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焦距鏡頭的影像特點
3.6mm視野角度70° 照射距離0-5米,4mm視野角度69.9° 照射距離0-6米,6mm鏡頭是42.3°距離是20米。
不同的鏡頭mm數(shù)代表不同的焦距,mm數(shù)越大,則鏡頭的焦距越大,照射的距離越遠,不過視角會越小。
mm是鏡頭的孔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焦距,毫米數(shù),并不是越大越好,鏡頭越小照的畫面越寬,鏡頭越大照的畫面越窄清晰,大毫米數(shù)的鏡頭就相當于把畫面局部放大了,不同的焦距照射的角度和距離不一樣,
如:3.6毫米鏡頭是67.4度、距離15米;6毫米鏡頭是42.3度、距離是20米;8毫米鏡頭是32.6度、距離是25米 ;12毫米鏡頭是22.1度、距離是40米; 16毫米鏡頭是17.1度、距離是60米等等。
擴展資料
100m、500m甚至1km遠外的物體還能否在監(jiān)視器上清晰地顯示出來。這個問題的決定因素,一般來說,在于鏡頭焦距,焦距越長,“看”得就越遠,但同時視場角卻變小,結果觀看的范圍變窄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若用標準鏡頭剛好看清遠處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則換用長焦距鏡頭則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卻無法看見該人穿的是什么褲子和鞋(這部分已經“溢”出了畫面),而換用廣角鏡頭則只可能看到畫面中有人(連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卻可看清該人在整個監(jiān)視場景中的所處的位置,周圍還有什么別的人物或參照物。
因此,關于“看多遠”的較為科學的說法應該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對應于實際觀測距離處多高或多寬的景物”。例如,用8mm鏡頭觀測10m遠處的景物,如果該處有10個人站成一排則剛好可橫向充滿整個監(jiān)視器屏幕。
2. 長焦距鏡頭的特點有哪些?
焦距,是光學鏡頭的重要參數(shù),當一束平行光沿著凸透鏡的主軸方向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的主軸上會被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一個攝影鏡頭,也像凸透鏡一樣,也有標準、長、短焦距之分。
焦距的長度=成像畫幅的對角線的叫標準鏡頭 ;長于叫標準鏡頭的叫長焦距鏡頭,短于標準鏡頭的叫短焦距鏡頭。
不同焦距的鏡頭有不同的造型特點,比如短焦距鏡頭有視角廣、景深大、透視效果大、影象小等特點。
這些特點用于創(chuàng)作上,就是造型手段。
焦距可變的鏡頭叫變焦距鏡頭,最短的焦距和最長的焦距之比,叫邊焦距鏡頭的變焦倍數(shù)。
(不叫放大倍數(shù))。
3. 長焦距鏡頭影像特點的理解
焦距長短與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長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鏡頭焦距長短與視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長視角越小,焦距越短視角越大?! 〗咕?,是光學系統(tǒng)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fā)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
4. 何為長焦距鏡頭
單反相機長鏡頭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長焦鏡頭,長焦鏡頭能干什么呢?顯而易見,第一,長焦鏡頭能夠拉進與被攝物體的距離,也就是能夠拍到很遠距離外的東西。第二,因為焦段夠長,所以背景虛化會很漂亮,被攝物體會顯得非常立體。好,綜合這兩點來看,長焦鏡頭的作用就一目了然了,一是拍攝體育比賽、打鳥等距離較遠的題材照片;二是拍美女圖,盡量站遠一點,背景的虛化回讓人欲罷不能。
回答完畢,希望能有所幫助。
5. 長焦距鏡頭的影像特點是什么
拍攝效果主要有五方面的特點。; 1.視角??; 長焦鏡頭相對于標準鏡頭來說.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相同的距離內獲得的視角較小,所以可以將很遠距離的景物“拉近”到眼前,并使景物充滿聞面。當拍攝較遠處的景物或者不希望打擾列拍攝對象時,長焦鏡頭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 2.景深?。弧 ∨臄z使用的焦距越長則獲得的景深越淺。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的效果是一樣的,淺景深的好處在于可以以突出主體并虛化背景。; 3.