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像攝影角度與構圖
仰視角度、平視角度、俯視角度
一、突出人物身高的仰視角度
仰視角度拍攝人像,可以很好地突出女性腿部曲線,使女 部過短的女性,攝影師可以選擇仰視拍攝,以彌補模特自身的不足。
仰視拍攝時,攝影師要注意模特背最不要雜亂,仰視背景大多選取天空,以藍天為襯托,可以很好地突出畫面的主體。
二,平視角度
平視拍攝,是指相機與被攝人物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平視角度減少了攝影師的主觀意識,顯得更加客觀,更加貼近生活,人物更顯親切自然。
拍攝時攝形師要掌握好被攝者的視錢,無論站姿、蹲姿,還是臥姿都要以被攝者的眼睛為中心點,這樣拍攝出來效果才會更加真實自然。
三,增強趣味性的俯視角度
俯視拍攝是指用相機從上而下拍攝在人像攝形中,俯視角度并不常見,不過在有些場合合理利用俯視角度拍攝,往往會得到一種跟平常視角不同效果的畫面,改變常規(guī)的拍攝,可以給我們習以為常的人像作品增添另類情趣。
在拍攝人像的臥姿時,可以選擇俯視拍攝。選擇恰當?shù)臉媹D,是俯視拍攝的關鍵點,一般來說可以選擇對角線構圖,也可以利用一些道具作為陪襯,以豐富畫面,并且可以達到一種平衡。
2. 人像攝影構圖大忌
人像攝影構圖的方法有三分法構圖、三角形構圖、S形構圖、對角線構圖、平衡式構圖、A字形構圖、框架式構圖和居中式構圖法。
3. 人像攝影角度與構圖角度關系
1.平攝
攝影(象)機與被攝對象處于同一水平線的一種拍攝角度。平攝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側面、斜面三種。
正面拍攝,鏡頭光軸與對象視平線(或中心點)一致,構成正面拍攝。正面拍攝的鏡頭優(yōu)點是:畫面顯得端莊,構圖具有對稱美。用來拍攝氣勢宏偉的建筑物,給人以正面全貌的印象;拍攝人物,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人物的正面形象。其缺點是:立體感差,因此常常借助場面調度,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側面拍攝,從與對象視平線成直角的方向拍攝,叫側面拍攝。側拍分為左側和右側。側拍的特點有利于勾勒對象的側面輪廓。
斜面拍攝,介于正面、側面之間的拍攝角度為斜面拍攝。斜拍能夠在一個畫面內同時表現(xiàn)對象的兩個側面,給人以鮮明的立體感。斜拍是影視教材中最常見的拍攝角度。
2.仰攝
攝影(象)機從低處向上拍攝。仰攝適于拍攝高處的景物,能夠使景物顯得更加高大雄偉。用它代表影視人物的視線,有時可以表示對象之間的高低位置。由于透視關系,仰攝使畫面中水平線降低,前景和后景中的物體在高度上的對比因之發(fā)生變化,使處于前景的物體被突出、被夸大,從而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影視教材中常用仰攝鏡頭,表示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歌頌,或對某種對象的敬畏。
仰攝的角度近似垂直,叫做大仰。一般表示人物的視點,以表現(xiàn)其暈眩、昏厥等精神狀態(tài)。
3.俯攝
與仰攝相反,攝影(象)機由高處向下拍攝,給人以低頭俯視的感覺。俯攝鏡頭視野開闊,用來表現(xiàn)浩大的場景,有其獨到之處。
從高角度拍攝,畫面中的水平線升高,周圍環(huán)境得到較充分的表現(xiàn),而處于前景的物體投影在背景上,人感到它被壓近地面,變得矮小而壓抑。用俯攝鏡頭表現(xiàn)反面人物的可憎渺小或展示人物的卑劣行徑,在影視片中是極為常見的。
4.頂攝
攝影(象)機拍攝方向與地面垂直。用頂角拍攝某些雜技節(jié)目或歌舞演出,有獨到之處。它可以從通常人們根本無法達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造型,拍成構圖精巧的畫面。頂攝的作用還在于它改變了被攝對象的正常狀態(tài),把人與環(huán)境的空間位置,變成線條清晰的平面圖案,從而使畫面具有某種情趣和美感。
頂攝角度在電影電視中并不多見。
5.倒攝
電影攝影機內膠片經過片門時,以反方向運轉進行拍攝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攝取的物體運動過程,以正方向運轉放映,可以獲得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果。倒攝常用以拍攝驚險場面。在電視攝像中,也常用倒攝方法。
6.側反拍攝
從被攝物的側后方拍攝,叫側反拍攝。這種攝法,人物幾乎成為背影,面部呈現(xiàn)較少,可以產生奇妙的感覺。
4. 人像攝影的構圖原則是什么?
