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藏袍蒙古袍
你說的不對,在蒙古地區(qū)蒙古人穿衣服沒有少穿一個袖子的。你說的除非是青海地區(qū)的蒙古人,藏族人穿衣服才是穿一個袖子,因為藏族地區(qū)的天氣原因,習(xí)慣了這樣穿藏袍,那里的氣候忽泠忽熱,藏民穿一只袖子是便于干活和散熱,等到天氣突然變冷的時候,他們再把那只袖子穿上。
2. 藏族的藏袍
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從后面拉到前面。這種習(xí)俗與當(dāng)?shù)氐母咴瓪夂蛴忻芮嘘P(guān)系。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兩只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梢?,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飾。
3. 最新蒙古袍圖片
結(jié)婚的女子在衣領(lǐng)上要加上一個附領(lǐng)(在領(lǐng)子外面加的一個高領(lǐng)),這個“附領(lǐng)”必須是白色,邊上要有繡花或鑲嵌珍珠瑪瑙。
姑娘一定要系腰帶(未出嫁的姑娘叫“布斯太”),頭巾和腰帶系在右側(cè),蒙古袍右開襟不能繡花,下擺開衩,腰帶左方垂掛針插、鏡盒、梳子包,頭上只能扎一條辮子。一旦結(jié)婚就要剪去腰帶(結(jié)了婚的女子叫“布斯貴”),頭巾要扎在后面,蒙古袍要對開襟,還要繡花,袍子下擺不再開衩,只垂掛一個針插。
4. 藏藍色蒙古袍
蒙氏衣服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qū)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fēng)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于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qū)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1、特色
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nóng)民多穿布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扎腰習(xí)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人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fā)從前方中間分開,扎上兩個發(fā)根,發(fā)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fā)稍下垂,并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具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2、地域
內(nèi)蒙古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狀況、生活習(xí)慣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服飾。如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烏珠穆沁、蘇尼特、察哈爾、鄂爾多斯、烏拉特、土爾邑特、和碩特等數(shù)十種服飾。他們?yōu)榇篌w風(fēng)格一致,各具特色?;拘沃茷殚L袍、下擺兩側(cè)或中間開衩,袖端呈馬蹄袖。已婚婦女袍服外面還配有長、短不同款式的坎肩。
3、婦女頭飾
蒙古各部落服飾中區(qū)別最大的是婦女頭飾。如巴爾虎部落蒙古族婦女頭飾為盤羊角式,科爾泌部落蒙古族婦女頭飾為簪釵組合式,和碩特部落蒙古族頭飾為簡單樸素的雙珠發(fā)套式,鄂爾多斯蒙古部落婦女頭飾最突出的特點是兩側(cè)的大發(fā)棒和穿有瑪瑙、翡翠等粒寶石珠的鏈墜,使鄂爾多斯頭飾成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
5. 藏袍和蒙古袍
藏族不論男女老少,冬穿精制的羊皮袍,羊皮袍主要分兩大類:一是皮厚毛長,用這種皮縫制的皮袍,作冬裝最好;一是皮薄毛稀,用它來縫制藏袍,作春秋季服裝最為合適。藏民喜在羊皮袍上用虎、豹皮作領(lǐng),黑燈芯絨或黑綢緞鑲邊、鹿皮卷邊。女式皮袍上,用兩、三道寬窄不一的各色燈芯絨和一道2寸寬的花氆氌鑲邊。這種皮袍的特色是,寬大肥長,耐磨保曖,白無束帶為衣,夜晚可解帶當(dāng)被。夏天牧民多穿棉布衣和氆氌長袍,這種衣袍的樣式,也是大領(lǐng)大袖,無紐扣,長及腳根,在羔兒皮衣袍外用各色燈芯絨、平絨、緞子或毛呢封面,用錦緞和花氆氌、水獺皮鑲邊的長袍,藏語叫作“查日”,一般為富人家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