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畫幅24mm和半畫幅18mm
主要區(qū)別在于其中相機的核心傳感器尺寸,全畫幅指的是保持36×24mm規(guī)格為135格式的膠片大小,而半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為18mm*24mm。相對而言,傳感器尺寸越大,細節(jié)也就越豐富,畫質也更好,因此全畫幅相機在拍照時的畫面質量、細節(jié)與感光度范圍都比半畫幅要出色。
2. 全畫幅24mm和半畫幅16mm
等效于35毫米相機的28mm焦距視角以下的算廣角,20mm以下的算超廣角,14mm以下可以制造180度視角的魚眼鏡頭。以前還把35mm的鏡頭叫做小廣角,現(xiàn)在這種提法很少了。 上述范圍只是約定俗成的,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攝影理論、觀念的變化一直在不斷變化。比如早期24mm就算很廣了,而現(xiàn)在16mm還有人嫌不夠。樓主還可以參考流行的廣角鏡頭配置,佳能的廣角變焦從20-35/17-35到16-35/17-40,康泰時的16和21定焦。由此可見16/17、20/21應該是公認的兩個廣角分界焦距。
3. 全畫幅24mm相當于
全畫幅相當于36*24mm膠片大小
4. 全畫幅28mm相當于半畫
f3.2;中畫幅f4相似于全畫幅的f3.2。中畫幅鏡頭與全畫幅鏡頭這樣換算:中畫幅畫面尺寸比全畫幅(35mm膠片)要大得多,而且有多種規(guī)格,那么換算系數(shù)就不一樣。
比如一款中畫幅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為80mm(畫幅對角線長度),它就相當于全畫幅的50mm標準鏡頭,那28mm就相當于全畫幅的17.5mm鏡頭。
5. 半畫幅18相當于
佳能數(shù)碼單反相機身約重675克,電池LP-E6約重80克,鏡頭EF-S 18-200mm f/3.5-5.6 IS約重595克。
合計:675+80+595=13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