畸變大; 長焦鏡頭具有明顯壓縮空間畸變效果,它對后景有較大的夸大效果,會使前后的景物在畫面上的距離顯得比實際距離近,甚至感覺貼在一起,從而使空間的縱深感明顯減小。; 4.對焦慢; 長焦鏡頭;受到空氣對光線吸收和散射的影響較大,要達到精確調焦很不容易.使用自動對焦模式拍攝時,對焦速度較慢。; 5.畫質差;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出的畫面反差較小,還容易失焦而造生成畫面影像模糊。由于長焦鏡頭分量較重,增加了拍攝的不穩(wěn)定性,會使相機震動加大而造成影像的模糊。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使州長焦鏡頭拍攝的時候,快門速度應在1/250秒以,需要借助三腳架輔助拍攝,以保持相機的穩(wěn)定。長焦鏡頭的焦趴越大越難將各種色光聚于一點,從而產生副光譜問題,使拍攝的照片的成像質量不高。
6. 長焦距鏡頭在影視中的應用
長鏡頭,俗稱“一鏡到底”。顧名思義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對一場戲(一個場景)進行連續(xù)性拍攝,從而形成時間和空間上的連貫性。長鏡頭一般分為運動長鏡頭、固定長鏡頭、景深長鏡頭和變焦長鏡頭,按其定義來說,只要超過10秒就可算是長鏡頭。由于其表現(xiàn)手法有別于傳統(tǒng)剪輯,但凡拍攝得巧妙,總會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由于拍攝長鏡頭前要有著充分的準備工作,費時費力,因此在“求快”的香港電影里較少出現(xiàn),但還是有電影人愿意通過一次次反復的實驗,為港片留下了一個個令人嘆服的長鏡頭畫面。
1.2004年《大事件》
長鏡頭時長:6分46秒
《大事件》并非杜琪峰最好的一部警匪片,但在其作品序列中卻占有較為“特殊”的地位。其特別之處在一開篇便出現(xiàn)了一個長達六分多鐘的長鏡頭。在這組畫面里,車里的刑警,盤查和被盤查的軍裝警察和司機,再到混在居民樓中的匪徒,都被鏡頭一一捕捉。到警匪雙方駁火之后,鏡頭又分別掃過地面上,二樓上開槍射擊的匪徒和趕來支援的警察(警車),出場人物雖多,但雜而不亂。一組鏡頭里要容納如此多信息,還要保證層次感,其鏡頭調度的復雜程度,以及技術呈現(xiàn)難度可想而知。
2.2008年《文雀》
長鏡頭時長:1分14秒
《大事件》似乎勾起了杜琪峰對長鏡頭的偏愛,爾后他又在文藝調性的犯罪片《文雀》里和攝影師鄭兆強共同設計出了將長鏡頭用于展現(xiàn)“文雀”(扒手)對路人行竊的情節(jié)。這組鏡頭大約開始于影片的第6分鐘,內容是表現(xiàn)四只“文雀”(任達華,林家棟,張滿源,羅永昌)在街頭相繼偷走了一外國男人、一年輕姑娘以及一白領路人的錢包的同時,又將贓物不動聲色地轉移同伙手中。在獨具匠心的機位控制下,再加上此處襯托著極其靈動跳躍的背景音樂,讓這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一般瀟灑。
3.2016年《三人行》
長鏡頭時長:4分鐘
在《三人行》里,這組4分鐘的長鏡頭掀起了影片的高潮部分,它由悍匪張禮信(鐘漢良飾)被其同伙(謝天華,黃浩然,施祖男)從警方密切監(jiān)視中的醫(yī)院救出而展開的病房大戰(zhàn)所引發(fā)。與杜琪峰以往長鏡頭都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刻意削弱了寫實感,甚至還將舞臺劇的表現(xiàn)形式融合起來,采用快與慢動與靜的反差對比來提升視覺沖擊力。而其背景音樂也大膽使用了編曲簡單且柔美的《之乎者也》,在王菀之的低吟淺唱下,這場槍戰(zhàn)戲的浪漫多過暴力,荒誕多過嚴肅,充滿了創(chuàng)新的實驗味道。
4.1992年《辣手神探》
長鏡頭時長:2分37秒
本片是九十年代吳宇森暴力美學槍戰(zhàn)電影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他即將赴好萊塢前在香港拍攝的最后一部時裝動作電影。其中的火爆場面是一個接一個,絕無欺場。不過最為影迷津津樂道的,莫過于周潤發(fā)和梁朝偉在攻入醫(yī)院后,那個長達2分半鐘的第三人稱射擊游戲般的運動長鏡頭。在這場戲里,兩人默契配合,分別攻入兩層樓面,共擊斃敵人三十余人。雖然其拍攝難度與《大事件》相比并不算復雜,但勝在拍攝很有氣勢,炸點鋪排也合理精密,令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讓人大呼過癮。
5.1992年《籠民》
本片是一部聚焦香港“特殊居民”的紀實電影,為了凸出其真實氛圍,導演張之亮在影片里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而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共有兩處,第一處是“籠民”們正在給死去的“道友祥”做頭七時,長鏡頭窺視和觀察著屋里人的一舉一動,第二處是眾人得知籠屋即將拆遷的消息后,在屋內高興得手舞足蹈,歡蹦亂跳。影片里的長鏡頭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很考究:其焦點和運動軌跡,始終在依據(jù)不同人物不同情境不停地做著變化,因此它也被稱為港片里最具有藝術水準的長鏡頭運用。
6.1996年《阿金》
