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平擊球要點
我是一個業(yè)余網球2.5水平的。影響比賽的因素,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心理和戰(zhàn)術。這兩個點合起來可以寫一本書了。有時候感覺并不需要致勝一分,而是你能否比對手多打一拍。
我就說下我個人比較關注的幾個點吧。這幾個點是我之前輸比賽之后根據我當時的情況總結的比較針對我個人的問題。
一、熱身
五分鐘遠遠不夠啊!五分鐘遠遠不夠??!五分鐘遠遠不夠?。。ㄖ匾氖虑檎f三遍)
以前每次比賽之前熱身五分鐘特別緊張,最怕聽到裁判說還有一分鐘。
后來開始學別人,在正式的五分鐘熱身之前自己先在場外做無拍熱身。無拍熱身中非常重要的幾個關鍵點是:中速跑、肌肉預熱、關節(jié)活動、拉伸。不要覺得麻煩,這些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不僅跟預防受傷有關系,而且充分預熱之后,在上場做正式熱身的時候,可以拉兩個小球就迅速推到底線練習了,為自己爭取最多的時間熱身。
二、觀察
熱身階段就要觀察對方。在拉練的過程中適當地改變一下手中上旋和平擊的比例,以及觀察對方正反手的習慣,尤其是反手,擅長單反雙反還是削,削球一定要看他推出去的程度。
另外,截擊、高壓和凌空一般不會在熱身中出現。只能通過在比賽中去試探了。
三、發(fā)球
平擊、上旋、側旋三種發(fā)球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威力。超過一米八的人一發(fā)可以多用平擊,但這并不絕對。我見過不到一米七的人一發(fā)也用平擊,而且落點還不錯的情況。很多人一看對方用側旋發(fā)球就覺得好接,其實也并不絕對,我見過一個左撇子的側上旋發(fā)球旋轉怪得讓我一來直接抽空。
但是,不管你發(fā)球再變態(tài),如果你只用一種發(fā)球,一局下來,對方再笨,也已經把你摸透了。
所以,練習多種發(fā)球吧,讓自己的發(fā)球有變化,這樣在比賽中很能夠主導進程。當然,除非你發(fā)球角度非常刁鉆,內角外角高精準,球球都能讓對方被動或者受迫,那即使你只會一種發(fā)球,對付大多數業(yè)余選手也綽綽有余了。
四、相持球
前段時間看的一場決賽,雙打,搶七爭勝敗,最后的幾個球雙方全都打保守了,相持多拍,平均每球來回幾十拍,全是偏上旋,最后一球拉了十分鐘,其中一個人忍不住了,而且看到對方回球落點在中場,沒有推深,就想當然的平抽了。結果掛網。在場所有人唏噓。
相持球不只考驗技術,關鍵是考慮心理。當時四個人速度都有、技術都有、唯一的問題就是其中有個人性子有點急,以往打球摔過拍子那種。
這種時候,除了跟你說穩(wěn)住,沒有別的辦法,但其實說穩(wěn)住也沒用。打了那么多比賽,誰不知道要穩(wěn)住啊,道理誰都懂,只是到場上以后,沉浸在賽場上,求勝之心,哪怕一絲絲,若隱若無地出現了,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個巨大的裂痕,誰先撐不下去,誰掛。心理上被對方看出來問題了,這比賽就輸了一半了。
我在相持球上也吃過虧。有一種現象是,幾十拍以后,手越來越僵,動作越來越固定,這個時候一變打法很可能會出問題。如果是單打,寧愿變線不要換打法,如果是雙打,變線也沒用,兩個人在底線,守的范圍幾乎無死角,這個時候要換打法,能打亂對手節(jié)奏,不管是放小球還是削球或者改平擊,只要你成功了,對手的節(jié)奏就大亂??蓡栴}就在于改變打法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肌肉狀態(tài),狀態(tài)不好很可能會自己非受迫性失誤。所以,從相持球中尋求攻擊性的那一拍,一定要冷靜,放松,穩(wěn)住。
2. 反手平擊球
1.正手平擊發(fā)球