在人像攝影當中,人物的比例應該占到畫面多大,放在畫面的什么位置,是否必須水平對齊,是每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時常遇到的問題。常見的人物比例有四種,分別為:遠景人像(人物占畫面小于1/10);全身人像(人物占畫面的1/5左右);半身人像(人物占畫面的1/3到1/5左右);特寫(人物占畫面的1/2到1/3左右)。其實還有局部特寫,但不在此次討論范圍。以上四種人物比例中,屬全身和半身人像最為常見,而遠景人像和特寫則不太好把握,因為遠景人像想要在人物和背景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并突出人物不是那么簡單;而特寫則很容易使畫面看起來太過飽滿,使觀眾產生壓迫感。
5. 人像攝影的構圖
1、人物頭臉方面
人物攝影的頭臉,在視覺上,臉部為重,后腦較輕。因此,拍攝側面像時,影像需偏后一些,甚至后腦的后面可不留空間,使臉部前方空間大于后腦。
2、主體方面
被攝對象俯、仰或傾斜等姿勢,往往導致失重不穩(wěn)的感覺。為此,可通過主體自身的肩頭可自身的手以及與主題有關的書、花、茶杯、扇子等陪襯物體作“襯墊”。
3、主體與陪襯方面
有景物作陪襯的人物攝影題材,在視覺上,人物為重,景物較輕。為此,可將人物所占空間的面積安排得小些,而對景物占有的空間則安排得大些,以取得畫面均衡。
4、明暗深淡方面
人物攝影構圖中,對于明暗深淡,視覺上的輕重也有所不同,一般以深色為重,淡色較輕。通常,可用小面積的深色塊面與大面積的灰色或淡色塊面進行平衡。
6. 人像攝影的角度
1/7
第一,拍攝的時候要從正面來拍攝。
拍攝的時候選擇正面來拍攝,人物盡量不要拍攝背影。
2/7
第二,拍攝的時候要先聚好焦,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
拍攝的時候,一定要先聚好焦,拍攝的前提是清晰。
3/7
第三,拍攝的時候,可以從近景、中景、遠景等各個角度來拍攝。
拍攝的時候,可以從近景、中景、遠景等各個角度來進行拍攝。
4/7
第四,拍攝的時候要把會議的主題拍攝出來。
拍攝的時候,盡量的把會議的主題拍攝出來。
5/7
第五,拍攝的時候要主次分明,把領導人講話拍攝的清晰一點。
拍攝的時候,要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把領導人講話拍攝的清晰一點。
6/7
第六,拍攝的時候,注意構圖技巧,符合黃金分割比率。
拍攝的時候,要注意構圖技巧,符合黃金分割比率。
7/7
最后,盡量的多拍攝幾張照片,從中選擇理想的照片。
盡量的多拍攝幾張照片,從中選擇自己比較滿意的照片。
7. 人像攝影角度與構圖的關系
人像攝影的最佳角度如何分辨?
1 人像攝影中的最佳角度,在哪?在攝影師眼中,在大眾認可的眼中。沒有最佳角度的定格,角度是一個靈活的東西,角度也是靈魂的突出和富有生命力的東西。
2 每個攝影師不同,所取用的角度肯定不是一模一樣的。因為角度不是死的。只有人才能去發(fā)現(xiàn)。尋找不同的角度來去拍攝的。
3 什么是好角度?好角度就是,你的拍攝模特的某一個部位,你認為很不錯的地方。然后根據(jù)攝影的構圖。和機位,對該角度進行拍攝的照片。起到了價值,獲得了好評。這就是角度。
4 每一張的照片拍攝,角度是攝影師別老覺得問題。不單單是考慮人物的角度。還有,背景的角度。然后才能去確定構圖。進行拍攝。
5 攝影在和模特溝通的過程中,同時也觀察著模特。發(fā)現(xiàn)她的優(yōu)點,或者最美感,這就是所謂的分辨。
6 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和選景上,然后才能去創(chuàng)作,或拍攝。過程中,一直要考慮,角度。機位,攝距。構圖。光線。這是必然的過程,也是攝影師不可缺少的積累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