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史畫意攝影
攝影共分8大類:靜物攝影、人像攝影、記錄攝影、藝術攝影、畫意攝影、商業(yè)攝影、水墨攝影、全息攝影。
攝影分類意義:
1、是為了了解不同的攝影門類所具有的不同的規(guī)律、要求、特點、審美特色,便于交流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而不是要攝影愛好者過多地糾纏于分類的爭論之中。
2、使我們更加客觀地看待各種攝影藝術門類,不要給它們加上一些他們所無法承擔的任務,然后再指責他們沒有做到。也不要剝奪它們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和美學價值。
3、攝影的分類是攝影進步的需要,是攝影不同門類之間和融相處、共同促進的需要?;煜诸惢蛘呷∠诸悤斐稍u判上的混亂,不利于攝影的繁榮,也是一種藝術上的倒退?! ?/p>
2. 畫意攝影的誕生
“畫意派”誕生在攝影發(fā)明之初,一些攝影師在拍攝和后期處理時極力模仿繪畫,為這門還不被廣泛認可的新的藝術形式爭取一席之地,當攝影基本確立地位后,這一流派便走向衰落。事實上,攝影與繪畫的相互影響與交融從未停止,當今的藝術家們,依然不斷從繪畫中汲取靈感,或是用攝影的手法重新定義繪畫,積極探索并拓展著藝術的新邊界。
“惡搞”美術史
攝影師森村泰昌195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78年進入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學習繪畫、攝影和木刻藝術。他自幼就有強烈的妄想癖,曾經(jīng)幻想著發(fā)明一種偉大的藥品來拯救世界上所有生病的人,他表示:
“我之所以進入藝術界,正是這種妄想癖的結果。在這里人們將無法拒絕我,也就是說人們必須認真地領略我的妄想世界,并最終進入這個世界?!?/p>
森村泰昌的成名作是《自畫像梵·高》。1985年,在一個小型展覽上,他在自己臉上和衣服上涂上油畫顏料,用紗布包了耳朵,戴上用橡皮泥仿制的棉帽,叼著煙斗,請人拍攝了一張酷似梵·高名作《自畫像》的照片。森村泰昌站在一個東方人的視角,通過化妝和自拍的方式,潛入西方藝術史上的名作之中,使經(jīng)典作品的意義產(chǎn)生變異,這既讓他體會到與名作對話的快感,同時也以一種輕松的方式對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藝術史進行了解構。
3. 畫意攝影家
碳素印相工藝于1855年被路易斯·普瓦提埃發(fā)明。碳素工藝是基于重鉻酸鹽和膠體混合進行感光的。他的發(fā)現(xiàn)不僅僅可用于碳轉移,也對后來畫意派攝影家所推廣的很多其他印相工藝,包括樹膠重銘酸鹽工藝、珂羅版和溴化銀印相工藝起到引導作用,并在1859年獲專利。
4. 畫意攝影的起源和發(fā)展
畫意攝影主要有西洋油畫風格、中國國畫效果及電腦數(shù)碼制作。
5. 畫意攝影作品
畫意攝影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有“高藝術”攝影,“自然主義”攝影,“后畫意時期”攝影。
1、“高藝術”攝影,采用繪畫手法,選取合適的題材,用素描繪制草圖,按草圖布置場景,挑選人物,并像戲劇表演一樣反復排練,然后一次拍照完成。
2、“自然主義”攝影,攝影技術以及攝影器材的提高,可以最大限度的拍出人們眼中的自然。
3、“后畫意時期”攝影,這時的照片更注重美感,需要情感上的共鳴,所以不怎么記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