特點作用:速度一般,略帶上旋,是初學者最基本的發(fā)球方法,也是掌握其他復雜發(fā)球的基礎。對方容易回接, 便于銜接正手攻球或反手推撥的練習。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使拍面稍前傾,向右后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于球網時, 擊球中上部向左前方發(fā)力
注意事項:初學者容易出現不拋球、臺內擊球或犯規(guī)的合力發(fā)球。
2.反手平擊發(fā)球
特點作用:出球性質與正手平擊發(fā)球類似,但整個技術動作都與之差異很大,主要為日后掌握高質量的反手發(fā)球打下基礎。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 使拍面稍前傾, 向左后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于球網時, 擊球中上部向右前方發(fā)力
注意事項:除學習正手平擊發(fā)球時的常見問題外,初學者還易用球拍向前下方切擊使球產生急下旋。
3.正手發(fā)右側上旋急長球(奔球)
特點作用:球速快、落點長、角度大、沖力強。球的飛行弧線低且向左偏斜,具有較強的右側上旋。如想有目的地與對方形成中、遠臺相持球,或是迎戰(zhàn)擅長搓攻打法的對手時,此種發(fā)球是很有效的。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 使拍面稍前傾, 前臂手腕自然下垂,肘關節(jié)高于前臂,向右后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近于網高時,擊球右側向右側上方摩擦,觸球一瞬間拇指壓拍,手腕從右后方向左上方抖動
注意事項:多至斜、直兩條線,要求角度盡量偏大,有時可配合至對方中路。
4.反手發(fā)急球
特點作用:比賽中為了牽制對方,偶爾使用一個反手急球,可以壓住對方反手,再突變正手,作為主要戰(zhàn)術的配合。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 使拍面稍前傾, 上臂自然靠近身體左側,向左后方引拍。球從高點下降至低于網高時,擊球左側中上部,觸球一瞬間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橫擺,手腕控制球拍加力摩擦球,腰部配合向右轉動
注意事項:應與反手平擊發(fā)球相區(qū)別,反手急球著臺后反彈弧線偏低。
3. 平擊球的擊球點處在什么位置
1、站姿與握拍
面對球網,雙腳向前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腰部略向前,用非握拍手輕托拍頸,拍頭與下巴齊平,雙肘彎曲,將球拍舒適伸在前面,身體前傾,重心落在雙腳上。當判斷對方來球朝你的反拍方向飛來時,輕握拍頸的左手應該迅速幫助右手握拍變換為反拍握拍法。正拍若使用東方式的正拍握法或西方式握法,在打發(fā)球時應變化為相應的反拍握拍法,不然反拍是打不好的。雙手握拍的人,大多也需要變化握法。
2.做好后擺引拍動作
向左肩轉髖帶動右手向左后方擺動,左腳向左轉90度與底線平行,同時右腳向左前方上步,左肩對著球網,手腕繃緊、后伸,雙肩夾緊,右手拇指靠近左腿的上部。后擺時肘關節(jié)自然彎曲,下垂,重心移向后方的腳上。反拍的后擺動作應比正拍后擺更早地完成。單手反拍時,左手可輕托拍頸,伴隨著向左轉的協調動作;若是雙手反拍揮臂,需要更充分的轉體動作,右肩轉向左側的網柱。
3.一氣呵成揮拍擊球動作
從后擺進入向前揮動時應緊握球拍,手腕固定,右腳與網成45度角,轉動雙肩、軀干和臀部,揮拍向球,反拍的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側前方,擊球時球拍于右腳應在一條直線上。擊球瞬間,揮拍頭的揮動最快,對準來球把球打正,肘部應伸直,球拍與手齊平,雙眼盯住球。隨著身體重心從后腳移向前腳。反拍上旋球的擊球動作其拍頭軌跡是自上而下的。
4.隨揮動作
