(棚內有紐曼U87與紐曼149可供升級)
2,合唱錄制
300元/小時 (3-5人)
400元/小時 (5人以上)
含簡單效果,CD刻錄每人一張
(監(jiān)棚、視頻拍攝、精制后期另算)
3,錄音室出租
個人錄音1200元/天 一天按8小時計。
含簡單效果、CD刻錄每人一張
(監(jiān)棚、視頻拍攝、精制后期另算)
2. 一年蓬百科
平遙民俗有:
旱船
用竹條、木條、彩綢編扎成彩舫,四周用綢緞圍合,面用木條、綢緞搭篷。表演時以吹鼓樂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帶系船駕于肩上,假腳盤坐“船”中,似乘船狀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槳在前劃引。
高蹺
用兩根木棍制成蹺腿,一般在6尺上下,高者達1丈2尺。木棍上端處橫裝踏板,表演時演員的小腿綁在木棍上端,腳踏踩板,按各種舞步走動表演。技藝高超者,可跳躍板凳、桌子等障礙物或跌八叉、“金雞獨立”、下軟腰。傳統(tǒng)內容有《白蛇傳》、《慶頂珠》、《狐貍冤》、《唐僧取經》。新中國成立后,又加入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內容《送子參軍》、《計劃生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本縣北城村、干坑村高蹺表演出名。
抬閣
將鐵桿固定在抬桿上端,抬桿周圍用蓮花、彩云等各種道具裝飾起來,再將三四個扮演各種戲劇人物和神話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鐵桿上,由成年男子抬著,在行進中表演。內容有50余種,其中包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貴圖》、《火焰駒》、《斷橋》、《虹霓關》、《起解》、《百花亭》、《盜靈芝》、《下河東》《揀柴》、《蘇護送女》、《雙吊孝》、《黃河陣》、《祥麟鏡》、《反棠邑》、《狐貍緣》、《鳳儀亭》、《血手印》等。
龍燈
用竹、木、布等材料制作精制的龍頭,再以竹圈制成若干節(jié)龍身,用布圍起連接成長達20米以上的龍身、龍尾,上畫龍麟、龍爪圖案。表演時一人用木桿舉龍頭,十數人用木桿分節(jié)舉龍身、龍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戲龍引路。在吹打樂伴奏下,舞動龍頭,龍身隨龍頭走向翻滾起伏,蜿蜒擺動。表演形式有《二龍戲珠》、《調四角》、《八調調》、《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龍首龍身內置有蠟燭,晝夜兼可表演。夜間表演時,龍體內燈火通明,氣勢頗為壯觀。
竹馬
用竹皮或竹篾扎成,外面以綾紗裱糊,再經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后兩截,固定在十二三歲男童的前胸、后腰。身系若干小銅鈴。竹馬隊一般由14名兒童扮演,12匹馬表現(xiàn)十二生肖,前面一個引導的叫馬頭,用戲劇表演中的佛塵指揮,后面一個是馬尾。其余表演者手持馬鞭,象騎著馬奔跑一般,伴之連連作響的鈴當聲聲,猶如萬馬奔騰。夜間,竹馬身上置放燈燭,表演起來尤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雙八調》《單八調》、《剪子股》、《八調調》、《對竹馬》、《沒頭頭》、《三環(huán)套耳》等。
節(jié)節(jié)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實際表演難度更大。表演者多為7歲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妝打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雙肩上面,無須任何綁系,全憑孩童雙腿膝部靠在成人后腦部,用勁站立,類似雜技表演。成年人隨著音樂節(jié)奏,在行進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應舞出各種動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劇目以《西游記》、《八仙過海》等居多,深受群眾喜愛。
地秧歌
地秧歌有舞有唱,樂器有腰鼓兩面,鈸、釵各一付,鑼兩面,口刮四面,有條件時樂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應增多。一位手搖撥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以平遙方言即興演唱吉祥而風趣的“四六句子”。句段間,各種樂器驟然齊擊,緊鑼密鼓的間奏,鏗鏘悅耳。腰鼓手是樂隊的核心,拉開演奏架勢,手舞足蹈,在隊伍中走來走去,十分活躍。其他樂手既敲擊,又表演,形態(tài)自如。地秧歌流傳較廣的傳統(tǒng)曲目有《觀五京》、《十盞燈》、《王祥孝母》等。
3. 一年蓬的圖片和別名
蘆花 ,別名和雅稱:葭花、蘆蓬蕽、蓬蕽、蓬茸、水蘆花,它是秋冬季節(jié)的一道獨特風景。
蘆花生命力頑強,多生于江河胡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除了森林生地不生長外,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它都能以迅速擴展的繁殖能力形成連片的蘆葦群落。每當入秋之后,翠綠的蘆葦桿由青綠變成了淺黃,繼而深黃,繼而延展,然后忽然就有一天,頭頂就撐開了一蓬豐實的蘆花。蘆花輕而柔,在風里有一種無法言喻的風姿。
4. 一年蓬唯美圖片
醉眠花中,靜度流年
《醉眠》
宋·唐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馀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醉眠山中,是什么樣的感受?
