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電影片酬
比如,有著國家一級演員身份的,一般都屬于話劇團演員,這是有基本工資的,也就是幾千。但是他們也有其他演出或電視、電影參演,這是他們的大頭收入,可能在幾十萬-幾百萬中間。
其他的影視明星、偶像演員等,主要看他們參加演出、電影、電視、代言的收入,如果一個月沒活動工作,就沒有固定收入。一線演員,年收入基本都在千萬以上。
2. 拍電影片酬和票房有關嗎?
電影導演薪酬和演員的片酬算法是一樣的,電影票房高的導演一部電影薪酬只至是在千萬以上,而小眾導演,拍的電影票房不賣座,口碑不好,這種導演的薪酬都會比較低,有的導演是不拿片酬,直接在票房里面分紅,導演的薪酬一般是固定的,拍一部電影,制片人給多少錢給導演、總之大導演的薪酬是倍于小眾電影導演和拍電影不賣座的電影的導演
3. 拍戲的片酬
徐開騁是明道手下的藝人,雖然人氣還不錯,顏值也在線,但只能算得上三四線藝人!一集的片酬幾萬塊,一部戲下來100萬+,但應該不會超過500萬!他接拍了楊冪陳偉霆主演的《斛珠夫人》男二,之后人氣和熱度應該都會有所提高。最近比較少看見他演的戲。
4. 拍電影片酬怎么算
行業(yè)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shù)×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shù)”。
但此公式只是一個演變轉(zhuǎn)化后的公式,而還是不完整的表達公式。
在數(shù)學公式上要得到同樣運算結(jié)果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是計算方式,如“9÷3-1”和“1+1”的結(jié)果都是等于2。但“9÷3-1”和“1+1”的表達方式就完全不一樣,“1+1”更為簡單易明。同理,常規(guī)票房預測公式也應該有更為簡單的表達式。要找到更簡單表達形式,首先要理解收入是怎樣構(gòu)成的。
銷售收入(票房收入屬于銷售收入)通常的表達方式為“銷售收入=A產(chǎn)品數(shù)量×A產(chǎn)品單價+B產(chǎn)品數(shù)量×B產(chǎn)品單價+C產(chǎn)品數(shù)量×C產(chǎn)品單價…………”。為了方便統(tǒng)計和預測,一般轉(zhuǎn)化為“銷售收入=銷售數(shù)量×銷售產(chǎn)品的平均價格”。
參照以上方式,票房收入的表達為“票房收入=觀影人次×票價A+觀影人次×票價B+觀影人次×票價C…………”。若進行簡單的轉(zhuǎn)化,可得到“票房收入=總觀影人次×平均票價”。而展示公式也是在這基礎的表達式中衍生的,其中展示公式中“總座位數(shù)×放映場次×上座率”這三者乘積的實質(zhì)就是“觀影人次”。因為在實際情況中更有條件找到“總座位數(shù)、放映場次、上座率”這個三個預測數(shù)據(jù),因此才有了常用公式。
5. 拍電影片酬200萬能請到哪些女星
鄧超出場費最高達到1000萬,Angelababy、王寶強各800萬,鄭愷、李晨、陳赫都是400萬,王祖藍最少只有200萬,一季的明星出場費總和直指5000萬!