球擊出后,拍面平行于網的時間盡量長些,揮拍沿著球飛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隨球向前的距離小于60厘米,重心前移,落在右腳,身體也隨著轉向球網,揮拍在右肩上方結束,拍頭指向上方(削擊球則不同),完成好隨揮動作有助于控制球的落點和方向。隨揮動作要比后擺動作大而充分,從而保證擊球動作的完整和穩(wěn)定。隨揮跟進動作結束,身體轉向球網,迅速恢復原來的準備姿勢,準備下一次擊球。
反拍與正拍一樣也有幾種不同的旋轉擊球方法。主要包括上旋球、下旋球、側旋球、和平擊球。
1.上旋球
球拍自左后方向前上方揮擊,這時球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旋轉,故稱為上旋球。要想產生急劇上旋,需加大向上提拉的幅度,上旋球的最大優(yōu)點是便于加力控制,尤其在快速跑動中,其他的打法容易失誤,而上旋球則有較大的把握。因為,反拍上旋球的飛行路線呈彩虹狀,過網后有急劇下降的特點,可以打出短的斜線球,把對方拉出場外回擊取得主動,同時也是破壞對方上網的有利武器。教低的上旋球落在對方上網人的腳下,使其難于還擊。
2.下旋球
俗稱"削球",和上旋球方向相反,它是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揮拍,打在球的后下部產生旋轉,球由后前方向下方旋轉,成下旋球。下旋球的飛行路線是向上的弧線,過網時很低,但可以打對方的深區(qū)(后場),落點容易控制,比較穩(wěn)健和準確。常用于隨擊上網,可以協調連貫地把隨擊與上網結合起來,利用球的飛行時間和深而準的落點沖至網前截擊;也可以做為變換旋轉和節(jié)奏的打法,擾亂對方取得主動。
3.平擊球
揮拍擊球的路線是從后向前上方較平緩的揮擊,擊球拍面幾乎垂直地面,擊球的正后部,用同樣的力量擊球,這種擊球方法的球速最快,球的飛行路線最平直,而球落地后的前沖力量也較大,但準確性較差,尤其在快速奔跑中用平擊球的打法很難控制球的準確性,易造成球失誤或出界。
4.側旋球
擊球前的動作與平擊相似,擊球時球拍由后部向內側"滑擊"(平揮動),使球產生由外向內的側旋轉,球飛行路線呈水平向外側的弧線飛行,落地后向外跳,常用于正拍直線進攻。
以上是反拍的幾種不同的打法,在實踐中球的旋轉常是混合性能的,因為這與球的方向、力量,旋轉、揮拍路線、擊球時的拍面角度等因素有關,因此,要掌握反拍擊球擊球技術,需要在平時訓練中反復練。
4. 平擊球動作要領
網球發(fā)球技術
在現代網球運動中,發(fā)球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是唯一由自己掌握的擊球法。它可以不受對方制約,在較大的 程度上能夠發(fā)揮出個人的特點,用以控制對方,為自己的進攻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為此,要求運動員必須比較全面地掌握各種發(fā)球技術,以利在比賽中爭取主動。
1.動作要領
(1)握拍法大陸式或東方式反拍握拍法。
(2)準備要勢全身放松,側身站立在端線外中場標記近旁邊(單打),左肩對著左邊網柱,面向右邊網柱,兩腳分開約同屑寬,左腳與端線約成45“,右腳約與端線平行,重心在左腳上。左手持球輕托球拍在腰部,拍頭指向前方。呼吸均勻,精神集中
(3)拋球與后擺拋球與后擺拉拍動作是同步開始的,持球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輕輕托住球,掌心向上。 當球拍向下向后引拍時,待球手同 時下降至右腿處,緊接著當球拍從身后向頭上方做大弧 度形擺動,身體做轉體、屈膝、展肩時,持球手柔和地在身前左腳前上舉,直至伸高及頭頂。拋球動作要協調、平穩(wěn),球送至最高點再離開手指拋向空中。此時右肘向后外展約同肩高,拍頭指向天空,左側腰、胯成弓形狀,身體重心隨著拋球開始先移向右腳,然后平穩(wěn)地開始前移。 此刻,肩與球網成直角。