山上一片寂靜,好像太古時候一般;日子清閑得令人覺得漫長,過一天就好像度過了一年。暮春依然還有些花朵開放,使我還可以在醉酒時賞花;鳥兒婉轉的啼鳴,并不妨礙我安眠。
在《紅樓夢》中,史湘云曾醉眠在牡丹花中,憨態(tài)有趣。
我們總在匆忙中趕路,走著走著,不妨抖一抖身上的塵土,停在一個可愛之處,醉眠在花中,靜度這歲月流年。
簡單生活,休閑度日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辛棄疾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隱居在鄉(xiāng)間的辛棄疾過著令人羨慕的隱逸生活。
鄉(xiāng)間的生活安逸,優(yōu)美的風景,融洽的鄰里關系,都讓辛棄疾感到幸福和愉快。兒童拿著長竿打棗,他靜靜地觀賞,十分愜意。
很多人,不懂如何生活,把簡單的生活,弄成一地雞毛。如果你終日在問題中,就會被問題糾纏。要活得簡單并不難,少一點欲望,多一點真誠;少一點亂忙,多一點悠閑。
知足長樂,終身不辱
《北門》
清·金病鶴
北門風味早秋涼,蕈子新鮮栗子香。
白玉筍鞭翡翠豆,銀絲蘿卜象牙姜。
鱸羹雞片人嫌貴,薄酒清茶我慣嘗。
野飯花燈本無用,醉歸猶得趁斜陽。
秋天有些涼意,可詩人的生活卻很愜意,蘑菇、栗子飄香、鮮筍甘香,蘿卜和象牙姜也是好東西。雖然沒有精美的食物,但這些粗茶淡飯是我習慣了的食物。
雖然只是普通的食材,但是,詩人卻非常知足。
真正的精致的人,不是要求食物的精致,而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你若熱愛生活,生活哪里都可愛。
閑觀歲月,寵辱不驚
《臨江仙》
宋·朱敦儒
生長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
花間相過酒家眠。
乘風游二室,弄雪過三川。
莫笑衰容雙鬢改,自家風味依然。
碧潭明月水中天。
誰閑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朱敦儒的生活,重在一個閑字,他說:誰像我一樣悠閑,連神仙也不羨慕。
“忙”是生活的常態(tài)。可又為了生活的舒適,為了生命的愉悅,總希望生活如己所愿,如己所喜,由己掌控,由己所為,向往一種自我狀態(tài),能夠做喜歡的事情,過快樂的時光。
人生之路,走走停停是一種閑適,邊走邊看是一種優(yōu)雅,邊走邊忘是一種豁達。
自在瀟灑,俯仰無愧
《四塊玉·樂閑》
元·張可久
遠是非,尋瀟灑。
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閑水北春無價。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不管人間是非,慢慢地品嘗清茶,品味香甜的瓜果,觀賞花草,這樣清靜悠閑、恬然自娛的隱逸生活,確實令人神往。
歲歲年年,有茶、有瓜、有花相伴,已經足夠美妙。
人生幾多流轉,以一顆素簡之心,徜徉在山重水復的人間。余生不惹是非恩怨,跟隨歲月優(yōu)雅的老去,不管是非成敗,只求問心無愧。
在孤獨里,自足自樂
《獨坐偶書》
宋·鄭剛中
焚香閉草廬,滯念掃無馀。
世事尤宜靜,交情只可疏。
屈伸當視蠖,濕沫戒如魚。
暖甚一窗日,三冬宜讀書。
一個人的時候,焚香靜坐,雜念全無。日子久了,就會明白,靜是一件多么難得的事,人與人之間還要有些距離才好。
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在窗前,讀讀書,就很好了。
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在孤獨里,找一個場自足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時候,也很好。
我們總是在遠方,尋找閑適的生活。其實,卻不知,閑適就在我們的心里。
守好自己的方寸,在一朵花里坐落,在一片綠葉上寫詩,在一盞茶里品味人生。遠離塵世渡口,讓心回歸簡單,隨墨香飄逸,攜一份清淡,歷久彌香。
當你心境安寧,閑適自來;當你知足常樂,樂境自有。讓我們用一顆閑適的心,度悠然的歲月。
5. 一年蓬簡介
瀟灑自在詩句,例如:“老夫瀟灑歸巖阿,自鋤白雪栽梅花?!?/p>
出自:《梅花 其一》(節(jié)選)
元代 :王冕
髑髏夢老披蒙節(jié),黃河萬里無顏色。
老夫瀟灑歸巖阿,自鋤白雪栽梅花。
興酣擊劍長嘯歌,不問世上官如麻。
疏枝錯落花燦爛,正似推篷溪上看。
作者簡介: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
6. 一年蓬又叫什么
春天的雅稱
“春陽” 因春天陽光溫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
陳子昂詩“白日每不歸,春陽時暮矣?!本褪敲鑼懘宏柕脑娋?。
“ 陽春” 春天的美稱。唐朝詩人李白詩中就有“陽春召我饒煙景”的詩句。
“ 芳春” 因春天草木萌動,百草新生,大地草綠如茵,繁花似錦,故而得名。陸機詩“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將芳春的特點,寫得入景入神。 蠢 古時“春”“蠢”同音同意,春來蟲動,形聲兼會。
“ 青春” 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艷陽” 因春季陽光燦爛而得此榮名。清代華廣生輯俗曲集《白雪遣音·艷陽春》有句云:“艷陽天,和風蕩蕩,楊柳依依”。
“三春 ”因為春季包涵了一、二、三月,而合稱“三春”。孟郊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 按民間習俗,十天為一春,春季有90天,故又稱“九春”。詩人阮籍有詩:“說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 此外,還有“陽節(jié)”、“昭節(jié)”、“韻節(jié)”、“淑節(jié)”、“侖靈”等二十多種雅稱。
春天:
四季之一。從節(jié)氣意義上講,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的春分開始,到夏至結束。在愛爾蘭,2月~4月被定為春季。氣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種盡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劃分標準,以5天平均氣溫為標準,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0℃時開始進入春季,當溫度高于22℃時意味著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農業(yè)影響
農作物生長
對農民來說,春季是播種農作物的季節(jié)。這也是“春雨貴于油”發(fā)揮作用的季節(jié)春雨也對農作物有著影響,這對果實、生長還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春季我們要及時清理田地中的雜草,不然雜草會吸收農作物養(yǎng)分使其干枯使農作物死亡。
耕種
在春天不僅重視生長還要重視耕種的方法。
節(jié)氣
24節(jié)氣(2張)
立春太陽位于黃經315°,2月2-5日交節(jié)。
雨水太陽位于黃經330°,2月18-20日交節(jié)。
驚蟄太陽位于黃經345°,3月5-7日交節(jié)。
春分太陽位于黃經0°,3月20-22日交節(jié)。