時長:1分45秒
這是一部罕有的描寫女性武師血淚史的港片,其中值得玩味的部分很多,也包括了一開始的那個長鏡頭。它由一個點煙的群演老人開始,隨后觀眾的視線便跟隨著運動搖臂在拍攝建筑內上下穿梭,而馬不停蹄的武指助理,被催促著開工的煙火師,正在打牌的劇組人員以及在片場販賣食物的少年等等也相繼進入觀眾眼簾,最后以洪金寶飾演的武指出場而結束,一幅鮮活的“片場眾生相”就這樣被勾勒出來。盡管這只是一個過場,但正因有了這么個提綱挈領的引子,才能開始后面的精彩故事。
7.1998年《不夜城》
長鏡頭時長:3分47秒
本片的長鏡頭開場和《阿金》有著異曲同工之秒,第一是用來打出演職人員字幕,第二是通過“跟拍”方式來一層層揭開男一號劉健一(金城武)的身份和職業(yè)。盡管拍攝這場戲時處于夜晚,光線不足,但攝影師黃岳泰卻巧借自然光線拍出了不一般的效果,讓穿梭于歌舞伎町與諸色人等交易、交流的金城武看起來就如一條幽靈般的魚,為全片奠定了黑色的調子。而斯坦尼康的使用,也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平滑,流暢,精致,雖然當中出現(xiàn)了小小的穿幫,然而瑕不掩瑜,其紀實感反而更加凸出。
8.2008年《天水圍的日與夜》
長鏡頭時長:1分19秒
本片是一部蘊含著濃厚日常生活氣息的電影,因此其表現(xiàn)風格必須做到平凡質樸,大量長鏡頭的運用便不可避免。而許鞍華常常讓攝影師將拍攝機器平整地放于房間里的某個角落之內,忠實地記錄下演員的一舉一動,也更容易展現(xiàn)出他們的表演細節(jié),譬如出現(xiàn)在影片第57分鐘的這個固定變焦式長鏡頭,在整個過程中,機器一直在廚房里沒有移開,只進行了輕微搖動,甚至其中還插入了一部分空鏡,再加上鮑起靜褪去戲味的表演,讓它看起來并不像是一部電影,這正是許鞍華想要達到的效果。
9.1990年《阿飛正傳》
長鏡頭時長:1分17秒
運動長鏡頭在港片里可算常見,而固定長鏡頭一般比較罕見,因為大部分電影人都嫌它“沉悶無聊”。說到后者的代表作,便不能不提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阿飛正傳》,影片尾聲身處逼仄閣樓的梁朝偉獨自在鏡子前梳頭的場景便使用了固定長鏡頭拍法,這個本是為續(xù)集而拍的片段被譚家明剪進了本片里,沒想到卻成為《阿飛正傳》最華彩的段落,雖然這里沒有多余的人和事,也容納不了龐大的信息量,但梁朝偉的獨角戲卻和固定機位構成了渾然天成的感覺,也為后來很多電影所模仿,致敬和惡搞。
7. 長焦距鏡頭舉例
建議樓主買個24-70 2.8II先掛著,拍攝一段時間就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鏡頭了。
如果長焦不夠用就買70-200 2.8 is II,或者85 1.2、新百微、135 f2、200 f2、100-400;如果視野不夠廣就買16-35 2.8,或者14 2.8、24 1.4。
變焦頭一定要買F2.8的,這樣才配得上全畫幅,當然,如果想要更高的畫質,還是要上定焦頭,專業(yè)攝影、商業(yè)攝影大多也是用定焦頭。
至于其它雜七雜八的副廠,不推薦!
8. 長焦鏡頭范圍的焦距
一、微距鏡頭和長焦鏡頭相同點:
1、視角小:拍攝的景物空間范圍小,在相同的拍攝距離處,所拍攝的影像大于標準鏡頭,適用于拍攝遠處景物的細部和拍攝不易接近的被攝體。
2、景深短:能使處于雜亂環(huán)境中的被攝主體得到突出。但給精確調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在拍攝時調焦稍微不精確, 就會造成主體虛糊。
二、微距鏡頭和長焦鏡頭的不同點:
1、放大比率不同。長焦鏡頭放大比率最高也就是0.46比1,但是微距能做到1比1。
2、對焦速度不同。微距鏡頭因為對焦精度要求比較高,對焦行程很長,所以對焦慢。
3、焦行距離不同。長焦鏡頭遠射不僅對焦行程短,往往還有對焦行程控制按鈕,加速對焦速度,這個是微距鏡頭不能比擬的。
擴展資料
微距攝影是數(shù)碼相機的特長之一,用微距拍攝可以把很普通的場景拍成戲劇性的場面,微距特別擅長表現(xiàn)花鳥魚蟲等細小的東西,對細節(jié)可以充分展示。
而且也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xiàn)自己在選題、構圖、用光方面的創(chuàng)意,不像拍攝風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題材,要受很多條件的制約。
長焦鏡頭的焦距長,視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離上能拍出比標準鏡頭更大的影象。適合于拍攝遠處的對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圍比標準鏡頭小。
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虛化背景突出對焦主體,而且被攝主體與照相機一般相距比較遠,在人像的透視方面出現(xiàn)的變形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動,因此人們常把長焦鏡頭稱為人像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