(4)擊球動作當左手拋出球時,球拍繼續(xù)向上擺起,這時握拍手的肘關節(jié)放松,可以使向前轉動的身體和右 肩自動地使手臂產生一個完美的繞圈(注意不是故意叫 拍子去做搔背動作)。當球下降至擊球點時,迅速向上揮 拍擊球,左腳上蹬,使手臂和身體充分伸展,當身體向前上方伸展擊球時,肩、手臂已經回轉,雙肩與球網平行。 揮拍擊球時,持拍手腕帶動小臂有一個旋內的“鞭打”動作,這就是發(fā)球發(fā)力的關鍵動作,也是其他諸如重心前移、蹬腿、轉體、揮拍等力量聚集的總和。
(5)隨揮動作球發(fā)出后,身體向場內傾斜,保持連續(xù)的完整的向前上方伸展的隨揮動作。球拍揮至身體的左 側(美式旋轉發(fā)球球拍隨揮至身體的右側),重心移向前方,做到完全自然地跟進并保持身體平衡。
5. 網球單反平擊球要點
呵呵,用幾只球拍,那都是高手?。?/p>
kpro系列在這三支球拍里相對是最容易駕馭的,100平方英寸,不足300克,適合中級的,喜歡上旋的選手,尤其是女選手。
ktour拍面小,只有95,但是重量也不很重,也沒有300克。這款拍子很適合打單反,控制很好,旋轉也很強。海寧原來就是用tour系列的球拍。
blade有兩種,98拍面和93拍面的。98拍面其實適合各方面比較均衡的強力底線型打法,擊球角度和旋轉變化都很豐富,發(fā)球強勁,平擊較多,上旋不是特別強烈的進攻型選手。
93的那種適合上旋很少,平擊占了絕大多數的上網型選手,譬如亨曼或者特松加那種,上網型選手使用。
blade系列不好駕馭,建議先試試在買……
6. 平擊球的擊球階段
1、正手平擊發(fā)球。站位近臺,左腳稍前,右腳略后,含胸收腹。左手持球置于掌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使拍而稍前傾,手臂向右后方引拍。
2、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高于網球時,擊球中上部向左前方發(fā)力,擊球后第一落點在球臺中央,擊球后手臂繼續(xù)向左前方揮動并迅速還原成準備姿勢。乒乓球正手平擊發(fā)球的動作要領:1、發(fā)力部位以前臂帶動手腕為主,動作過程中身體重心從右腳移至左腳。觸球點的高度要適當,發(fā)急長球時觸球點要低些,發(fā)近網短球時觸球點要高些。以右手持拍為例,正手發(fā)球時,身體重心通常從右腳移至左腳,反手發(fā)球時則相反。2、初學者容易出現不拋球、臺內擊球或犯規(guī)的合力擊球。拋球要穩(wěn)定,包括拋球的高度和拋球后球上升與回落的線路要穩(wěn)定。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準確,盡量用相似的動作發(fā)出不同旋轉的球。
3、從開始學發(fā)球即力求做到技術動作規(guī)范、合法,為以后學練高難度發(fā)球打好基礎。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的發(fā)力要講究技巧,使球既不致下網也不致彈跳過高或出界。以前臂、手腕發(fā)力為主,但應注意腰部的協調配合,以提高發(fā)球的質量。
4、平擊發(fā)球不會使球發(fā)生強烈旋轉,對方容易回接,回接后進行正手攻球或反手推撥很容易形成來回球,使初學者很快對攻球和反手推撥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7. 平擊球特點
1.動作要領:站位近臺,右腳稍后或兩腳平行開立,上臂和肘關節(jié)靠近右側身旁。擊球時,前臂向前推出,食指壓拍,拇指放松,球拍前傾,在來球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擊球后,手臂隨勢前送。
2.技術要領:在推擋時,兩腳站位與肩同寬,后腳跟稍抬起,身體重心提高,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觸球主要靠手和小臂向前發(fā)力,直握拍手的大母指要伸開,主要靠食指和虎口控制住拍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