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馬135鏡頭
佳能全幅無反相機R6,加裝適馬135art鏡頭,需要轉(zhuǎn)接環(huán),效果不錯的,可以擁有。
2. 適馬28-135鏡頭
1、索尼FE 28-60mm F4-5.6
重量:167g
長度:45cm
最近對焦距離:廣角端:30cm,長焦端45cm
濾鏡直徑:40.5mm
只是索尼原廠最輕便的變焦鏡頭,作為索尼a7c套機搭配的銷售的。28-60mm實用的焦段,畫質(zhì)一般,采用的是線性馬達,可以快速精準且安靜的對焦。缺點就是不支持防抖,手動變焦。對于日常拍攝到風景、人像和旅行能夠完全滿足的。
2、適馬28-70mm F2.8 DG DN
重量:470g
長度:101mm
最近對焦距離:廣角端:19厘米,長焦端38厘米
濾鏡直徑:67mm
適馬28-70mm F2.8做的是非常的均衡的標準變焦鏡頭,畫質(zhì)很銳利,最近對焦距離19厘米,有一定的微距能力,對于拍攝產(chǎn)品特寫、美食、花朵等很友好。有手自動對焦切換開關(guān)。如果想要一款高畫質(zhì),輕便的標準變焦鏡頭,那么適馬28-70mm F2.8 DG DN值得入手。
3. 適馬135定焦鏡頭
這個鏡頭我用過 在索尼的a7m2上轉(zhuǎn)接用的 自動對焦什么都沒問題 而且光線不足的時候也沒有出現(xiàn)特別惡心的拉風箱的時候噪音可以接受 可能是我當時試用的地方也不是那么安靜 體積非常友好 跟同門的85art比起來 要輕便那么一點 這個鏡頭還算有人關(guān)注是因為 這個焦段的定焦 幾乎沒有什么選擇 如果是索尼的 可能還有a卡口的鏡頭選擇一下 要是佳能或者尼康的用戶 這個焦段 我在他們的官網(wǎng)上看都沒什么涉獵從成像構(gòu)圖上來說 這種焦段的拍半身像或者是特寫的要多一些 全身不是不能拍 是拍的時候構(gòu)圖不是非常容易 而且你用這個鏡頭肯定是拍人 但是焦段偏向長焦 距離目標比較遠 溝通擺姿勢什么都也有點難度
4. 適馬135鏡頭E卡口
可以的。但是由于SD1 Merril是APS-C畫幅相機,24-105在SD1 Merril上等效135畫幅焦距為40-178mm(鏡頭需要乘以1.7的系數(shù))適馬SD1 Merril兼容所有的適馬SA卡口鏡頭,也就是適馬卡口的的適馬鏡頭,基本無論新款老款,只要是適馬的數(shù)碼鏡頭(適馬卡口),SD1 Merril都兼容。適馬24-105mmf/4DGOSHSM目前有適馬卡口,尼康卡口,佳能卡口,索尼卡口等等
5. 適馬135 佳能135
一、你要我不說焦段,我偏要說。aps-c d60\70 在24-105焦段無廣角。
為什么強調(diào)這一點,因為后面你說會拍新聞、會議,某些小型圓桌會議,此時無廣角,一桌子領(lǐng)導拍不全,這時就只能呵呵了。如無這個需求,當我沒說。
成像質(zhì)量方面:一句話來說24105 強于18135。但18135對于aps-c畫幅來說在焦段上簡直方便極了。銳度,顏色比一代有著明顯的進步,畸變變小,對焦也不差。
為什么我沒說成像質(zhì)量???? 因為-------------兩個高變焦倍率的中焦段頭,沒什么太多畫質(zhì)好說的。此類鏡頭是為方便和各種題材拍到而設(shè)計的,毒德大學什么的就不會考慮這些了。正如我樓下的兄弟要買個車跑黑出租,問我桑塔納好還是捷達好,我回答:都是渣子,百公里加速根本毫無推背感??!
無論是人想特寫還是風景夜景,如果想要出高質(zhì)量的照片,選擇合適的鏡頭是必然的。如果只是拍到就行,70d+18135。 為毛不是24105? 還是你的第一問,風光無廣角,還是只能呵呵了。于24105之間的成像質(zhì)量差別,我寧愿選擇有廣角。
夜景人像?不考慮人造光的情況下,此配置項要拍出有氛圍感的片子,也只能呵呵了。
有此題材需求還是上大光圈定焦鏡頭吧。
2.UV一般情況對成像質(zhì)量影響可忽略,但確實多少都有一點影響。但逆光和復雜光源環(huán)境會增加炫光等,對成像確實有影響。24105或許還可以買個肯高pro1d之類用用,18135就免了吧。UV鏡片千萬不能貪便宜買個幾十的假貨,寧可不要,幾乎不影響成像的?上B+W吧,價位度娘即可。但。。。18135上B+W?感覺就像給隔壁遛鳥的王大爺送條愛馬仕皮帶······
落灰這種事情,大可不必在意,注意清潔不讓灰塵影響到成像足以。買了相機就是要拼命用,工具而已,數(shù)碼產(chǎn)品過幾年自然會貶值到不值一提。又不是到大氣層外去拍照,自然免不了灰塵這些。
3及4.沒什么值得不值得選,合適的就是值得的。要是我,選70d。買新不買舊對于數(shù)碼產(chǎn)品99%是適用的。生命力?保值?
-------------這一大堆我不想再詳細說了,因為說半天也沒什么意思。只能籠統(tǒng)的說尼康和佳能哪家的器材用的比較順手就選哪家。這個層面的機器不存在我行你不行這個情況。
更重要的一點機身只是整個攝影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影響最終成像的因素比機身重要的多了去了,比如我在室內(nèi)我有一只400元的國產(chǎn)手動熱靴閃光燈,你沒有,你覺得我們拍的照片會一樣嗎?
從這一點來說,討論兩臺本來差不多的同一級別的機身成像質(zhì)量的區(qū)別比來比去有意義么 ?順手合適即可。
生命力在于你自身,哪怕機器的小宇宙都到了要爆炸的臨界點,而lz你自己沒時間或者沒興趣再去拍照了,這和器材的生命力何干?今年70d大后年80d,你讓我當年2萬多買的20d套機情何以堪!!如果你是說要出2手保值,那還是趁機斷了這個想法。一般來說,熱門保有量大的、口碑好的器材才會相對比較保值。非全幅機身和這頭,不管你如何用新舊程度如何,到時候也不會是預(yù)想的“能賣個好價錢”。
綜上:70d 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