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發(fā)展
1952年,日本賓得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裝備了“快速復位反光板”的相機Asahiflex,在取景和對焦的時候,這臺相機的反光板將從鏡頭中進入的光線反射到相機頂部的取景器中;當按下快門的時候,反光板會自動向上彈起,于是成像光線就落在了膠片上,曝光完畢,反光板將立即返回原位。但此時還沒有引入五棱鏡,因而攝影師在毛玻璃取景器上看到的是一個左右顛倒的圖像。為了讓取景器中看到的不是左右顛倒的影響,1957年,賓得又率先推出了第一臺裝備了五棱鏡的相機Asahi Pentax。于是,世界上第一臺同時結合了“放光板”和“五棱鏡”的相機問世了,這種相機被稱為“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相機”,簡稱為“單反”。
2. 單反相機發(fā)展歷史
1、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是法國的達蓋爾發(fā)明的。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Daguerre)以自己發(fā)明的底片和顯影技術(銀版攝影法),結合哈謝爾夫發(fā)明的定影技術和維丘德發(fā)明的印相紙,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這是一臺裝有新月型透鏡的伸縮木箱照像機。
2、達蓋爾在研究照相技術時,無意中把一把銀匙放在用碘處理過的金屬板上,過了一會兒,達蓋爾發(fā)現(xiàn)這把銀匙的影子居然印到了板上。這一現(xiàn)象使他大為吃驚。于是他專門磨制金屬板,并在上面涂了碘,用鏡頭進行拍攝,果然拍下了薄薄的影子,這一成功極大地鼓舞了達蓋爾的信心。
擴展資料:
1、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xiàn)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shù)、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tǒng),現(xiàn)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2、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制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3. 單反相機市場份額
數(shù)碼相機排行榜分為三個等級品牌 :即一線品牌、二線品牌和三線品牌;一線品牌包括佳能、尼康、索尼、柯達、富士、 松下 6個品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擁有雄厚的技術開發(fā)能力,成像質量較好,有較全的產品線,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其中某些品牌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方面亦有很強實力。
4. 單反相機未來發(fā)展
關于單反可以用幾年,這個還真沒法說,我的一臺入門級單反尼康D5100配備著一款18一105鏡頭,都用了六七年了,效果還很好,它輕便易攜帶陪著我游山玩水,將生活中的精彩記錄下來,已有些愛不釋手的感覺了,現(xiàn)在的攝影設備更新?lián)Q代很快,看著身邊的影友攜帶著一款款中高端單反還有時下剛剛推出不久的全畫幅相機,也有想更換的打算,目前也有了基本的目標,準備選擇一款中高端單反相機,用起來平穩(wěn)過渡,不想入手全畫幅,因為它太先進了,先進到讓人太省勁了,這樣會體味不到一個真正的攝影愛好者勤于動手的快感,準備配備一個超廣角的中焦頭,適合我的愛好范圍就足矣!其實真正的攝影愛好者鐘情的雖然是設備,沉醉的卻是捕捉到美好影像精準的構圖后按下快門的瞬間,是那種和大自然爭鋒的快感,每款相機都有自己的使命,每款相機都曾經拍出過暸人心魄的神級大片,相機的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不管是膠片時代還是電子時代還是全畫幅時代,無非就是個曝光成相的過程,最終決定成像質量好壞的因素還是人,所以擁有什么拍攝設備不重要,重要的是攝影人那一抹醉心于人間山水的情愫。
白菜蘿卜,各有所愛。
關于單反用幾年,只要你喜歡,只要它能用,可以一直到永遠,哈哈!
5. 單反的發(fā)展
從“在商言商”的角度說,肯定是購買單反的人越來越少了,而單反的研發(fā)與制造成本也不低。
沒有利潤,企業(yè)自然會停產,另圖無反或微單的產品開發(fā)與生產。
從科技發(fā)展的角度看,膠片攝影時期的單反取景方式,已越來越落后,無法與電子化的快門及其它設置相配套。
必然也會產生新的取景方式取代光學的單反取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