清明太陽位于黃經15°,4月4-6日交節(jié)。
谷雨太陽位于黃經30°,4月19-21日交節(jié)。
氣象
呼倫貝爾的春季
由于熱空氣開始北移,而冷空氣還往往依然徘徊,此外土地、水域與空氣溫度上升的速度不同,春季在地球上許多地方是最多雨的季節(jié)。在中國江南地區(qū)有著名的黃梅天氣,在歐洲時常有很強的風暴,在北美洲往往出現(xiàn)龍卷風,而北方多數會出現(xiàn)大風天氣。
天文
地球公轉和季節(jié)變化
地球赤道與其公轉軌道交角是四季更迭的根本原因。春季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逐漸北移,春分之后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北半球。在春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近漸遠。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距離太陽最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于寶瓶座、雙魚座、白羊座的背景上。
農諺
立春落雨至清明:
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
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氣候會陰晴冷暖無常。
春曝死鬼,夏霧做大水: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6、立春趕春氣:立春之后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fā),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
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
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內謂之早春,若播種莫過早也不過遲,按季節(jié)行事。
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
立春晴,雨水均 。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
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雙春好種田。
雨水
雨水連綿是豐年,農民不用力耕田 。
雨水日下雨,預兆成豐收 。
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氣溫低則多雨,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 。
驚蟄聞雷米似泥:驚蟄日打雷,表示節(jié)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
二月二打雷,稻米較重捶:表示節(jié)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當天,如果春雷乍響,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這是臺灣北部的農業(yè)現(xiàn)象,南部則比較早。
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芍藥夏日開花,春分種太慢了。
春分有雨病人?。捍悍秩杖粝掠?,則病人少。
清明
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愛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單衣,常被突如其來的寒冷凍壞。
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氣寒冷,那么整個春季的氣候就不會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會少。
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與盛夏之交,這時南方氣候開始暖和,而北方還在寒冷中,南北溫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此時,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匯沖突,發(fā)生了氣旋,天氣便轉為陰雨。 氣旋過后,天又轉晴,這好像小孩子破涕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千古名句細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節(jié)氣變化特點,生動形象地勾出廣幅江南早春的秀麗景色。
保健養(yǎng)生
春天的天氣變化最為反復無常,使人出現(xiàn)種種不適癥狀,患上種種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發(fā)芽,百病發(fā)作”的季節(jié),應注意保健養(yǎng)生。
堅持鍛煉
春天,萬木吐翠,空氣清新,正是采納自然之氣養(yǎng)陽的好時機,而“動”為養(yǎng)陽最重要一環(huán)。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風景區(qū)去春游。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yǎng)性,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強體防病。
注意養(yǎng)肝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fā),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郁。所以,養(yǎng)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志。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fā)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yǎng)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
春季美景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yǎng)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穿著冬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jié)體溫。如果衣著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加懈哐獕骸⑿呐K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