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水快門速度
單反拍河流方法是可以用三腳架加上減光鏡用慢快門,大概一秒左右就能拍到河流像絲綢般的感覺。因為曝光時間才所以必須用三腳架,因為曝光時間長光圈又不能太小的情況下就需要減光鏡壓低曝光量。
光圈快門的數字都是隨時變的,這些是攝影的基礎知識
2. 拍水花快門速度
1、下落的雨水有很多種拍法,有的是拍雨水落地后濺起的水花,有的是拍攝雨水在半空中的凝珠,有的是拍攝雨水在半空中的拉絲裝,等等,拍攝手法各不相同;
2、如果要拍攝雨水凝珠的效果,建議使用全手動檔(M檔),將快門速度調整為1/1600秒以上,光圈收縮到f8到f22之間,根據現場光線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感光度或者自動ISO(全幅相機最高不要超過6400,半幅相機最高不要超過3200,4/3畫幅以下的最高不要超過1600,對畫質要求較高的全幅3200,半幅1600,4/3畫幅以下的800)。如果采用速度優(yōu)先(S檔或者AV檔),光圈不受控制,效果不理想。自動擋不能拍,以下同;
3、如果要拍攝雨水拉絲的效果,將快門速度調整為至少1/30秒以下(根據雨量的大小調整,雨量越小快門越慢,必要時使用三腳架),光圈要收縮到f8到f22之間,根據現場光線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感光度或者自動ISO,就能夠拍攝出雨水尚未落地的雨條;
4、如果要拍攝雨水落地的水花,(最好使用微距鏡頭),快門設置為1/2000秒左右,光圈收縮到f8到f22之間,(如果用機內閃光燈,可用加1.0步長,也可以不用),就可以拍攝出跳舞般效果的水花;
5、此外,采用大光圈還可以拍附著在植物或者玻璃上的雨滴、采用慢快門+ND濾鏡(減光鏡+三腳架)可以拍攝霧化般的雨幕、地面的雨水夢幻般反光、絲綢般的雨中水面等等,不再一一贅述。如果僅僅是要拍到下落的雨水,只要使用較慢的快門(1/30以下),采用較小的光圈,同時盡量升高ISO,以確保感光度。有的相機高感較弱,也不愿意使用三腳架,只能采用大光圈彌補感光度,效果各有不同。
3. 拍水波快門速度
如果用手機拍電腦顯示屏時出現水波紋,可以通過將手機快門速度調慢的方式來解決。
第一、水波紋的產生原理
用手機拍攝電腦顯示屏時出現水波紋,是由于顯示屏刷新頻率低于手機快門速度而產生的。
顯示屏刷新頻率就是我們常說的屏幕赫茲(hz)。
顯示屏不是一直發(fā)光的,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刷新一次,例如 50hz就代表每秒刷新50次,人類肉眼完全察覺不出屏幕有什么閃動。
而手機拍攝屏幕時,如果快門速度比顯示屏的刷新頻率快,就能捕捉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屏幕刷新過程,由此而產生水波紋。
4. 快門速度拍水流
若要得到絲綢一樣的流水質感,1/8秒以下的速度;拍攝水珠飛濺凝固效果,不低于1000分之一秒,最好打側逆光。
1、將快門調整至比1/4秒更慢,如果想要拍攝效果較好,建議使用包圍拍攝,比如將快門速度調整至2s/張、4s/張等,或者自動設置包圍曝光的時間間隔,加上自動三連拍,可以一次性拍出三張不同的感覺。2、然后在使用小光圈,一方面可以捕捉不易察覺到的的細節(jié),一方面可以讓快門速度更慢,例如使用F16,ISO100的參數設置可以得到最細致的質感
5. 拍攝流水快門速度
設備的要求:
設備一、流水要拍出“絲滑”的感覺,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長時間的手持很難做到一直不抖,所以準備三腳架,讓它能穩(wěn)定照相機,達到某種攝影效果。
設備二、偏振鏡,能有選擇地讓某個方向振動的光線通過,在彩色和黑白攝影中常用來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強反光,從而消除或減輕光斑。(補充:如果你的預算不足時,可以省略不使用)
設備三、ND濾光鏡,加在鏡頭前。當拍攝的畫面太明亮的時候,可能無法達到的需要的慢速快門拍攝,在這種情況下,濾光鏡功能可以減少通光量。(補充:如果你的預算不足時,可以省略不使用)
流水拍出“絲滑”質感的畫面的具體操作:
1、 設置光圈優(yōu)先的模式:可以先將光圈設為F11,這時看快門速度是否能達到要求;如果不夠慢,則可以繼續(xù)減少光圈;如果光圈值達到F22,快門仍不能滿足要求,就加上偏振鏡,這樣可以使快門速度降低。
2、 設置快門優(yōu)先模式:先設置1/10S快門速度拍攝。如果不夠再減慢快門速度。如果快門設置足夠慢,光圈已很小,仍不能滿足要求,則可以在鏡頭前加ND濾光鏡。
3、設置M檔模式:如果你對相機的設置足夠熟悉,設置M檔,然后根據現場環(huán)境設置參數,原則是:快門要慢,光圈要小,兩者配合適當,目的增加曝光時間,拍出“絲滑”質感。
