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反望遠鏡使用?
如果單反當望遠鏡用的。裝上長焦鏡頭 ,200焦距的鏡頭就差不多10倍左右。是可以直接在取景器里邊看當望遠鏡用,但是畫面比較暗和小,和用望遠鏡目鏡看是有區(qū)別。當然單反相機也可以直接接天門望遠鏡只要卡口適合就行,網(wǎng)上很多這些配件來隨便都可以組成一個焦距超過500毫米的超級長焦鏡頭。
二、如何用單反鏡頭+目鏡自制望遠
其實可以,相機鏡頭相當于望遠鏡的物鏡組,要焦距100以上的定焦鏡頭最好,知道鏡頭的焦點后,用一個內(nèi)徑和鏡頭外徑一樣的PVC管,把鏡頭卡在管的一端,另一端轉(zhuǎn)換成1.25英寸內(nèi)徑,然后用一個焦距小點的1.25英寸天文望遠鏡目鏡放進去就可以了,但是現(xiàn)在的成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的,要在焦點后面放一個棱鏡才能得到正像,嫌麻煩的話買個1.25英寸接口的45度棱鏡,再把1.25英寸目鏡插進1.25英寸棱鏡里,就行了。
這樣還能換目鏡達到變倍的目的,放個10mm目鏡就是10倍,放個5mm目鏡就是20倍(鑒于你的鏡頭口徑應(yīng)該不是很大50mm左右吧?倍數(shù)不宜過大,用10mm目鏡就行)
相機鏡頭,用眼睛直接看肯定是什么也看不清楚的,呵呵!
三、現(xiàn)在的單反鏡頭和天文望遠鏡有多少差距
天文望遠鏡相當于一只長焦定焦的、光圈和可用像面尺寸要求較小的鏡頭。但它的光學(xué)精度要求極高,要達到衍射限,即它在可用像面中的成像品質(zhì)(分辨力)應(yīng)只受口徑的限制。
單反鏡頭由于要兼顧可用像面(成像角)、光圈(焦比)、畸變、像場平整度等指標,對成像品質(zhì)的要求只能做一些妥協(xié)。變焦鏡頭更是因為使用方便的需要而大幅度妥協(xié)了成像品質(zhì)。
另外,單反機身的SENSOR對鏡頭的要求也決定了單反鏡頭沒必要去追求衍射限。例如,EOS7D(APS-C幅面)的像素密度很高,像素中心距約4.3微米。對50定焦鏡頭來說,這意味著需要17.75角秒的分辨力就能讓每個像素都有效。50/1.4的前片口徑約40mm(58mm并非有效口徑),其理論分辨力高達140/40=3.5角秒,比所需分辨力高5倍以上。所以它的光學(xué)加工精度要求遠遠沒有天文望遠鏡那么嚴格。
四、55-200m的單反相機鏡頭,大概折合望遠鏡幾倍放大倍數(shù)?
算法是這樣的,最長焦距除以最短焦距,即200/55,大約為3.6倍。
五倍一下、
50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俗稱為標準。以上的就是長焦了,按55-200M的就是3、6倍。
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