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么單反拍的總是糊的
這是因為操作者未有掌握攝影的基本技能而致,因為手動檔在iso感光度設定后,在光圈和快門速度的搭EV值也是有合理與不合理的匹配的,掌握這個匹配還需經過經驗積累,另外手動對焦有近視老花眼者存在有視力差,對焦不實這是常態(tài)。
2. 單反拍攝總是糊
景深問題,光圈開的越大,景深越小,就是近處清楚。遠處模糊,這種拍攝經常用于人物拍攝,是一種藝術風格,想都清楚,吧光圈開的小一點。
3. 為什么單反拍出來不好看
單反相機相對于手機來說,特點明顯,有人說單反拍出來的效果好,是因為拍攝者通過單反相機的設置,根據拍攝情況具體做了調整。
一、光圈可調
1、相機光圈的大小,控制著進光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照片的亮度。感光度相同的情況下,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暗。
2、光圈從攝影藝術角度來說,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用來控制照片的景深。
如下圖所示
那什么是景深呢?景深,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張照片中清晰的部分。照片中,清晰的部分越多,表示景深越深,清晰的部分越少,表示景深越淺。
而景深表現在照片上的明顯特征就是虛實對比,進而通過虛實對比讓照片更加簡潔,主體突出。
二、快門可調
1.影響照片的亮度
快門時間長短直接影響進光量的多少。在光圈和感光度不變的情況下,快門時間越長,照片越亮,
2、可以根據時間長短拍出軌跡如燈帶等。
三、感光度可調
感光度又稱為ISO,是指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如果相機屏幕上顯示的ISO數字越大,表明設置的感光度越大,相機對光線越敏感;數字越小,表明設置的感光度越低,相機對光線越不敏感。
具體表現在照片上就是照片的明暗,如果光線不足,可提高感光度來達到效果,而且遵循白加黑減的原則。
4. 為什么單反拍出來很模糊
常用的方法:
1、如果手持相機請打開鏡頭防抖(如有防抖功能),如果用三角架務必要關掉鏡頭防抖。
2、提高感光度以提高快門速度,減少曝光時間長度。
3、焦點要實,對準焦,建議使用單點焦點對焦,把興趣點放在焦點上。
4、用三角架,三角架,三角架,說三遍。
5、如果器材品質較差,適當提高銳度對比度等參數,當然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換檔次更高的相機和鏡頭,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
5. 為什么單反拍照片模糊
單反相機拍出來的原片本來就是灰蒙蒙的,留給后期制作的余地,尤其是標準模式最灰,其次是人像模式,風格模式相對沒那么灰。如果不想后期,就要在相機里進行加銳度、對比度等設置。我個人更喜歡按標準模式拍攝,照片灰一些,后期余地更大一些。
6. 為什么單反拍出來總是模糊
原因:
1、聚焦不準,使用手動聚焦而忘記手動,自動聚焦焦點選擇錯誤。
2、快門速度過低。
3、低于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相機無法聚焦到目標上。
4、iso過高,畫面顆粒感明顯。
單反相機相片模糊解決辦法:
一、對焦優(yōu)先
照片模糊的一大原因是拍攝是沒有對上焦,或者是聚焦對象錯誤。你可以在按下快門之前檢查一下焦點是否鎖定在了正確的拍攝對象上面,另外也不要直接按下快門,你應該先半按快門進行對焦,然后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二、使用三腳架
三腳架是避免機身晃動的理想工具。在使用三腳架拍攝時,你不再需要去擔心快門速度(快門速度越慢產生模糊的幾率越高),同時也可以讓你將ISO降至最低,以避免畫面出現太多噪點。
三、合理調節(jié)ISO
相機的ISO設置非常重要,因為它能讓你獲得更高的快門速度。舉個例子,ISO從100調至200可讓快門速度從1/60秒縮短至1/125秒,這也就足以避免相機晃動和拍攝對象移動所產生的畫面模糊了。
四、尋找光線
在拍攝時,你還應該盡量創(chuàng)造出明亮的拍攝環(huán)境。比如在拍攝人物時,你可以讓拍攝對象更覺靠近光源。如果擁有充足的光線,你就可以進一步縮短快門速度,從而避免畫面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