最后提醒: 電子設備遇水遇潮都非常容易損壞,在水的環(huán)境里進行拍攝活動,要注意保護好你的相機,相機不要長時間處理室外,注意防潮。霧天出行,能見度低及路滑,更要注意人身安全。
6. 拍水用什么快門
手持相機拍攝的安全快門一般是鏡頭焦段的倒數,比如說全幅機使用的鏡頭是50mm焦段,那它的安全快門就是1/50s,在APS-C截幅機上要乘以系數1.6,它的安全快門就是1/80s,把低于這個速度的快門我覺得就應該理解為低速快門,高于這個安全快門的速度定義為高速快門。
下面我把我自己在實際攝影中拍攝的慢門和高速快門的作品,一一與您分享:
使用慢速快門,往往能夠拍出肉眼看不到的效果,可以通過減小感光度、收小光圈、加中灰鏡等方式實現。
01
Canon 5DIII,70-200mm,f11,ISO50,3s
02
Canon 5DIII,70-200mm,f18,ISO100,B門363.1s,拍攝于四川色達
接近6分鐘的長時間曝光,拉出了車燈的軌跡,小紅房子的細節(jié)也再現出來,其實這時候已經很黑了,肉眼是看不清楚小紅房子的。
03
Canon 5DIII,75mm,f11,ISO100,13s,拍攝于沈陽
這是拍攝的煙花,使用了中焦75mm鏡頭,長曝抓拍到了煙花像柳葉一樣垂下來的瞬間。
04
Canon 5DIII,19mm,f8,iso800,單張10s,幾十張圖片,后期堆棧的方式拍攝的星軌
2012年八月十五拍攝于內蒙古額濟納,十五的月亮起到了補光的作用,10秒的長曝再加上高感光度,把胡楊林的細節(jié)完全呈現。
05
Canon 5DIII,16mm,f8,ISO160,30s,拍攝于新疆魔鬼城
天已經很黑了,通過30s的長曝拉出了旅游車的運動軌跡,后期將暗部提亮,砂山的細節(jié)也能夠呈現出來。
06
Canon 5DIII,100-400mm,f13,iso100,1/30s,拍攝于沈陽
為了表現單板玩家滑雪時的動感,采用了1/30秒的快門速度,獨腳架,追焦拍攝,這樣滑雪的動感就表現出來了。
07
Canon 5DIII,100-400mm,f7.1,iso100,1/15s,手持拍攝,拍攝于烏蘭布統
降低了快門速度,鏡頭開啟防抖功能,1/15s追焦拍攝,把牧馬人的動感表現出來。
08
Canon 5DIII,70-200mm,f8,iso100,1/40s,拍攝于內蒙古奈曼旗
鏡頭開啟防抖功能,運用慢門追焦拍攝,把奔馳的摩托車賽手的動感表現出來。
09
Canon 5DIII,70-200mm,f14,iso50,1/25s,拍攝于內蒙古奈曼旗
在拍攝時為了降低快門速度,縮小了光圈到f14(我一般習慣于設置在8-11),縮小了感光度到50,這樣速度降到了1/25s,手持追焦拍攝,把沙地越野車的動感表現出來,沙地也好像霧化了一樣,比高速快門凝固車體更有味道。
不一樣的慢門拍攝,呈現神奇的高速攝影的世界
這話說得看起來矛盾,其實質是正確的。
這是我拍攝的水滴落水的瞬間,雖屬于高速攝影,但相機設置是在B門狀態(tài),是在全黑的環(huán)境下,利用閃光燈閃光的瞬間,凝固水滴滴落的瞬間。
相機的最高快門速度一般是1/8000分之一秒,凝固這樣的瞬間比較困難;而閃光燈的閃光速度遠遠高于相機,以佳能580EXII為例:
當閃光燈設置1/1全輸出時,閃光時間是1/1000秒完成,閃光燈設置為1/128的時候,閃光時間高達1/35000秒,是相機達不到的。
以下拍攝的照片都是在全黑環(huán)境下,相機設為B門,雙閃光燈同時輸出時拍攝的
10
Canon 5DIII,75mm,f16,iso100,B門高速閃光燈
高速閃光燈,將一滴有顏色的水落入水中的瞬間定格。
11
Canon 5DIII,75mm,f11,iso50,B門高速閃光燈
大珠小珠落綠盤,也只有高速閃光燈,才能捕捉到一滴水撥開水面落到綠色的水里這一精彩瞬間。
12
Canon 5DIII,150mm,f11,iso100,B門高速閃光燈
這是三滴水落到黑色亞克力板上的精彩瞬間,第一滴水炸開呈現王冠狀第二、三滴水連續(xù)落下還沒有炸開,高速攝影呈現了奇妙世界。
13
Canon 5DIII,75mm,f11,iso50,B門高速閃光燈
這是兩滴水的照片,一滴水落下濺起水柱,在還沒完全落下的時候第二滴水砸到水柱上的瞬間,拍這個東西太累了,所以我也是淺嘗輒止,拍這個最漂亮的還是德國的攝影家馬庫斯,版權的關系我不方便上圖,感興趣的影友可以自己去百度。
7. 相機拍攝流水慢快門速度多少?
安全快門速度,原則上是不得低于焦距的倒數。如用50mm鏡頭,安全快門就是1/50s。
拍攝風光,風景照,一般都是光線比較好的白天,光線進光量充足的情況下,相機的快門速度達到正常曝光,都問題不大。
相對而言,拍大場景、大景深,鏡頭選擇小光圈f11-f16。光圈優(yōu)先A檔情況下,相機自動調節(jié);手動M檔,廣角鏡頭50/1s,中焦段1/125s,長焦端要提高快門速度至250/1s,這樣基本上就能滿足拍攝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