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馬7o一3oo鏡頭
大變焦鏡頭追求的是望遠性能,畫質(zhì)肯定達不到定焦鏡頭的水平。
2. 適馬70-210鏡頭
目前專一使用賓得8年了,最早機身Kr,后來添了K5II。鏡頭過手了很多,最早套頭,后來A頭50/2+太苦瑪135/3.5手動,再后來騰龍A16+適馬70-210/2.8自動,最終選定騰龍A16+賓得DA50-135/2.8+威達神鏡1號(70-210/3.5marco)手動?,F(xiàn)在室內(nèi)A16,室外50135,拍花神鏡1號,感覺完全夠用。題主這套組合可以說已經(jīng)是頂配了,我等財力不濟,唯流口水爾。
3. 適馬70—300f4_5.6apodgmacro鏡頭
有3個型號.
適馬 70-300mm F4-5.6 DL MACRO SUPER
適馬 70-300mm F4-5.6 APO DG Macro
適馬 APO MACRO SUPER II 70-300mm F4-5.6
4. 適馬70-2002.8鏡頭怎樣
手上倆適馬一個騰龍,其中就包括適馬10-20這一款,另外就是適馬微距小黑二代。
這倆也算是適馬經(jīng)典之作了,前者拍風光拍夜景偶沒少出好片子,但缺點是抗眩光差一些,后者沒的說,用料十足的大塊頭,人像相當出色。適馬的鏡頭,要買的話盡量買新出的型號(比如說04年05年往后的)。
舊的型號機械性能的確不行,鍍膜也容易發(fā)霉(也就是說需要注意防潮保養(yǎng)),EX涂層容易掉皮(影響美觀)。
適馬那個18-50綜合起來還是不如騰龍17-50。至于所說的適馬18-50/2.8用的人多,這個我手上沒資料。不過朋友有一個騰龍28-75/2.8,算是騰龍17-50/2.8的前輩,感覺對人物膚色的還原很好,焦外也算不錯(但有明顯二線性),銳度也不錯,缺陷是感覺有點干巴巴的,不夠油潤(用類似柔和模式之類的來拍也許能好一點吧),長焦端比較肉,騰龍似乎不少鏡頭都有點干巴巴的感覺。
總的來說適馬的進步很快,而騰龍,感覺其鏡頭制造水平跟不上其光學技術(shù)水平,最簡單的例子,這么多年連個超聲波馬達都搞不定。
老實說,騰龍的低端SP鏡頭(SP也就是騰龍的所謂專業(yè)鏡頭),故障率也不低,好評如潮的騰龍70-200/2.8甚至出的時候連個腳架環(huán)上的螺絲都不耐用(70-200也不算低端SP頭了,不過論做工,180/3.5微距真的比它強一個檔次)。當然,適馬VS騰龍,最好是具體型號之間的比較,否則過于泛泛。
手上的騰龍是180/3.5微距,論做工,絕對是相當不錯,成像效果也好(但自動對焦幾乎沒有實用價值),再考慮騰龍之前的90微的風風火火,個人認為騰龍的最大優(yōu)勢應(yīng)該是在微距方面。
5. 適馬鏡頭70-200
如果你指的是防抖效果,那么意思就是防抖效果相當于提高二檔快門速度 如果你指的是鏡頭上的二個開關(guān),那就是一個是縱向防抖一個是橫向防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